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十二五”滑县农机新技术推广成效与发展

时间:2024-05-22

张明奇

[摘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本文从“十二五”期间滑县推广农机新技术取得的成效与发展状况作出了详细阐述,并着重对玉米生产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和机械化深松等三项新技术做了重点讲解。这些新技术非常适用于农业生产并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为科学技术能够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产出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机新技术 推广 成效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2-0180-01

“十二五”期间,滑县农机推广站坚持引进、示范、推广适用型农机具,形成了以政府补助引导、农民投资为主体的购机新机制。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战略目标,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整体装配水平,为农业技术进步和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业机械化對农业现代化支撑和保障作用越来越大,农业机械化的生命力越来越强。

1.主要成就

1.1农机新技术普遍应用,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显著提高,机械化领域进一步拓宽

2015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258.34万千瓦,全县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8.1%,比“十一五”末分别提高17.1万千瓦和2.9个百分点。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176万、177.3万亩、177.3万亩,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98.8%、99.4%和99.4%;玉米生产机械化稳步推进,机械化收获水平显著提高,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96.1万亩和76.5万亩,机播率和机收率分别为94.1%和73%,分别比“十一五”末提高52.4个百分点和34.6个百分点;花生收获取得较大进展,2015年全县花生机械化收获面积达到4.5万亩;玉米秸秆还田面积达到97万亩,秸秆还田率达93%。

1.2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明显加快

“十二五”期间,多次承担部、省下达的保护性耕作、玉米机械化收获、土地深松整地作业、农用航空器等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和应用,借助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共推广大中型拖拉机1594台、玉米收获机2493台,秸秆还田机785台、旋耕机1230台、深松机128台和农用航空器5台。

1.3大中型农机具发展势头强劲,农业机械总量持续增长,装备结构日趋优化

大中型拖拉机得到较快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大中型拖拉机发展到3293台,增加1594台,增长率93.82%,年均递增18.76%;小麦联合收割机发展到2774台,增加1254台,增长率82.5%,年均递增16.5%;玉米联合收获机发展到2766台,增加2493台,增长率913.2%,年均递增182.64%;免耕播种机、旋耕机、秸秆还田机分别达到7325台、2370台、2989台;小型拖拉机增长速度进一步减缓,由“十一五”末8.96万台下降到8.24万台,小型农机具配套比l:1.91下降到1:1.63。全县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了由小型向大中型、低性能向高性能的历史性转变,农机装备数量和质量实现新飞跃。

2.主要工作

2.1玉米生产机械化稳步推进

“十二五”期间,滑县承担了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在项目建设中,一是按照“先示范、后推广、稳步发展”的总体思路,在本县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抓好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建设,搞好辐射带动。二是在示范区内实施“分段收获”、机械配套作业,降低机收损失率,提高机械利用率。三是现场演示、对比试验、技术培训等形式,使玉米机收从试验示范阶段尽快转入全面推广阶段。四是发挥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带动作用,形成“以点带户、以户带村、以村带乡、以乡带县”的玉米生产机械化新模式。项目区的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提高近40个百分点,达到88.5%,耕、播、收三大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实现玉米平均单产559公斤,较项目实施前亩均增产3公斤,玉米机播和玉米机收亩节本80元,使示范点及周边村农民的科技意识增强,科学素质提高,辐射带动更多农户和机手购买新型农机、使用新型农机,使玉米机收、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2.2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取得新进展

利用保护性耕作续建县项目和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补助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力量对该项技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提高广大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一是发动群众,提高认识。要层层发动、层层示范,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算,带着农民干,掀起保护性耕作项目示范推广新高潮。二是举办机具现场演示会和理论、技术培训班,使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农户切实掌握机具操作技术和作业程序,使其成为既懂理论又懂操作的全面性技术骨干。三是通过巡回宣传,发动宣传材料,专题讲座等形式对项目进行大力宣传,为该项目实施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在项目区内,每亩小麦增产25公斤、玉米30公斤,每亩增收99元,节约成本50元,每亩共增加收入149元。通过大力推广以免少耕、深松和秸秆覆盖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农业生产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降低了粮食成本,提高了粮食产量。2015年全县保护性耕作达到15.2万亩,粮食单产提高2-4%,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3有序推进土地深松整地作业工作

在土地深松整地作业补助项目工作中,滑县采取多项措施,一是成立组织,制定方案。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县财政局长、县农机局长任副组长,县财政局、农机局、各乡镇分管副职为成员的“滑县农机深松整地补贴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省文件精神,结合滑县实际,制定出《滑县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工作实施方案》,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整乡(镇)、整村推进。二是突出重点,有序推进。以现代农业改革引领试验区为实施重点,首先在城关镇、留固镇、万古镇、白道口镇、枣村乡、八里营乡等六个乡镇实施,建立高标准规模化示范区,并用3-5年的时间,实现全县耕地深松一遍,通过实行财政补贴政策,推行深松整地耕作制度。三是政策引导,调动农民积极性。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倾斜力度,优先扶持发展大马力拖拉机和深松整地机械,向与深松作业相配套的玉米收获机、秸秆还田机、免耕播种机等机械购置补贴倾斜,保证满足深松作业需要。按照“补贴到户、先干后补、定额补贴、公开透明”的补贴原则,对开展深松整地作业的农户给予每亩15元补贴,充分调动农民和农机手的积极性。四是加强宣传,做好培训。借助电视、网络等媒体,召开深松作业机具现场演示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农民广泛宣传深松作业的重要性,提高农民的认识度。农机部门组织人员,编印技术资料,进乡入村,对农机手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作业水平。五是科学安排,到位指导。与农机专业合作社签订深松整地作业委托合同,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实行规模化深松作业。农机部门成立技术指导组深入基层加强指导,开展技术推广和机具维修等工作,狠抓关键环节,组织连片作业。县乡村三级干部层层落实责任,包机包地包户,保进度、保面积、保质量。六是监督资金,合理使用。县纪委对整个补贴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出现的问题,对违规违纪事件与个人进行严厉查处,确保补贴政策落到实处。财政部门做好补贴资金的发放,依据农机部门验收确认的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根据《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委托合同》和《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完成情况验收表》,编制《深松整地作业补贴兑付底册》,统一将补贴资金通过“一折通”兑付到实施农机深松作业农户粮食直补账户。

2.4设施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

发展设施农业机械化,机具是关键,为配合滑县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作,2012年,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281万元中专门安排30多万元用于设施农业机械的购买,共补贴卷帘机159台、孵化机194台、保温被35000平方米。同时,印发设施农业安全常识宣传材料2万份,并通过技术培训和指导,加快设施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力度。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一是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小型机械数量多,大型机械发展速度慢,动力机械多,配套机具少,粮食作物生产、农田作业机械发展快,经济作物、养殖业、农产品加工机械等发展慢。

3.2二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不平衡。小麦机械化水平较高,玉米、花生作物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较高,经济作物、养殖业、农产品加工机械水平低。

3.3三是农机扶持力度还不够,不能满足广大农民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迫切要求。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