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词综》作者、“清词三大家”之一的朱彝尊的故事(中)

时间:2024-04-24

木匠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 年)三月,先是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陷北京城,逼死了崇祯皇帝,明王朝土崩瓦解。随后,又是驻守在山海关的明宁远总兵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将李自成赶出北京,十月,清王朝定都北京。时,明宗室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弘光政权,是为南明。

一年以后(弘光元年,公元1645 年),清军在扫清明北方残余势力,并把李自成部赶到湖北后,又开始挥师南下与东进,南明尚书史可法率扬州百姓抗击清军,扬州城破后,清军对扬州展开了大屠杀,扬州百姓死难八十万众,史称“扬州十日”。随后,清军渡过长江,克京口镇江。弘光帝出逃芜湖。五月十五日,留守于南京的南明众大臣打开城门,投降了清朝。五月二十二日,弘光帝被俘获,之后,被解往北京。

南京失陷后,南明四分五裂。各地有野心的明宗室纷纷自立为王,先后有潞王朱常淓在杭州、益王朱慈炲在抚州、靖江王朱亨嘉在桂林……宣布监国,但都是昙花一现,有的仅数天就被推翻了。其时,南明已无像样的军队,在清军南下和东进的过程中,多为当地人民自发抵抗。其中,尤以嘉定、江阴为最。嘉定人民誓死抵抗,遭到了清军报复性的“嘉定三屠”;江阴死战81 日,举城战亡。

六月,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在福州宣布监国,继而称帝,国号隆武。一月后,鲁王朱以海也在绍兴宣布监国。这时,清后方发生动乱,一时无力继续南进。但隆武政权和鲁王政权却没有利用这种有利形势,开展抗清斗争,而是自己之间为争正统,而相互攻伐。

隆武二年(公元1646 年)六月,清军再次南下,鲁王兵败,逃到了海上。九月十九日,清军占领福京,隆武帝被乱箭射死。

十月初五,桂王朱由榔又宣布监国,十一月初五,隆武帝之弟唐王朱聿鐭又援引“兄终弟及”之名义在广州称帝,史称绍武帝。消息传到时在梧州的桂王朱由榔耳朵里,朱由榔大怒,随即在梧州称帝,建立了永历政权。但让人觉得啼笑皆非的是,明知清军正在步步紧逼,两家还在为争正统,打得头破血流。结果清军一到,朱聿鐭就被清军俘虏了,此时距他宣布称帝,才40 天。朱由榔也没好哪去,清军一来,就逃跑到了云南……

至此,华南各省反清势力,已基本被肃清,唯有原朱聿鐭手下的大将军、后又改投了永历政权的郑成功,还在福建厦门一带坚持抗清。郑家军的战力很强,甚至一度打到了南京,终因内部出了叛徒,郑家军不得不退走海上。

1661 年,清军攻入云南,永历帝朱由榔随后流亡到了缅甸。同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了台湾。并在台湾建立了一个汉人政权,史称明郑王朝。明郑王朝名义上是隶属于永历政权的,但其实是一个独立王国。两年以后,吴三桂攻入缅甸,朱由榔被杀,南明灭亡。

之后,明郑王朝又坚持了20 来年,在此期间,清朝与明郑王朝一直是谈谈打打,直到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 年),清将施琅率军攻占台湾,明郑王朝亦随之灰飞烟灭,至此,清王朝才算是彻彻底底地一统了江山。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让大家知道朱彝尊50 岁前,是生活在一个怎样社会当中。

作为明朝的遗民,在这改朝换代的时代大背景下,他内心对于清朝的统治,也是经历了一个从抗拒到接受的过程。

据说,朱彝尊早年还从事过一些抗清活动。但随着清朝在江南逐渐站稳脚跟,并推出了一系列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的举措后,他也逐渐认清了形势,从此安心做了清朝的顺民。

在明亡后的20 多年里,应该说他一直过得都是颠沛流离的生活。36 岁以前,基本都是靠教书为生,生活很是辛苦,不过倒也以诗词歌赋,结交了不少名人,如王士禛、顾炎武、屈大均、钱谦益、黄宗羲、查慎行和汪森等;36 岁以后,基本就靠给一些大官充当幕宾为生了,如他曾客居在山西布政使王显祚、广东右布政使曹溶、宣府(今河北宣化)守备严伟、山东巡抚刘芳躅、潞河(今北京通州区)佥事龚佳育等人幕中,甚至,还成为了纳兰性德的座上宾,生活也就逐渐好了起来。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 年)正月,康熙皇帝眼见“三藩之乱”将平,国势基本稳定,心中高兴,诏曰:“自古,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振起文运,阐发经史,润色词章,以备顾问著作之选。朕万几余暇(‘几’通‘机’。万几余暇:意谓日理万机之余暇),游心文翰,思得博学之士,用资典学……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士,不论已仕未仕,命在京三品以上官员及在外督抚布按,各举所知,朕将亲试录用。”

时,全国一共有143 名文士获得了推荐,时年已经50 岁的朱彝尊也获得了户部侍郎严沆和吏部给事中李宗孔等人的推荐。遂于江宁赴京,准备参加将于来年三月举行的考试。

博学鸿儒科与虽然也算是科举考试的一种,但与正常的科举考试最大的不同,在于正常的科举考试考举人必须先考得秀才、考进士必得先考得举人,而参加博学鸿儒科的考试,并不非得有举人身份,只要有“在京三品以上官员乃在外督抚布按”的推举,便可参加考试,一旦考过,即可比照新科进士,授予官职。当然,被推荐之人,绝大部分还是都有举人身份的,甚至还有一些是已考中了进士,但还在待岗的进士。

考试毕,有50 人通过了考试。其中,一等20 名、二等30 名。朱彝尊考中的是一等,随后,他就被授予了翰林编修一职,进入“明史馆”,参与了《明史》的修撰。

其时,和他一样是以布衣(即之前没有任何功名加身的考生)授翰林的一共有四人。除他之外,还有严绳孙、潘耒和李因笃。

朱彝尊在成为翰林编修后,很快就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赏识。康熙二十年,《明史》修完后,他又被任命为日讲起居注官,同年秋,他还担任了江南乡试的副考官;二十二年,他又入值了南书房,特许紫禁城骑马,赐居禁垣(景山以北,黄瓦门东南,这里属于内城,原是不允许汉官居住的);二十三年,又被赐宴乾清宫,还时不时的就会赏赐给他一些肴果,让他带给家人。

康熙三十一年,朱彝尊终于64 岁之龄,告老归田。以后,康熙皇帝几次南巡,他都有迎驾于无锡,与帝于行宫相见,进所著之书籍,康熙皇帝还赐给了他一块“研经博物”的匾额。

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十三日(公元1709 年11 月14 日)子夜,无疾而逝于无锡,享年81岁。据说他在临终前几天,还问其孙说:“吾集(《曝书亭集》)不知何时可以刻完?年老之人,不能久待,奈何!”十三日晚间,尚问及刻书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