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三峡库区仔猪传染性腹泻防治对策

时间:2024-05-22

廖勤丰 李文娟 向帮全 程文超 徐茂森 王敬 谭素雯

摘要:课题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三峡库区仔猪传染性腹泻病原主要病原为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轮状病毒,在此基础上,通过规模化猪场应用和筛选针对这4种病原的综合性防治技术,形成了三峡库区仔猪传染性腹泻主要病原的防治对策,进而将其推广到三峡库区的多家规模化猪场的仔猪传染性腹泻的防治实践,大大降低了规模化猪场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仔猪腹泻;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

仔猪传染性腹泻导致的腹泻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危害也最为严重,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本课题对三峡库区仔猪传染性腹泻病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引起仔猪传染性腹泻仔猪腹泻的主要传染性病原包括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致病性大肠杆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轮状病毒。

一、仔猪传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简介

1 仔猪源大肠杆菌

仔猪大肠杆菌感染又称仔猪黄白痢,其病原为大肠杆菌,主要与肠毒素大肠杆菌有关。仔猪黄痢多发于7日龄以内仔猪,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排黄白色或黄色水样粪便、脱水、消瘦和迅速死亡为主要特征,发病率高达90%,死亡率可达70%以上,高者可达100%。剖检变化可见胃肠卡他性炎症,肠壁变薄、充气,肠黏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症,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部分仔猪可见肝、肾有坏死点。

仔猪白痢多发于10-30日龄仔猪,病猪临床症状表现为粪便呈乳白或灰白色腥臭的浆状、糊状稀粪为主,腹泻次数不等,发病率可高达60%,病理解剖可见胃肠卡他性炎症,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胀。

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成员。猪流行性腹泻季节性并不明显,表现为冬春季节多发,其余时间流行也比较严重,但是对于仔猪群,每年的12月到次年4月仍是本病的高发季节。可感染任何年龄的猪,年龄越小,症状越重,死亡率越高,成年母猪临床症状不明显。感染途径主要为消化道,本病呈地方流行性。临床症状表现为患猪水样腹泻,或腹泻之间有呕吐,呕吐多发生于吃食或吮乳后。一周龄内新生仔猪发生腹泻后3~4d,最终因严重的脱水而死亡,死亡率可达50%.最高可达100%。病猪体温正常或稍高.断奶猪、母猪常呈精神萎顿、厌食和持续性腹泻大约一周,并逐渐恢复正常。成年猪症状较轻,有的仅表现呕吐.重者水样腹泻3~4d可白愈。剖检变化可见病死猪背部肌肉坏死。小肠壁变薄,肠道内充满大量黏样或水样粪便,肠体膨胀,肠系膜充血、水肿、淋巴结水肿,心脏扩张,内脏器官淤血。胃经常是空的,或者充满胆汁样的黄色液体。

3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腹泻病症,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成员。本病的潜伏期短,一般为24~ 36h能感染各年龄段的猪群,以2周内仔猪感染症状最为严重,死亡率高达100%。传染性胃肠炎有明显的季节性.常发于深秋、冬季和早春,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一周内哺乳仔猪病死率可达100%。临床表现为突然呕吐和腹泻,几日内可波及全群。受感染的仔猪快速脱水,一周龄内仔猪2~4d死亡.死亡率几乎100%。随着年龄的增长,30日龄后少见死亡,成年猪的临床症状只限于下痢、减食,偶尔会呕吐,通常在l周内恢复。病猪体温可短暂升高到40℃。糊状至水样便.呈黄灰色、灰白色不等,恶臭。乳猪粪便含未消化的凝乳块,粪便恶臭.呈黄白色或浅绿色。猪传染性胃肠炎主要病理变化在胃与小肠,剖检可见胃充满未消化凝乳块.胃底部黏膜充血或不同程度的出血,约50%在胃横膈膜憩室部黏膜下有出血斑,肠壁菲薄,呈半透明状.内充满黄色含凝乳块、泡沫的液体。肠系膜充血、出血,淋巴结充血肿胀。

4 猪轮状病毒

猪轮状病毒属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成员,是引起多种新生动物和幼龄动物重要肠道病原体,主要感染1-5日龄仔猪和断奶仔猪,临床症状特征为病猪精神萎靡、厌食、呕吐、腹泻、脱水和体重减轻,可导致猪体重下降,饲料报酬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并造成仔猪死亡。

