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李越
干旱地区具有降雨量少、气候恶劣、植被面积小等特点,所以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对于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相关资料显示,导致干旱的原因不仅有大气环流,还受到了降雨量、森林分布的影响,通过增加降雨量和森林占地面积能够有效缓解干旱问题,减少干旱地区占地面积。但增加降雨量难度较大,所以改善干旱地区环境的重担就落到了增加森林占地面积身上了,进一步证实,要想改善干旱地区环境,必须不断提升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对此,本文基于对干旱地区的了解,分析了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1、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的影响
自然环境一直以来都是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降雨量少,都在干旱地区林木没有充足的水分,影响林木健康生长;第二,因为地区内陆,其温度及温差相对海边地区而言较高,增加当地水分蒸发量,减少供以林木生长的含水量;第三,干旱地区因为长时间缺水导致土地贫瘠,其土壤环境缺少各种营养物质,均不利于林木生长,故影响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第四,干旱地区的干热风和岩石裸露,本身就不利于林木成长,加之其他恶劣气候条件,增加林木成活难度。
(2)造林技术的影响
造林技术不仅影响造林效率,还影响造林成活率,即高水平的造林技术能够提高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反之则降低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具体影响如下:第一,没有根据实际选用造林技术,导致造林工程设计及施工与实际不符且缺乏规范性,增加林木生長困难;第二,造林技术的应用过程没有得到有效监督及管理,导致部分技术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技术应用,导致造林技术应用违背自然发展规律,降低造林成活率;第三,造林过程中没有进行实地勘察,也没有遵循国家林业栽种规程,只是按照栽种者意愿进行造林,降低了林木种植质量,加之林业技术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导致造林成活难以提高。
(3)经济因素的影响
第一,国家对干旱地区造林的资金投入及财政支持力度还不够,虽然已经提高了对林业发展的重视度,但在经济上投入却不高尤其是干旱地区,相应的退耕还林力度、天然林资源保护资金投入也不够,导致很多先进的植被种植技术难以被引进和应用,降低了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第二,林业管理费用长期缺乏,导致用于林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一直被挪用到林业管理上,致使造林工程缺乏资金支持,使林业造成之后的抚育措难以适应林业生长需要,影响造林成活率,甚至降低林业保存率。第三,缺乏对林业效益的补偿,林业本身属公益性事业,所以很多经营者及种植者都不能通过市场获取经济效益,长期以往就会消耗大量的成本,加之没有得到相应的态补偿政策支撑,导致失去继续造林的能力及积极性,最终影响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提升。
2、有效的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提高措施
(1)合理选择树种
第一,根据干旱地区常年干旱且降雨量少的特点,尽可能选择抗旱能力强、对水需求量少的树种,以保证树木在干旱地区能够长时间生长,例如在沙棘、柠条等抗旱能力强的树种;第二,要选择成活率高且抗逆性强的树种,以抵抗各种虫害,提高造林成活率,改善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第三,尽可能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这类型树种能适应各种环境,并且种植方法简单,在水分很少的情况下也能生存下来,诸如白榆树种,包括山杏、沙枣和油松等,理应大力推广。
(2)加强容器育苗造林
第一,要加强各种造林实验研究,以找出最佳的造林育苗方法,并实验出生命力最强的林木,然后加以推广;第二,要大力推广容器育苗造林,因为容器育苗具有很强的保水性,还能够简化林业作业程序、保住树种肥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很适用于造林困难地区;第三,容器育苗能够实现对树种的集中培育,降低各种病害发生,能够适用于春、夏和秋三个季节造林,避免因春旱等导致造林时机延误等问题的发生。很多实验证明,适用容器育苗造林,其成活率可提升到82%以上。
(3)根据实际选择整地方法
第一,根据需要建立蓄水池,以实现蓄水,保证足够水分的同时,改善土壤含水量及有机营养。第二,建立水平沟壑,相关文献资料显示,水平沟壑能够有效拦截沙土,拦沙率为每公顷117t,同时还能够使土壤含水量比原来的高出20%,相应的有机质含量也得到提高,进而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第三,要根据树种栽种地立地条件、地形及气候等选择整地方法,例如缓坡地形,需要选择水平沟整地、梯田整地、水平阶整地等方法;大坡地形,则选择鱼鳞坑整地方法;退耕地则选择开沟带状整地方法,以促进林木根系更好更健康的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
(4)根据实际确定合理性造林密度
第一,根据林木生长需要的营养空间及水分等确定造林密度,以保证林木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吸收到足够的养分及水分;第二,要根据干旱地区每年的降水量及土壤蒸发消耗水分等,计算出株树木水分营养需求,然后根据平衡原则确定造林密度,保证林木能够吸收充足的营养。 资料显示,干旱地区造林在最佳密度应控制在1650/hm2的标准上,每株树木之间的距离最好控制在2m×3m的标准上,并进行生根剂处理,保障树木健康生长。
总而言之,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不仅受到了自然环境的影响,还受到了造林技术及经济投入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难以保证。基于此,为保证和提升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相关工作人员根据相关造林成活率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造林成活率提升措施,主要包括合理选择树种、实施容器育苗造林、进行科学整地、合理确定造林密度等,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促进旱地区林木生长质量提升。
(作者单位:125300辽宁省建昌县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