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论家庭农场的发展

时间:2024-05-22

郝志远

摘要:本文简述了家庭农场的含义及其在提升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并结合实际提出家庭农场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家庭农场;现代农业;发展

家庭农场解决了农村“劳力荒”的现状并且加速了土地流转步伐。通过加大财政补助力度、提高家庭农场成员的科学技术水平并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达到提升现代农业的目的。它是我县发展现代农业最理想、最实用的经营组织模式。

一、家庭农场的含义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利用家庭现有土地,用土地租赁的办法,达到一定土地规模和注册资金,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装备以及科学管理方法、以现代的经营理念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行独立核算,自主决策,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具有法人资格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家庭农场与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共同点都是通过现有土地和土地租赁、资金聚集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经济实体。区别是种植大户不具有法人资格,按照“风险自担,利益自享”的原则,利用现有土地,并采取土地租赁的办法,具有一定土地规模,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法人资格,是劳动者为减少中间费用、保护自身利益、发展生产而共同出资兴办,它的组织原则是自愿参加,民主管理,按章程经营和处理成员之间利益关系,必须具备五家以上,且80%以上农户为入社条件,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則,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企业。

家庭农场具的特点是具有法人资格,准入条件是具有一定土地规模、注册资金以农业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为目标,是目前提升现代农业最理想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二、家庭农场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农村如今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村屯形成了“劳力荒”,大多数留守的都是老人和儿童。老年人在家种地,文化水平偏低,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也比较落后,抵御农业风险能力差,决策能力和盈利能力不足,对农业的发展推动较慢,提高劳动生产率较低,不利于农业产业化进程。家庭农场的成立使土地产生活力并重新得到开发利用,带动了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土地增产增效潜力,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农民流转了土地既得到租金,又获得雇佣工资,双向协调发展。家庭农场是种植大户的升华,它既克服了传统农业的滞后思想,又推进土地流转、生产经营、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的动力。

总而言之,家庭农场是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中最优越、积极性最高、适用性最强的经济模式。

三、家庭农场的发展思路

1、采取财政“两补”措施

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家庭经营务工收入在不断增长,农民对发展家庭农场、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态度并不积极。大多数农民贪图土地补贴,不愿把土地长期流转出去。这种情况对于家庭农场来说,由于土地流转期限很短,不利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业生产装备水平。政府补贴从加快发展家庭农场步伐的需要看,农业投入仍然不足,很难调动发展家庭农场的积极性。政府应强力推进实施“两补”措施,具体如下:首先加大对支持家庭农场、资金、物化投入,其次对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户,政府每年还应给予相应的生活补贴。如此才能加快土地流转的步伐同时推动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

2、提高家庭农场成员科学技术水平

由于目前农民人力资本水平还不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家庭农场人员长期进行科学实践技能培训,才能提高其农业科学技术水平,才能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3、家庭农场的发展方向

家庭农场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间应具有不同的内涵。现阶段国家对家庭农场的准入条件要求不易过高,对人多地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更应该放宽调低家庭农场准入资格。发展家庭农场不仅要采取土地租赁,而且还应采取土地入股的方式,形成联合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的新型合作组织模式,最终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达到高效率快速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的目的。

4、培育家庭农场新型模式

家庭农场应该从普通家庭农场向复合家庭农场转变。复合型家庭农场主要包括种养结合、立体种养和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经营等,实行经营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达到高效、节能、经济、环保作用。

5、建立有效监督管理机制

县、乡农业主管部门,应对家庭农场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并对其进行指导、检查和监督,确保国家的资金补助、物化补贴真正用到农业生产中去,使家庭农场持续有效运转。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家庭农场,采取制度激励、补贴激励,使家庭农场快速发展实现预期目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