轮状病毒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临床症状特征为呕吐、腹泻、脱水等急性胃肠炎。猪轮状病病以地方性流行为主,隐形感染猪和患病猪为主要传染源。轮状病毒随粪便排出,主要经口传播。各年龄段的猪均易感,发病猪多是8周龄以下的仔猪,尤其以1周龄以内仔猪感染后症状严重,发病率一般为50%~80%,病死率可达100% ,3~8周龄猪死亡率可达50%,10~ 21日龄仔猪症状较轻微,。种母猪感染后可经垂直传播感染仔猪引起初生仔猪腹泻。RV 引起的仔猪腹泻通常为零星散发,呈地方流行性。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发病猪多是8周龄以下的仔猪。轮状病毒感染病理变化主要在小肠,小肠壁薄、半透明,内容物为水样液体,呈灰黄色或灰黑色,胃内一般可见充满凝乳块和乳汁。小肠黏膜充血、出血,小肠绒毛萎缩、变形、脱落,结肠内充满灰褐色水样物;肠系膜血管充血扩张、淋巴结充血、肿胀,呈紫红色。

二、三峡库区仔猪传染性腹泻防治对策

临床上仔猪腹泻病是多因子、多病原、多重感染所致的疾病。对仔猪传染性腹泻的防制,要按照新生畜禽传染病的防制原则,采取不同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建立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改善饲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坚持长期的药物保健、并针对导致仔猪腹泻的具体病因对因、对症治疗。

2.1加强饲养管理

做好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猪舍要配备有必要的防寒保暖和通风设施,同时还要保持猪舍的干燥,在饲养上要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并且提供充足的饮水 (有条件的猪场可提供温水),此外要做好猪场的消毒和隔离措施,每月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土霉素、恩诺沙星、阿莫西林、替米考星、磺胺类等药物进行预防保健。如采用以下保健方案:恩诺沙星50-60ppm+阿莫西林250-300ppm;或替米考星200-250ppm+磺胺间甲氧嘧啶400-500ppm+TMP80-100ppm(小苏打500g);或强力霉素200-250ppm+磺胺间甲氧嘧啶400-500ppm+TMP80-100ppm(小苏打500g)。

母猪采用阶段饲养,妊娠母猪于怀孕90~107d时增加饲料,108d上床,怀孕111d至分娩后1周,可在饲料中添加2%~5%葡萄糖粉,同时饲料用量由多到少,分娩当天用料量0.5~0.8kg或者只给些麸皮+红糖+强力多维口服补液盐,再由少到多,分娩8d后,依母猪个体膘情和携带乳猪数量,逐渐增加至5~6.5 kg,断奶前适当减料。

2.2消毒措施

建立定期消毒制度,每周用强效菌毒杀星、0.2%强力消毒灵、0.3%菌毒敌等喷雾消毒3次,春季在饮水中添加1500倍稀释的强效菌毒杀星。也可选用5%~10%石灰乳、5%~10%漂白粉、2%氢氧化钠或次氯酸钠等交替消毒场地,做到不留死角,个别地方随时用喷雾器进行消毒。用水清洗母猪体表,用菌毒敌消毒后提前5—7d进入产房,分娩前用水洗净母猪乳房、臀部及外阴部,然后用0.1%高锰酸钾消毒液擦拭。每天对产床用喷灯细致消毒一次,个别腹泻粪便多的产床面用喷灯消毒2~3次,地面有腹泻粪便用生石灰覆盖,以杀灭、减少病毒数量,确保猪舍床面和地面时刻干燥。腹泻污染严重的地面在中午天热时泼洒2%~3%的烧碱溶液,隔半小时后撒上石灰。下水道隔一天用2%~3%的烧碱水两桶从上面倒入消毒。先,对产房进行彻底清扫和冲

2.3 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

根据国内仔猪腹泻传染病流行的趋势和本场实际情况选用对应疫苗,按照本地区和本场流行的仔猪腹泻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结合对应疫苗的免疫学特点,制定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

仔猪大肠杆菌感染的免疫程序:预防仔猪黄白痢对怀孕母猪在产前20~30d接种大肠杆菌 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1头份。

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的免疫程序:母猪产前6周和2周后海穴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TGE-PED)二联灭活苗4mL。

猪轮状病毒病的免疫程序:多采用猪轮状病毒油佐剂灭活苗或猪轮状病毒弱毒双价苗进行预防接种,怀孕母猪产前30d肌注2mL猪轮状病毒油佐剂灭活苗,仔猪于7日龄和21日龄,在后海穴(尾根和肛门之间凹窝处)肌注猪轮状病毒油佐剂灭活苗0.5mL。

