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当前形势下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时间:2024-05-22

夏立宁

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各级各部门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绩。农民外出务工和向城区转移,促进了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各地发展还不平衡,人们的收入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阻碍因素。本文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谈一下个人观点。

1 创建优质农产品基地,打造品牌效应,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积极做好农产品基地建设,努力打造品牌特色,壮大农业生产规模,促进农业生产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积极推行休闲农业,打造景区、生态、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农业园区,满足人们对休闲农业的需求,释放因快节奏生活方式带来的压力,带给人们田园乡村的悠闲与舒适,促进了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2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2.1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关系

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农村土地政策,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工作,促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的流转,更大的范围内配置资源,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并为集中流转土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颁发农村土地经营权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抵押融资工作。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进行股份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让农民变股东,得到更多的财产性收入。

2.2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着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的专业化程度,提升农业产业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搭建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生力军。

2.3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实施更加直观、实用、有效的培训模式,推进农民田间课堂、实训基地和创业园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和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农民就业和应对产业升级的能力。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培育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3 大力落实农村惠农政策,增强保障力能促增收

在推进农民增收过程中,坚持一手抓增收,一手抓减负,把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环境。

3.1 加大惠农补贴,实现增补增收

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切实做好涉农补贴发放工作,按照“公开、公平、透明”的要求,完善和实施好涉农补贴制度,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农民得到实惠。

3.2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实现减负增收

落实“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确保资金用于涉农项目;建立筹补结合、多方投入的村级公益性事业建设新机制。

3.3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保障增收。进一步完善农村低收入群体保障标准增长机制,提高新农合和新农保的覆盖面;完善农村教育保障机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公平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农村文化、网络、通讯等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3.4 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实现脱贫增收

瞄准重点贫困村,锁定贫困户,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增加贫困户收入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建立全县“三农”重点工作台账,通过结对帮扶、“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产业带动式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光伏扶贫等帮扶模式,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步伐。

3.5 加强涉农项目的扶持力度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扶农政策,优先扶持示范带动作用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其引导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的作用。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及标准粮田建设,积极推动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4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扩大蔬菜供给,扶持果树种植,优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坚持科技兴农,发展服务型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现代农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区域功能定位的进一步优化和细分。

5 建设农业现代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增收

发展现代农业,是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等农业综合开发。积极推进农产品市场建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制定完善符合实际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及生产技术规范,全面开展农产品重点生产基地环境监测和质量监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为广大农民就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