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麦白粉病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技术推广

时间:2024-05-22

李鹏

(天津市武清区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301700)

摘要:小麦白粉病是由禾布氏白粉菌引起的真菌性感染,其具有分布范围广、发病率高的特点,并且随着矮秆小麦品种的推广、栽培群体密度加大、水肥量的增加等,小麦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小麦受到白粉病侵害后养分被掠夺,降低其光合作用,植株呼吸作用提高,虽然具有较大的蒸腾强度,但是成穗率却比较低,导致小麦叶片早枯、千粒重下降。因此研究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防治技术

一、白粉病发病症状

白粉病的危害可贯穿小麦苗期至成株期,以为害叶片为主,严重时会对鞘、茎秆、穗部等产生影响。发病初期叶片会出现黄色小点,随着病情的发展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其表面生有1层呈白粉状的分生孢子霉层,病情发展会使白粉状霉层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变为浅褐色,并生产小黑点状的闭囊壳。发病初期霉斑呈分散状,后联合成覆盖全叶的大斑,病斑下面及周围组织褪绿,病叶易发黄、早枯,严重时茎、叶鞘受害,植株易倒伏,叶片正面病斑多于反面,下部叶片病斑多于上部叶片,发病严重时植株矮小、细弱,颖壳、麦芒也会受到损害,直接影响小麦的千粒重。

二、白粉病发生原因分析

白粉病的发病原因包括客观因素及主观因素两个方面:

(一)白粉病发病的客观因素

白粉病發病的客观因素包括气温、降水量等气候因素。秋季或冬前气温偏高,小麦在冬前的生长时期会有所延长,白粉病的冬前发生侵染时间也会随之延长,暖冬的气候特点会为白粉病病菌的越冬提供有利条件,并且可能促进冬季菌源繁殖积累、发展。如早春时节气温回升过早,天气偏暖,虽然有利于小麦的返青生长,但是也有益于白粉病菌源的早春侵染,导致小麦发病。反之如果苗期气温过低,生长后期温度偏高,则秋苗期低温可有效推迟病害的发生,对病菌的繁殖也可起到抑制作用。除气温因素外,降水量也会对白粉病的发生产生影响。如小麦生长季节阴雨连绵,雨量多且分布均匀,再加之气温较高的气候条件,可以为白粉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传播提供有利条件,增加小麦白粉病的发病率。

(二)白粉病发病的主观因素

白粉病发病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农户在小麦栽培管理中对疾病的防治不科学,缺乏疾病防治意识。小麦栽培土壤如氮肥施用过高,植株生长过盛,贪青徒长,这种情况反而不利于小麦的高产丰产,生长过盛会导致田间温度长高,为病菌的繁殖与侵染提供有利条件,并且植株组织娇弱,其抗病力较低,一旦侵染病菌往往会发病严重。反之,如栽培管理不当、水肥不足、土壤干旱又会影响植株的生长态势,降低其抵抗能力,也会增加白粉病的发病率。除栽培管理不科学外,白粉病病害的防治也不到位。农户对白粉病防治的重视程度不足,发病较轻时未及时防治,待病情严重、病菌进一步侵染上部叶片时再进行防治往往会由于错过最佳防治时期而无法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此外,白粉病发病时药物防治不到位,白粉病发病多由下部而生,再逐渐蔓延至中部,而小麦群体过大,药物喷洒药液较难浸透,无法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三、提高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的策略

针对小麦白粉病发生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防治效果:

(一)加强科学栽培管理

首先要适期适量播种,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抗病能力高的丰产种子,并根据品种合理搭配,尽量避免形成病菌优势小种。合理控制播种时间,通常白粉病菌越夏区或秋苗发病严重的地区可适当晚播,播前将自生麦苗尽量清除干净,以减少菌源,降低秋苗发病率。秋播根据土壤墒情每亩播种量在8-10kg,不得随意加大播种量,否则易形成田间群体密度过大,影响田间通风、透光,增加田间相对湿度而增加发病率。小麦收割后要及时翻耕,将残体、自生麦苗全部消除。其次,合理的肥水管理。根据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种植密度,提高氮、磷、钾等肥料施用的合理性,避免氮肥施用量过大。此外,还要合理灌溉,既保证充足水分满足小麦生长所需,又能够合理降低田间湿度。最后,进行科学的药物防治。小麦播种前要进行药剂拌种预防白粉病的发生,注意控制用药量,以免影响出苗率;喷雾防治,小麦白粉病具有较强的流生性,春季发病初期病叶率在10%时则要进行喷药处理,通常喷药1次即可基本控制白粉病危害。

(二)加强小麦白粉病防治技术的推广

农业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向农户宣传、推广科学的种植技术,推广小麦高产栽培配套管理技术,提高农户的小麦田间管理水平,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加强小麦白粉病发生监测,做好监测预报,并针对大面积防治做好技术指导。各乡镇均建立白粉病监测网点,对其发生动态进行实时监测,县病虫测报站则要根据各监测网点病虫发生动态做出准确的病生发生趋势分析及防治警报。冬前进行秋苗病情调查,根据秋苗发病情况、气象预报等做出次年超长期预报,次年小麦返青后再进行统一的大面积普查,结合其它预测因素对病害的流行做出长期预报等。

参考文献:

[1]张丽霞,潘兹亮,吕玉虎,等.豫南地区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 2016,(10S): 72.

[2]董自庭,陈光华,王刚云,等.商洛市小麦白粉病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 2013,(2): 66- 6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