时间:2024-05-22
吴敬成
绿色是新时期乡村振兴的主旋律,农业的绿色发展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支撑,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农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农村非点源污染问题突出,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工业布局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优化,必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面对这些实际的问题,我们要采取主动的态度。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农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农业,是我国之根本。我国把绿色食品当作发展乡村经济的一大特色,对建设美好家园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农业的绿色发展推动了乡村整体的发展,这是一个局部和全局的有机结合,而在农村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的优势,则是实现农村振兴的关键。同时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现阶段,我国应将保护生态环境与农业高效发展联系起来,并使两者共同发展,绿色发展能够将两者联系起来,同时实现生态绿色发展目标,实现农村的长期、良性发展。
发展农业事关乡村的发展,关乎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逐渐走向工业化、商品化、现代化。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农业环境的污染,农产品质量的下降,农业产量的下降,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并提出了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农业的绿色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把重点放在了发展经济上,但由于社会的经济发展问题,生态保护意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国家制定的法律政策都是以不与社会经济利益发生冲突为出发点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农业环境的保护,主要是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对不合理的农业生产进行限制,对农业的治理并不完善。从现实角度分析,绿色农业发展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生产,避免水土流失,减少水资源、土壤资源以及空气等的污染,还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是践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对于农民而言,绿色农业的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科学发展意识,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并促进农民着眼于未来,重视农业长远发展,在生产过程中更加重视产业链的形成,从而推动农业实现现代化发展,全面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实现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共同发展的良性局面。
农民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行为将会对农业发展产生直接的作用。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发展受到制约,主要是因为农户的生态意识低下。农民主要是以老龄为主,劳动能力弱,文化程度低,农民群众还停留在传统的、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上,没有很好地接受生态观念,难以适应农业的绿色发展。
此外,农业的绿色发展观念尚未形成,农业的绿色发展是相对较大的体系,导致农民容易出现认识上的误区,使其“简单化”。由于我国目前尚处在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农民自身难以转变传统的农业观念,短期难以取得突破。农业的绿色发展所需的费用是大多数农民负担不起的,不能以自身的利益为代价来获得长期的发展,这就造成了农户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持不足。
如何兼顾发展和保护生态,是整个人类发展面临的一个困难。由于农业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日益退化,造成农业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对化肥的滥用,化肥和农药的利用效率较低,药物不仅会对土壤中微生物造成伤害,还会导致土壤无法对农作物进行再生产。由此可见,农业生产中的化肥滥用现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而且对当地的水源、土壤、空气等造成一定的污染。农业的发展滞后是因为国内的诸多因素造成的:第一,政府在科研资金上的投入不足,科研人才不能聚集,科研基地不能建立,科研交流平台不能搭建,科研技术得不到创新、研发成果得不到突破。第二,我国的环保技术发展相对落后,难以与环保要求相匹配;第三,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还很薄弱,技术推广人员素质偏弱,致使“绿色发展”观念在全产业链上的传播效果并不明显。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与国外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和不够完善,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农业绿色发展。
对于我国农业发展而言,水资源、耕地资源等都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但是这些相关资源的管理却是由很多部门交叉管理的,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延伸到农业发展更不利于相关资源开发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管理单位也在重点地区设置了相应的环境检测点和监测系统,但是从动态管理的层面分析,这些监测点以及检测系统的建立,缺乏相应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这一现象,造成很多相关数据信息难以得到有效地利用,从而影响了农村生态建设水平,阻碍了农村农业的绿色发展进程。此外,绿色标准体系的建立还不完善,从具体层面分析主要包括以下特点:首先,相关单位和部门对绿色农产品和农业发展相关环保标准并未进行明确的规定,而且相关规范不够详细,这就造成农业生产以及加工技术的相关工作以及生产过程缺乏量化管理。其次,对于绿色发展的界定不完善,其相关指标和规定缺乏实际支撑,而影响了其可行性和现实性,所以绿色农业发展任重道远。
①加强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
意识的能动性可以促进一切事物的发展,而目前农业的绿色发展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农民的生态意识。因此,必须加强农民对农业绿色发展的认识,掌握绿色生产技术,培育农民绿色发展观念。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农业生产主体的“绿色”观念。一是要多样化,农村基层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使得传统的传播方式变得单一、陈旧,新媒介的应用会使宣传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借助各种手段,打通乡村封闭的信息传递阻力。通过“隐性”的宣传,使农民从内到外受到影响。二是“人性化”地进行推广,由于农户自身所采用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而形成的,并不能满足当今农业发展的需求。应该鼓励农民接受并学习创新型农业技术,帮助农民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农业理念,并且要持之以恒,不要操之过急,以免造成不好的结果。
②形成刚性约束和弹性激励
