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陈寅恪侄孙回忆叔公往事:辨别力记忆力好教导晚辈重视基础

时间:2024-04-24

陈寅恪

陈寅恪的老宅

“叔公的辨别力、记忆力都特别好,时常教导我们晚辈要重视基础。”2020 年11 月21日,站在修葺一新的江西修水陈家老屋内,年近八十的陈寅恪侄孙、植物生理学专家陈贻竹在对记者谈起半个多世纪前与叔公陈寅恪接触的往事时,记忆犹新,感触良多。

陈寅恪出生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是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国学大师。其祖父是晚清维新派重臣陈宝箴,父亲是著名诗人陈三立,长兄陈衡恪为近代著名画家,侄儿陈封怀为植物学家、中国植物园创始人之一。陈氏一门五杰,是中国现代史上少有的文化世家。

欣欣向荣的陈府

晚清时候,湖南长沙岳麓山脚下,湘江东岸城北的“蜕园”,住着陈家祖孙三代,陈寅恪便在这里长大。其实,陈氏祖籍江西,陈寅恪祖父陈宝箴被曾国藩赏识,政治重心一度迁移到湖南,他将家眷从老家接了过来,长沙才成了这个大家族的居处。纵观陈寅恪一生,他在这座城市的时间并不长,却被烙上了明显的印记——陈寅恪一生偏于湖南口味。另外,陈贻竹回忆叔公的口音,说他讲话也一直带着明显的长沙腔调。

陈寅恪在“蜕园”的童年赶上了陈家最好的日子。他5 岁时,祖父陈宝箴被清廷任命为湖南巡抚,立行新政,备受光绪皇帝赏识。父亲陈三立爱结交名士,曾推荐梁启超担任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是陈宝箴最得力的助手。陈府欣欣向荣,家中兄弟妹妹8 人在此都受到良好教育。陈寅恪喜欢读书,未到启蒙年龄,见兄长亲友子弟在家塾就读十分羡慕。他就躲在门外专注静听,很快牢记老师讲授的内容。

走向衰落的世家

1898 年,陈家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在年初1 月10 日,陈寅恪的祖母病逝。另一件则是祖父陈宝箴与父亲陈三立均被革职,因为百日维新失败,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两人将永不被续用。11 月初,陈宝箴带着全家离开长沙,返回江西南昌。两年后,陈宝箴“突然去世”,陈三立则一心寄情于诗词,从此远离政治。

陈家还沉浸于悲痛中,未满12 岁的陈寅恪离开故土,踏上游学征程。自1902 年起,他先后到日本巢鸭弘文学院,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美国哈佛大学就读。但陈寅恪放弃了当时炙手可热的政治学,选了冷门的古代语言作为专业,修藏文、蒙文、满文、西夏文、突厥文、梵文和希伯来文等。

25 年后,陈寅恪回国受邀前往清华任教时,已经精通22 种语言。但他仍然坚持不提政治,明确表态:“我从来不谈政治,与政治决无连涉,和任何党派没有关系。”

陈贻竹曾听父辈们说起,陈三立退出政坛时,为陈家后人留下一块刻有“永不从政”的牌匾。“我没见过这块匾,但家族里一直流传着这种说法。甚至从叔公往后,陈家再无人学文了。陈寅恪的三个女儿分别从事医学、生物与化学工作。我的父亲陈封怀搞植物研究,我也是学植物的,在植物园工作。”

为人低调不炫耀

陈贻竹正是被誉为“中国植物园之父”的陈封怀之子,陈贻竹称陈寅恪为“叔公”。曾多次回陈家老屋参观的陈贻竹,此行携近30位陈氏后裔前来参加纪念义宁陈门五杰暨陈寅恪诞辰130 周年学术研讨会。

1960 年,陈贻竹念大学,来到广州。“第一次见到叔公,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就是一位安静的长辈”。

陈贻竹说:“叔公晚年时候钟爱散步。”双目失明的他住在中山大学南区时,自己一手拄着黄藤拐杖,一手摸着楼梯扶手,独自一人慢慢上下楼,到楼下门外的白色小路上来回走动。一段时间下来,黄藤杖底被磨得越来越短。在中山大学读书期间陈贻竹也经常陪叔公一同散步,“但我们很少交谈”。

陈寅恪也爱听戏。年轻时他就喜欢京剧和外国歌剧,失明后全靠耳听,家里的一台电子管收音机,是他工作之余的宠儿。陈贻竹回忆陪叔公去中大小礼堂听戏,“有一次,他还听出了唱词错误,好像是场与孟母有关的戏。他认真听着,突然低头喃喃一句‘这里唱错了’”。叔公对每句台词都记得特别清楚,他的记忆力非常好。”

陈贻竹坦承他之前不太了解叔公的学术水平和成就,也是后来才慢慢知道的。“但他非常低调,从来不会去炫耀,从来没说过自己有多了不起。他时常说,要打好基础后再在学术上去钻研,不要到处炫耀自己,这个也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