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张光飞
近几年来,殷都区在棉花生长全过程中综合运用化学调控技术,促进了棉花早发稳长和棉花产量的提高,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1、化学调控技术在各生育阶段的应用及效果
1.1 播前浸种。高肥水条件下的地膜覆盖棉田、两熟棉田和营养钵育苗的苗床,在播种前用0.1—0.2g/kg缩节安浸种,比对照种子发芽率高2%—8%,出苗早1—2天,棉苗出土后,叶色深绿,生长健壮,根须数量明显增多,达到了壮根壮苗的目的,但包衣棉种不宜浸种。
1.2 苗期。对于播种前未浸种,形成高脚旺苗的地膜覆盖棉田和两熟棉田,在墒情足的情况下,一般每亩用缩节安0.2—0.3g化调一次,田间表现棉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育好,有效降低了果枝始节高度。
1.3 蕾期。棉花现蕾后,生长逐渐加快,节间开始迅速伸长,一般每亩用缩节安0.5—1g,盛蕾期可增加到1—1.5g化调,可有效缩短下部主茎的节间长度,使植株生长稳健,现蕾良好。
1.4 初花期。棉花进入开花期后,生长势较强,必须及时调控,以防止营养生长过旺,一般在灌水前3—5天或下雨后喷施,每亩用缩节安1.5—3g。据试验,喷施缩节安后,能有效降低株高,日增长量降低45%—52%,促进生殖生长,果枝节间平均缩短2.5cm,提早开花2—3天。
1.5 盛花结铃期。此期棉花生长发育旺盛,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每亩用3—5g缩节安喷施,有效抑制了上部果枝和植株生长,建立了合理的群体结构,减少了蕾、铃、花的脱落。据试验,化调的比不化调的结铃率提高12.3%,铃重增加0.21g,绒长增加0.5mm。
2、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化学调控技术是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必须与棉花品种、棉花长势、肥水状况、种植密度、氣候条件等因素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2.1 全程化学调控要掌握的原则。在全程化学调控中要遵循“早、轻、勤”的原则。避免一次施用大量缩节安来达到矮化的目的,应在棉花生育期间进行多次化控,时间间隔10—15天。同时,要因地、因苗,分类化控,要根据棉花品种特性、土地肥力、气候状况、棉株发育进程和长势等灵活掌握。一般早熟品种对缩节安过敏,用量宜轻;中晚熟品种和生长势强的品种用量相应大些。肥力较高、棉株长势偏旺棉田,要早控、勤控,用量相应增大;土壤瘠薄和砂性大的棉田,棉株长势差,化调次数要少,用量宜轻。
2.2 化学调控要与肥水调控相结合。棉花在喷施缩节安3—5天后,茎日生长量开始下降,喷施后10—15天是药效发挥作用最大的时期,18天后药效明显减弱。所以,应在灌水前3—5天化调,缩节安见效时灌水,使棉株在土壤肥水足,地上部受缩节安控制的环境中稳长。化调后,棉株吸肥能力增强,光合效率提高,吸肥高峰提前,这时花铃肥宜提早到盛蕾初花期施用。
2.3 化学调控要与种植密度相结合。一般来说,高密度比低密度棉田化调时间要早,次数稍多。这样通过增加收获株数,降低株高,可提前棉花的成熟期,提高霜前花率,从而达到早熟优质高产。
2.4 缩节安的浓度。缩节安浓度过大会控而不长,浓度过小起不到化调作用。一般每亩用水量30—40kg,每次喷施必须均匀一致,否则会造成棉花高矮不齐。干旱年份要减少缩节安的用量,雨量较大的年份要增加用量。要看天、看地、看苗、看品种、看长势、看水情来确定缩节安的用量及喷施时间。
2.5 注意天气变化。避免在大风或雨天喷施。如果喷施后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喷一次,缩节安用量减半。
(作者单位:455000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农林水牧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