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为农业的绿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强化制约机制,对农业生产行为制定严格的规范,提高农作物质量,使农业生产保持可持续发展,为农业生产带来最大利益,完成农业绿色发展目标,要使政策得到充分的落实,才能使绿色农业更快地发展。一是要确保政策的执行,把绿色发展的思想纳入有关农业发展的法律和法规中,是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支柱。制定并健全有关政策和规章,以“绿色发展”的思想对参与主体进行积极的引导。对整个绿色发展链条进行严格的监管,对农业生产责任人进行严格的监管。要建立健全执法体系,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和不作为领导、相关责任人的惩罚,以促进其健康发展。二是应该保证农民的生产利益。农业生产离不开农民的辛勤劳作,如果一味强调高生产、高成本的农业生产模式将会适得其反,不仅无法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还会增加农民的农业生产压力。因此,应制定完善的措施,对农民开展补贴措施,从实际出发帮助农民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
①推进农业研发基地建设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绿色科技,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虽然我国的技术水平与大部分发达国家相比有所差距,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国的农业绿色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科技在推动绿色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加强涉农院校与地方农业产业的联系,院校以农业为主体,并以此作为支持农业发展的有关学科和专业。涉农高校自身具备农业生产项目的经验、专业和涉农技术队伍、良好的农业技术培训氛围,也为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为高校毕业生搭建了实践的舞台。二是构建数字化的绿色农业生态平台,促进农业向全方面、绿色转型。建立一个能够综合分析农产品数据的农业数据平台,有助于全面、准确地监控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实现农业的智能管理,分析农产品的绿色成分,从而推动农产品的良性发展。构建技术支持体系,是促进我国农产品绿色发展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②加大绿色科技投入使用
科学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的技术支持,能够有效地改善粮食生产质量,实现资源的高效率利用。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具体的工作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农业绿色技术的革新,利用科技发展良种技术,从农药、化肥制作和研究为起点,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使用效率。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用有机肥料替代化学肥料可以有效地解决生态和经济矛盾,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向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重视利用和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降低土壤有机物质的流失。二是加强对垃圾的处置。渔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中的固体废物,如农药包装袋、秸秆等,既会造成环境污染,又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必须加强对固体废物的处理,落实绿色环保的农业发展理念。同时监督农药、化肥等化学产品的使用情况,向农民大力宣传正确的使用方法,并推广绿色生产技术,避免过量农药以及化肥的使用造成空气、土壤以及水质的污染,从而保证全面坚持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并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支撑,推动绿色乡村建设全面发展。
①国家资金支持,创设绿色信贷
高成本是制约绿色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基础设施投资,是我国农业生产转型的当务之急,因此必须减轻农业绿色生产的负担。一是加强农业信贷扶持。国外的绿色农业之所以发展迅速,是通过合作和私营银行的农业信贷来保障其生产所需要的资金。目前,我国的农业信用体系还不完善,必须加大对农村金融的重视,通过政府的引导,为农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支持。二是要健全融资体制,加强信用产品的创新。要加强对绿色信贷的管理,加强对绿色金融的监管,健全对绿色金融的缓冲机制。此外,为使农户信用的可行性得以实现,发放符合农户可接受的小额贷款,并推广股权型有效抵押贷款;要把重点农业绿色项目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实现“能贷能还”“应贷尽贷”的信用理念。多元化的信用产品,既可以提高农民的选择,又可以极大地满足市场的需要,又可以拓宽信贷的范围,促进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
②运用品牌效应,强推绿色产品
当今社会对饮食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食品安全关系到十四亿人口的生存与身体健康,必须加以重视。而“绿色”则是改变饭桌的趋势,将“绿色”和“健康”食品带入大众的生活。要使“绿色”的食品更好地进入人民的生活,必须把“绿色”作为第一要务,要以特色农产品为基础,形成品牌效应,提升绿色食品的影响力,推动农业的绿色发展。如四川省雅安市和天全县借助生态的优势,让“二郎山”这个绿色农产品品牌有效发展,扩大销售范围,从而带动绿色农业发展。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品牌”加强信息交流,拓宽绿色产品的受众范围。通过“互联网+绿色农业”的方式,吸引各年龄段的消费者,通过网络渠道销售绿色农产品,让绿色农产品走出去。农产品绿色品牌叠加线下推广,与其他著名品牌携手打造大众喜爱的绿色品牌,达到双赢。除此之外,乡村地区还可以结合当地农产品特色或者独有的风土民情以及环境特点开发旅游产业,打造特色乡村,带动民宿等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并以这种方式,引导民众自觉保护当地自然环境,重视生态宜居乡村的建设,让群众能够享受到生态环境建设带来的经济发展以及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让民众在潜移默化中深刻意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以此带动全面坚持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径。
③绿色经营进入以推动绿色产业创新
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发展,改变传统的农业组织形式。规模生产更好地引入了机械化,对提高劳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扩大耕地面积,扭转当前耕地闲置状况,实行规模化经营,并能大规模生产,以适应市场需要。同时,在遵循生态承载力的前提下,实行多元化的种植业,实现了规模化的生产。为满足我国农村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需求,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和适度的规模化已是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出路。二是要对农业生产主体进行改革,要想达到规模,必须要有农民的基本经营决定,而大规模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农民。为此,必须在农业生产中赋予“新力量”,赋予其新的生机。面对新时期的发展趋势,为了降低各经营单位的冲突,应加大对各农资企业的协作和培训力度,使其实现全方位的转变。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并且农业绿色发展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农业的绿色发展,是一次发展观的深刻变革。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使对人们有害的食物逐渐产生,并带来不可预知的地理灾难,因此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的观念,以改变目前的状况。“绿色不辜负青山,发展不辜负生态”,“优质、安全、特色”的农业生产,通过科学技术来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人民群众的餐桌提供安全保障,为生态环境带来持久的活力。农业的发展,使“三农”问题得到切实解决,是使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农业的绿色潜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