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马铃薯主粮化及一种新的栽培技术简要

时间:2024-05-22

高雪冬 丁俊杰 顾鑫 杨晓贺 姚亮亮 张茂明 刘伟 邱磊

马铃薯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及多种矿物质、维生素等,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广受人们的喜爱。它也是世界上的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而我国则是世界上生产马铃薯的第一大国家,每年大约生产7500万吨,约占世界马铃薯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我国虽然是粮食产量大国,但粮食产量也是多多益善。本文简要介绍一种马铃薯地上垄体栽培技术,期望为马铃薯主粮化、高产化提供微薄之力。

马铃薯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屬茄科,其块茎可供食用,是世界五大作物之一(包括玉米、小麦、稻谷、高粱)。马铃薯块茎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能作为主粮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而且营养丰富,尤其是它的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最多全的,在欧美国家中特别是在北美,马铃薯早就成为人们的第二主食来源。正是因为近代马铃薯的出现,为我们国家人口的翻倍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马铃薯的原产地位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人类早在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左右的时间就开始了马铃薯的栽培,经考察发现最早的马铃薯栽培地区应该在秘鲁的南部,后来才被从南美洲引进,早期人们还没有认识到马铃薯的食用价值,而是将它的花作为一种工艺装饰,后来经一位农学家的尝试才发现马铃薯不仅能够食用,而且做法很多。后来马铃薯被引进中国,在中国种植马铃薯的这几百年间,中国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国家之一,我国马铃薯产量也跃居世界首位。

马铃薯是黑龙江地区种植面积较广的农作物之一,其原因是马铃薯的生长周期较短、耐寒冷、环境适应能力强、产量极高、且种植方法比较简单、并且耐存储、作用范围广泛、而且营养成分较为丰富,在种植方面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在食用方面由于其物美价廉也受到消费者的喜爱。马铃薯在16世纪时传入中国,经过时间的推移,慢慢地被人们大面积的种植,为我国粮食产业的发展,以及人口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马铃薯在全国范围内种植的产量、品质等均不一样,并且相关的生产方法和栽培农艺也不相同。

佳木斯市在黑龙江省的东北部,地处松花江、黑龙江以及乌苏里江汇聚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由于其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为我国粮食的种植和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也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点地区,而马铃薯作为三江平原中种植面积名列前茅的粮食作物,其产量也十分可观。但是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品种少、分散性强,以及栽培方法和机械设备较为落后等。因此,可以通过讲座以及示范的方式,向广大农民推广、普及马铃薯的地上垄体栽培技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帮助农民提升马铃薯种植的经济收益,进而使农民能够接受并应用先进的马铃薯种植技术。

马铃薯是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中国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不同的粮食作物其种植方式也不尽相同,只有采取针对性的栽培技术,才能够确保粮食产量。但是由于新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普及有所欠缺,使得截至目前黑龙江省的农民们仍旧以种植玉米大豆等传统作物的方式栽培马铃薯,不科学的种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进而影响到农民的经济收益,长此以往将会使农民逐渐丧失对马铃薯的信心,失去种植的积极性。

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给农业带来的巨大损失。2011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在农业部立项,通过引进日本核心培土机械,经过消化吸收和创新,形成的马铃薯地上垄体栽培模式。

由于传统小垄给马铃薯提供的生长空间较小,不利于马铃薯生长发育,因此针对马铃薯研发的地上垄体栽培技术,其主要的核心思想是改善传统小垄的种植空间,通过机械方式对垄体进行改造和调整,增大其生长发育的空间。经过改造之后,将65cm的小垄调整成80cm的大垄,并利用整形犁增加垄体的高度,这样的高垄、大垄能够为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空间,以此达到收获高质、高产马铃薯的目的。除了有助于马铃薯块茎生长之外,这种垄体还能够使田间获得良好的透光和通风条件,有效降低田间湿度,有利于减少田间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2年的田间试验示范,在马铃薯病、虫、草害防控、马铃薯不同垄距栽培、马铃薯肥水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使各种技术组装配套,形成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马铃薯地上垄体栽培技术模式。并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大面积推广应用。2011年推广面积达到1100亩,马铃薯产量为2671公斤/亩,效益达到1369元/亩。2012年推广面积达到2.6万亩。3783公斤/亩,效益达到3026元/亩,创经济效益7867万元。比种植大豆、玉米增收164%左右。由于大垄作业,田间通风透光良好,减少了大量化学药剂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我国虽然是粮食产量大国,尤其稻米产量排在世界前列,但粮食嫌少不嫌多,民以食为天,增加粮食产量自然是皆大欢喜。马铃薯本来就是高产量作物,如果马铃薯成为了主食,那么粮食产量定会成倍数增长,将会为我国的粮食产量作出巨大贡献。

(作者单位:154007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佳木斯分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