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葛永群 张博 王铁军 王明俊 王娜
随着插秧机保有量的逐年增加,如何使机具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充分发挥机器的工作效率,是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发展成功与否的至关点。近年来,我们了解发现,不少机手只重视机具的机插季节使用,而忽视了插后的维护检查保养环节,使机具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影响正常作业,误时误工降低效益,对推广水稻机插造成不良的影响。本文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了水稻插秧机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与维护措施。
1.插秧机常见故障及排除
1.1插秧机插秧时如出现连续漏插,可能的原因是:①加苗、补苗不规范,造成插植臂取不到苗;②取苗口有杂物;③秧针变形;④育秧时播种不均匀造成秧块秧苗不齐;⑤秧块缺水,造成秧块自由下滑不畅。故障产生后应及时处理。
1.2插秧机插秧过程中,秧爪如遇到石子、砖头等硬块,或者是因秧针变形而触碰到苗箱或导轨,导致插植臂在运动中阻力增大,此时离合器牙嵌“滑牙”,发出“咔咔”声。此时应立即断开动力,排除前述原因产生的故障,调整变形部位,保护插植部分的各个部件。
2.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2.1插秧作业时船板上要保持清洁,防止秧盘或其它杂物缠绕传动轴或万向节;机手不得用脚去清理行走地轮与行走传动箱间的杂草和泥土。
2.2插秧机的机手在插秧期到来前要经过全面的技术培训,充分了解插秧机的构造、性能和工作原理,熟练掌握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2.3启动发动机时要把主离合器手柄和栽植离合器手柄放到分离位置;摇动启动手柄时要向内侧推紧,防止发生碰伤。
2.4在插秧作业中发生陷车时,不要抬传动总成两端的弯管和链轮箱等传动部件,应抬起船板或在行走地轮叶片间加一个木杠,使插秧机自行爬出。
2.5调整取秧量时必须停机熄火,做其它调整、清理秧门或分离针时必须切断主离合器。
3.水稻插秧机养护方法
3.1栽植臂停止位置调整失灵时,要检查定位螺钉的状态。有的插秧机调整好以后,停止位置经常改变,有时在上,有时在下;有的插秧机无论怎样调整,停止位置都在下方。其原因是由于动力输出轴座的定位螺钉松动或脱扣而造成的。该定位螺钉是左旋螺纹,如果松脱,用改锥左旋拧紧即可。如果是螺纹损坏,应更换新品。
3.2插秧机出现有规律的漏插现象,即秧箱一个行程漏插一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①秧箱驱动臂磨损,使秧箱自由移动量增大。秧箱自由移动量應不大于3mm,如果自由移动过大,就会使秧箱有效行程变小,这种现象只有在换向时才表现出来。②传动箱内的移箱轴(螺旋轴)轴槽和销磨损,造成换向时有效行程变小。③秧片宽度过窄,秧箱两端部无秧苗,造成有规律的漏插。
3.3要全面检查栽臂轴承的旷动量。每组栽植臂上装有200型轴承5个,如果轴承松旷,会使栽植臂运转不稳定,不能保证分离针与扶门之间有1.25~1.75mm的间隙,不仅造成取秧量不正确,还会损坏机件,造成故障。我们的经验是:当分离针尖的双向自由摆动量大于3mm时,就要更换轴承。
3.4插秧机秧爪为何带秧。插秧时,有时见到漏秧、漂秧,甚至一长段上下不见秧苗,而秧爪上却挂漏了秧苗,推秧器不能将秧苗推入土中,这就是秧爪带秧。产生故障原因有两个方面:
秧块方面:机插秧苗的床土要求沙粘适中,床土过粘,易造成带秧,这时可适当灌些水。秧苗根系过长会带秧,所以应及时栽插,并注意床土不要过厚,避免根系过于发达。
机器调节方面:栽插前,先检查推秧器是否动作。如果秧爪和推秧器压脚间隙过小或栽植臂内缺油,会使推秧器杆不能动作而造成带秧。其次检查秧爪和推秧器是否对正,秧爪有无弯曲变形,没有对正的可扳动推秧器压脚,秧爪弯曲要拆下在台钳上矫正。最后检查秧爪与推秧器压脚之间的间隙应为0.7~2mm,不得超过2.5mm。间隙过大容易夹秧、带秧。间隙不合要求时,可通过调换秧爪、修正秧爪压板座或推秧器压脚高度来调整。
栽植臂是插秧机中的重要工作部件,属易损坏零件,因此使用一定时间后应进行检修。
3.5要做全面检查。检查分离针的宽度应为12.5mm。检查推秧器的行程不小于16mm,推出时不超出分离针尖3mm。检查推秧器和分离针下平面之间的间隙应不大于1mm。
3.6纵向送秧距离变小,造成漏插。纵向送秧传动带每次移动量不小于12mm。移动距离变小的原因是:①抬把固定螺栓松动使抬把移位。解决的办法是把夹紧螺栓松开,把抬把推到原始位置再紧固螺栓。②送秧棘轮的钢丝销和销孔磨损,使棘轮有效转角变小。解决办法是换粗销或修复销孔。
(作者单位:157000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