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玉米宽窄行种植模式运行探讨

时间:2024-05-22

赵明达

文章以登海605、618、679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了玉米宽窄行60cm×80cm×60cm、等行距80cm、宽窄行1.05m×50cm三种种植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抗倒性状及产量的差异,经过差异性种植模式对比,结果显示玉米宽窄行60cm×80cm×60cm、等行距80cm种植模式下的玉米产量显著提升,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玉米宽窄行种植在平遥县已有悠久历史,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大田种植一般为宽窄行60cm×40cm,株距67cm~73cm,亩苗数不超三千株,宽行60cm内大都间作豆类等作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大量玉米杂交种的培育推广,亩苗数大田增为3000余株,栽培模式宽窄行仍为60cm×40cm,产量水平一般为400kg左右。2000年后,许多密植型品种在平遥县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亩产不断提升,井、汾灌区亩产750kg较为普遍。这里主要归结于优良品种的应用、良种良法配套及除草剂应用、科学施肥及时防治病虫、农业机械化一条龙作业等因素。

1玉米宽窄行种植的模式

2014年平遥县在玉米栽培模式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大体分为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宽窄行60cm×80cm×60cm,平均行距67cm,面积3000余亩,主要分布在洪善镇各乡村,株距为25cm,品种登海605、679 ,单粒下种,亩理论株数4000株;登海618,株距23cm,亩理论株数4285株。

第二种模式:人工点种,等行距80cm,示范田面积5亩,地点在杜家庄乡梧桐村,品种登海618,株距16cm,亩理论株数4680株。

第三种模式:在洪善镇西大闫村示范,面积10亩,品种登海679,宽窄行1.05m×50cm,平均行距62.5cm,株距12.3cm,理论亩株数7662株。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的产量

第一种种植模式下:登海605、679,实际田间收获株数3680株;登海618,实际亩收获株数3899株。从产量收获看:登海679平均亩产量1810斤,登海618平均亩产1825斤。

第二种种植模式下:登海618,田间实际亩收获株数4150株,亩产平均1810斤。

第三种种植模式下:登海679,田间实际亩收获数6800株,平均亩产1350斤。

2.2宽窄行种植优势分析

2014年平遥县示范种植的3000余亩宽窄行玉米田新型栽培模式,前二种平均亩产均达到1800斤左右,比相邻50cm等行距玉米田平均增产10%以上。综合因素分析,总结出了前两种宽窄行栽培模式几个特点。

2.2.1利于通风透气

与50cm等行距平作田玉米相比,由于大行较宽,太阳直射光可以充分辐射于整个玉米植株,进而提高了光合利用率,且株距较近,亩苗数不减,这也是此两种模式增产的基本原因。

2.2.2 个、群体生长协调,增强了抗倒伏能力

示范田植株茎秆直径、周长、根系、气生根分布明显均优于等行距玉米田。据50株植株调查:示范田植株茎基部平均直径2.8cm,周长9.8cm,比等行距2.5cm、8.5cm分别增0.3cm和1.3cm,2014年7~10月降雨量达345.2mm,高出历年同期平均降雨量74.1mm,示范田均未发现倒伏现象,而相邻等行距平作田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倒伏现象。

2.2.3边行优势尽显

示范田由于行宽,植株生长健壮,叶绿杆粗,形成了多处边行优势,百粒重均高于等行距平作田玉米。

2.2.4利于田间管理

等行距田枝叶交错,田间管理十分不便,而宽窄行田由于有80cm大行距,形成了田间多条一线天,枝叶不相叠,利于农事追肥、治虫、浇水、中耕等田间作业。

3总结与讨论

3.1总结

综观2014年平遥县多模式宽窄行玉米示范田,与等行距平作田相较,玉米宽窄行60cm×80cm×60cm和等行距80cm两种种植模式增强了植株的抗倒性,显示出了明显的增产优势,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笔者认为:这几种模式只是初试,许多问题还需在实践中予以探索。一是汾河、井灌区可予大面积推广,但其宽窄行距离及株距,应因地、因材、因品种制宜,并进行多方位试驗,以确定适合汾河、井灌区应用的模式。二是丘陵区地块分散,多为梯田,故不应效仿此模式,面积大的地块可进行试验、示范。三是要适应机械化作业,近年来平遥县玉米大面积采用旋地、施肥、点播、除草剂喷洒及收割机一条龙机械化操作,解放了大批生产力,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发展,所以,应在利于机械化作业基础上进行宽窄行、株距的调整。四是模式化的探讨,宗旨是要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田产量,所以模式化宽窄行栽培田更应搞好科学管理,才能获得产量大幅度再提升。

3.2讨论

以玉米为主的宽窄行主体种植,在平遥县近年来有多种模式,主要有:玉米套西瓜、玉米套多种蔬菜、玉米套甜瓜、玉米套花生、玉米套红薯、玉米套豆类、玉米套小麦、玉米套谷类等。农业栽培上统称以玉米为主的间作套种。其主要好处许多专家、刊物、同行均提到许多,主要是:发挥边行优势、提高光能利用率、调节大田作物对土壤中肥料的吸收与互补、减轻和抑制病虫害发生、挖掘土壤增产潜力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推广了“双千亩”“吨粮田”等模式,无疑都是科学技术在自然领域中的进步与创新,此文只是探讨玉米单作的宽窄行运行,旨在玉米单作产量水平的有效增长和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农田投入。同时也顺应农业机械化在农村的推广趋势,故未作宽行中间套种其它作物的研究,玉米栽培宽行密植模式的探索其适应面更广,适应性更强,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单位:031100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农业委员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