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合理确定玉米种植密度,充分发挥品种增产潜力

时间:2024-05-22

梁亚超

商丘市位于豫东平原,耕地面积70万hm2,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全市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玉米常年种植面积50万hm2左右,平均每667m2产量410kg左右。试验证明,玉米是增产潜力较大的农作物,影响玉米生长的因素除品种本身的特性外,播期肥水条件,病虫危害,自然条件等,也制约着玉米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其中玉米栽培密度不合理已成为限制玉米高产的常见因素之一。

1、种植密度不合理的原因

①认为密度大产量高

每一个玉米品种都有相应的配套生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农民常把增加密度作为提高玉米单产的途径,导致耐密型品种越种越密,从而产生对种植密度盲目增加的误区。

②不同品种采用同一密度

品种间的适宜密度不尽相同,而同一品种因不同地力播种密度也不同。生产中机械播种的农机具播种密度与品种密度要求不配套,导致播种后密度过密或过稀,而过稀的无法补种,过密的又没有合理的办法间掉,导致种植密度不合理。

③田间管理方式粗放

当前玉米生产多采用简化栽培技术,但由于农民科技素质偏低,对夏作备耕的农业生产内容不作彻底掌握和详细了解,加上“有钱买种没钱买苗”的思想根深蒂固,播种量盲目增加,不仅提高了生产投入,还会因农民种地喜苗导致田间过大,使玉米小穗株和无效株增加,从而造成减产,部分农户对品种的耐密性缺乏了解,对土壤肥力也不清楚,不管什么品种,不管什么土壤条件均采用一样的密度导致品种的产量潜力得不到发挥。

④延续传统习惯过度稀植

部分农民延续传统习惯,只认为棒子大就高产,但不知密度过小会影响产量,在玉米种植上陷入过度稀植的误区,从而影响玉米产量的提高。

2、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玉米合理密植是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基础,合理密植可妥善解决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3个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矛盾,并能充分利用光、温、水、肥等自然资源,增加同化物的实际积累,从而提高经济产量。

①密度增大

玉米密度增大,株间的温差変小,白天的温度则越密越低。玉米生长盛期一般正值雨季,田间湿度增加,使玉米易感染大小斑病、茎腐病、纹枯病。同时,种植密度增大,耗水量增多,对土壤水分需要增加,尤其遇到干旱较重的年份土壤会严重缺水,使田间蒸发量增大,植株间相互争水,根系吸收的水分根本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加之空气干燥,植株就会因体内水分缺乏,从而影响雌穗抽出和雄穗花粉的正常生长发育。密度增加使植株叶片相互遮荫较重,光照减弱,延迟植株的生长发育,造成贪青晚熟,还会降低受粉率,增加禿尖和空棒率。随着密度的增加,根系垂直、水平分布有缩小趋势,植株体细胞纵向伸长,因此茎秆节间变长变细,机械组织韧性変差,降低了抗倒伏能力。此外,密度增大还会使植株光合作用能力降低,从而造成穂粒数减少百粒重降低,空秆率提高,有效穂数减少。

②密度减小

玉米种植密度减小,单株穗粒数、百粒重因单株光合作用能力提高而增加,但单位面积整体光合作用效率降低,有效穗数过少,因此单位面积产量不高。

3、确定合理种植密度的措施

①根据品种特性确定密度

密度与品种关系最为明显,在同一地区同样条件下品种株高、叶数和叶向有很大差异,所以同一地区的适宜密度因品种而异。一般晚熟品种植株高大,茎叶繁茂,单株生产力高,需要较大的个体营养面积,应适当稀些;反之,植株矮小的早熟品种,茎叶量较小,需要的个体营养面积也较小,可适当密些。根据叶片的伸展方向确定品种种植密度,叶片平展,种植密度要小;叶片收敛向上,种植密度要大;叶片半收敛,种植密度大小介于前两者之间。如中早熟品种郑单985,植株叶片收敛向上属矮株耐密型,播种株距应为26~30cm;蠡玉16、登海605属中晚熟品种,植株叶片平展属稀植大穗型,株距應35~40cm;而中熟品种裕丰303、先玉335,植株叶片全收敛但植株长势较高,播种株距为30~350cm(垄距为60cm)。

②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质条件确定密度

玉米适宜的密度随温度、降雨量、日照条件不同而异。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的区域,种植密度可适当大一些;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小的区域,种植密度小一些。玉米根条发达,需要的氧气较多,透水透气性较好的两合土,比淤土地种植的密度稍大些,每亩可增加300至500株。

③根据水肥条件确定密度

不同地域、不同地块的土壤肥力有很大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土壤肥力地块播种密度也不相同。土壤肥沃,施肥量又多的地块,播种密度可适当增大一些,如果土壤肥力较低,施肥量又少的地块播种密度应适当减小一些。玉米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密度越大,蒸发耗水也越大,密植后从土壤中带走的水分也越多。因此,灌溉条件好的地块,玉米密度可适当密些;干旱和水浇条件差的地块,应适当稀些。一般在原有密度基础上每667m2增加500株,可使玉米产量提高50公斤。具体的密度要根据品种和地力条件而定。

④根据田间管理水平确定密度

玉米在田间要及时进行化除、控旺,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田间管理措施,确保玉米正常生长。适宜密度随不同栽培水平而改变,生产管理水平越高适宜密度越大。

根据以上几项措施综合分析,在一般情况下平展型玉米中下等地力每亩3000至3300株,中上等地力每亩3300至3500株为宜,紧凑型品种中下等地力每亩3700至4000株,中上等地力每亩4200至4600株为宜。在合理密度确定后,配合适当的种植方式更能发挥密度的增产效果。

(作者单位:476000河南省商丘市农业农村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