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简述红松疱锈病的发生和防治建议

时间:2024-05-22

陈佰丽

红松是东北地区一种常见的树种,也是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经济林树种,近年来,随着红松林分组成面积的变化和人工林生产条件的改变,相较与其他主要造林树种,红松人工林病虫害的种类增多,发生面积大,危害性严重,所产生的影响日益突出,给红松人工林造成较大的损失。红松疱锈病是红松人工林的主要常见病害,作为一种毁灭性病害,已被列为国内外的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掌握红松疱锈病发生发展规律,及早采取预防措施进行系统综合防治,严控红松疱锈病的传播蔓延,有利于红松林顺利成材。

一、红松疱锈病危害

红松疱锈病属于五针松疱锈病,又称五针松干锈病,从幼龄幼苗到成熟林分均可感病,主要危害20年生以下幼树枝干的皮部,影响红松生长,以中幼林感病最重,树龄越小受害越严重,30年生以上的红松发病轻或不发病。一般感病红松当年树高显著降低,主梢生长量减少82%~94%,松针长度减少30%,颜色变浅成灰绿色或无光泽,轻病林分发病率一般为5~30%,严重发病林分的发病率可达70%以上,3~5年后红松干枯死亡。红松疱锈病严重发病时会造成红松大面积死亡。红松疱锈病病原为茶蔗生柱锈菌,共产生五种孢子,主要寄主有红松、偃松、乔松、新疆五针松;转主寄主:东北茶蔗子、穗花马先蒿、返顾马先蒿等植物。

二、红松疱锈病发病症状

红松疱锈病以10年左右的的红松林发病重,主要发生在红松树干以及下部的枝条上,受害初期病状不明显,感病枝干皮部只出现淡橙黄色的病斑,不易被发现,随着病害发展病害部位略肿逐渐变软,5月初开始病斑逐渐扩展并产生裂纹,生出黄白色疱囊,为病原菌的锈孢子器,囊破散飞出黄色的锈孢子,并逐步散落消失,留下白色膜状物,持续到6月末,病皮部膜状物及锈孢子全部消失,呈杏黄色,后期为白色泡状或灰白色,病皮明显粗糙、变厚,呈块状分裂,且常生出一层黑色煤污菌类,木质部流出松脂,时间长了则变成灰黑色。当年的8月末、9月初,病皮裂缝处及皮上、下两端溢出混有病菌的性孢子的蜜滴,初为乳白色,后变橘黄色的蜜滴,具甜味,9月初为蜜滴出现盛期。剥下的病树皮干后呈血迹状斑痕,暗红色,叫“血迹斑”。第二年、第3年的的4~5月,红松枝干病部仍会出现橘黄色疱囊,9月中旬至11月中旬,发病部位的树皮表面仍会有含大量孢子的淡黄色蜜滴出现,如此反复,因连年发病,皮部加粗变厚,流出松脂,感病幼树一般连续发病2~3年即会枯死,树冠常呈扫帚状,病树产生黄粉状锈孢子能借风力传播向马先蒿和东北茶蔗子一类的植物上侵染、转移,这些植物上产生的孢子再回到松树上,循环侵染。

三、红松疱锈病发病规律

1、红松疱锈病在红松林内多呈团块状发生,山势平缓、地势低及沟谷、溪旁等湿度较大的林内易发生,尤以幼林疱锈病病害发生严重。林分郁闭后转主寄主植物在林下不宜生长,病菌在林内传播受到抑制,病害发生会有所减轻。

2、病原菌自7月底至9月初陆续产生冬孢子,冬孢子成熟不经休眠即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借风力传播落到红松松针上,萌发产生芽管,除少数从韧皮部侵入松针,大多数自针叶气孔侵入,针叶表面在担子和担孢子侵入15天左右出现很小的褪色斑点,叶肉中产生初生菌丝并越冬。翌年春天初生菌丝随气温升高继续生长蔓延不断扩展、延伸到细枝、侧枝、枝干皮层中,经病菌侵入2-3年甚至更长时间后在枝干皮部出现病斑,产生裂缝,待8-9月产生蜜滴。次年春季在病部产生锈孢子器,病树如未死,会年年产生锈孢子,借风力传播到转主寄主叶片上,萌发后产生芽管侵入叶片, 15天左右,产生夏孢子堆,重复侵染,夏孢子堆中生出冬孢子柱,再重复以上步骤。

四、红松疱锈病传播途径

红松疱锈病的担孢子和锈孢子主要靠气流和雨水自然传播;靠感病幼树、松苗及新鲜带皮原木的调运远距离传播。

五、红松疱锈病防治建议

1、严格检疫红松造林绿化苗木

为防止红松疱锈病病源大面积蔓延,应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从苗圃调出到上山造林的苗木,特别是疫区苗木外运前必须经检疫后方可调出,发现病菌要及时清除集中烧毁,杜绝使用病苗,全面遏制红松疱锈病的传播。当年采伐的带皮原木、小径材可在林区搁置一年后调运,或用溴甲烷按20g /m?进行熏蒸处理。

2、加强造林后的抚育管理

积极诱导针阔混交林,广阔地域的红松人工林因地制宜采取阳坡造林、小块状分散造林、阴坡地营造混交林,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有利于树木生长的生态环境。造林后及时进行抚育,铲除林内杂草和马先蒿、茶蔗和东北茶蔗子等转主寄主,预防紅松疱锈病的主要途径是清除转主寄主,可用5%莠去净、五氯酚钠、杀草丹等除草剂消灭转主寄主和杂草。

3、适时修枝、间伐、通风透光

红松疱锈病易在地势低、湿度较大的林内发生,红松成林后适时修枝是防治疱锈病的有效措施,林木下部枝条要有步骤修剪,特别是秋季幼林郁闭后,及时对感病的幼林进行修枝,修除树干下部2~3轮枝,红松疱锈病发病率平均可降低69.6%,均降幅明显;红松林及时疏伐和透光伐可促进林木生长,林内通风透光、湿度小,破坏了原生菌发生的适宜条件,大大减轻红松疱锈病发病率。

4、伐除发病的病枝

病级2级以下的发病林木应及时清除已发病林分内病枝,进行深埋或烧毁,当病树占40%以上,病级达3级以上时应重新造林,伐除更新。

5、林木病部涂药治疗

幼树发病一般在5~6月,锈孢子飞散前可向病部涂药治疗,治疗前先刮除病部树皮,并适当扩大病部涂药范围,注意不要伤害幼树韧皮部,用松焦油原液、百菌清油剂、粉锈灵、低锈钠、柴油溶液等涂刷树木病部,杀灭锈孢子,第二年、三年连续涂药,效果更佳,病树可逐渐恢复健康,在锈孢子飞散盛期,施放硫磺等杀菌烟剂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单位:152343 黑龙江省红光农场林业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