2.4 治疗

2.4.1仔猪源大肠杆菌病的治疗

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可使用长效土霉素、头孢噻夫、长效恩诺沙星等进行三针保健。也可用磺胺药(如磺胺咪)、呋喃类药(如痢特灵)、大蒜素以及一些新的抗大肠杆菌药(如新力素)配合口服。最好通过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治疗,如:庆大霉素、黄连素、呋喃唑酮和磺胺类药物等。药物按体重规定剂量,最好口服。每天 2~3次,连用 4~5d。当病猪脱水严重时,可用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头每次20m左右。在仔猪黄痢发病严重的猪场可在仔猪出生后预防性投药一周。抗细菌性腹泻的治疗配合一些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燥湿止痢的中药治疗效果更好。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制剂、促菌生长剂、嗜酸乳酸杆菌制剂等在防治仔猪腹泻方面有较好效果。

2.4.2病毒性腹泻治疗

病毒性腹泻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多采取保守疗法,以抗病毒消炎,强心补液的方法为主,对大群猪可用口服补液盐(食盐 3.5g、小苏打粉 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温水1000mL)预防因严重腹泻而造成的脱水,自由饮水,饮水也可添加抗生素和磺胺类抗菌药物等防止继发细菌性感染。症状严重猪只需肌肉注射2.5%恩诺沙星1~8mL,灌服10mL藿香正气水注;不能饮水的病仔猪,应静脉注射或腹腔内注射5%~10%葡萄糖盐水和5%碳酸氢钠溶液,以防酸中毒和脱水。限制饲喂,以减少胃肠功能负担。同时饲料中也可加入少量涩肠收敛剂如腐植酸钠等。也可口服L-谷氨酰胺、口服生长因子可促进仔猪空肠粘膜的恢复。

2.5病毒性腹泻返饲技术

可用返饲技术对病毒性腹泻(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进行预防,返饲是模拟自然感染方式,将发病动物的新鲜粪便、病料或含有病原的其他材料经口感染未发病动物,以达到全群同期感染并同期恢复.最终实现控制疫病流行并降低损失的一种临床操作方法。

2.5.1病料选择

返饲病料最好选择发病24h内发病种猪的粪便或发病仔猪的肠管及肠内容物为主,返饲病料要尽量减少其他污染.种猪粪便可在限位栏后铺垫塑料袋进行收集,仔猪肠管及内容物采集时要结扎肠管(分别结扎十二指肠与空肠的交界处及回肠末端)。

2.5.2组织匀浆制作

将采集的病料称重,用无菌手术剪将组织剪成小块,按100g病料加400g牛奶或饮用水,并加入加双抗(青霉素+链霉素)制作成组织匀浆,静置除杂后待用。

2.5.3返饲

按10mL/头剂量返饲母猪。先对怀孕100d以内的妊娠母猪及后备母猪进行返饲,再对怀孕100d以后的妊娠母猪及哺乳母猪(待仔猪断奶后)进行返饲。

2.5.4返饲效果评价

饲后.注意评价返饲效果:即返饲对象无两病免疫者出现腹泻的比率应在70~80%以上;如果种猪在近6个月内经过两病多次免疫(3次以上),三胎猪以上种猪的腹泻比例在40%以上,而群中后备猪、一胎猪的腹泻比例要在80%以上。7 d后对在上次饲喂时未出现拉稀的母猪再次拌料投喂,哺乳母猪断奶后投喂。需要注意返饲须使用新鲜的病料,故混合病料和使用要在ld内完成。

参考文献

[1] 蔡宝样主编. 家畜传染病学(第四版)[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2] 赵德兵,雒自全.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与防治[J].中国兽医杂志,2011,47(9):36-36.

[3] 陈申秒, 牛成明, 何福庆,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研究进展及疫苗应用前景[J].中国畜牧兽医,2014,41(3):223-229.

[4] 王红宁,代敏,吴祥辉,等. 仔猪腹泻的病因及综合防治进展[J]. 养猪. 2002(03):50-51.

[5] 祝卫国, 宋志军. 如何合理利用返饲防控猪病毒性腹泻[J]. 猪病防控, 2013(01): 54-55.

[6] 张弥申, 陶海英, 张玉玉,等.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的鉴别诊断与返饲技术要点[J].北方牧业,2013(23):17.

[7] 崔尚金,陈建飞. 控制腹泻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返饲[J]. 2014(7): 2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