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元谋县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4-05-22

徐明江

[摘 要] 人民群众过去“求温饱”,现在“求环保”,希望生活的环境优美宜居,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当前元谋县的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愿望相距甚远,为此,笔者对我县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展开深入调查,旨在为建设美丽家乡——绿色、和谐元谋提供借鉴。

[关键词] 元谋 农村生态环境 现状 调查 思考

[中图分类号] X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9-0002-02

元谋县位于滇中高原北部,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国土面积2021.69km2,辖3镇7乡,总人口21.4万人,境内光照充足,四季无霜,被称为“天然温室”,是典型的农业县。多年来,在县委、政府的精心打造下,元谋的蔬菜、青枣、葡萄等一大批富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为广大农村群众带来巨大财富,据统计,截止2013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70元,已连续11年居楚雄州各县(市)之首。农民富了,农村面貌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田间地头农机响,村庄道路车辆忙,农户竞相建楼房”,这是当前我县广大农村的真实景象。然而,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加快,广大农民在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他们对身边生态环境的关注也日趋强烈,而现实的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愿望却相差甚远,为此,笔者对我县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展开深入调查,旨在为建设美丽家乡——绿色、和谐元谋提供借鉴。

一、元谋县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推进农村能源建设,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十一五”期间全县共完成造林23.82万亩,封山育林14.62万亩,全民义务植树350万株,营造绿色通道77.95公里;截止2012年12月底,全县在实施农村能源建设中共完成沼气池建设33378口、太阳能16926户、节柴改灶31829眼,通过对农村能源的不断建设,极大的降低了农民对森林的依赖,减少森林损耗;至2011年全县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83.13平方公里,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由治理初期的1504平方公里降为865平方公里,下降了42.7%,形成了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水土流失得到遏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调整产业机构,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截止2012年12月底,全县累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7个,绿色食品(A级)认证28个,有机食品认证1个,涉农注册商标18个,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0.28万亩,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达标面积15.6万亩,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示范区面积21.05万亩,获得云南名牌产品称号2个,目前正在大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建设。

3.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水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一是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厂建成并投入使用。随着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大降低了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对周边村庄的污染。二是推进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编制《元谋县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明确保护范围和方式。三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截止目前共争取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资金200余万元,先后开展了元马镇清和村委会大水井村环境综合整治、羊街镇羊街村国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物茂乡物茂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项目建设,通过综合整治,元谋县部分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4.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据初步统计,至2013年末,全县627个自然村有394个村32598户农户通自来水;627个村全部通电,591个村通公路,484个村完成了主巷道硬化,180个村新建了文化活动室,264个村建起了篮球场,214个村17169户群众通有线电视,468个村22674户农户建起了沼气池,22361户农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129个村新建了163个卫生公厕,76个村新建了136个垃圾池,有10890户农户住上了砖混结构房屋;共投入建设资金5039.66万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资金1995万元,群众投资及以劳折资1902.2万元,整合其他项目资金1142.46万元)。经县委、政府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二、元谋县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所面临的困难

1.广大农村群众环保知识欠缺、环保意识不强

笔者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大部分村民对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农膜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不是很清楚;对于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村头巷尾,生活污水随意排入沟河,农药包装瓶袋随意丢弃田间地头,畜禽粪便、柴禾、杂物随意堆放于村巷道等现象,几乎所有村民都认为这样会污染环境,但又很少有人真正行动起来,杜绝这些行为。

2.饮用水形势严峻

一是间歇性饮用水困难。元谋县共691个村民小组,通自来水的村庄占一半左右,还有一半的村民饮用水是靠自家院内打井或到水源地取水,因近几年连续干旱和大批蔬菜、葡萄种植基地打深井过度取用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村民水井和水源地枯竭,每年11月到次年5月,部分村庄均出现饮用水困难情况。二是水质安全令人堪忧。部分村民自家院内的饮用水井距离畜禽圈、旱厕等污染源太近;旱季水源地枯竭,靠水源地取水的村民只能哪里有水哪里取用,这些临时的取水点水质浑浊且未经检测,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3.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形式紧迫

元谋县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光、热资源充足,农业生产复种指数高,农作物播种面积大,加之广大农民片面追求从土地上获得更多产出,不断增加农药、化肥、农膜使用量,使土地面源污染加剧,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据统计,截止2012年元谋县可耕地面积共计19.84万亩,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8276吨,比上年增长3.7%;农药使用量507吨,比上年增长3.9%,农膜使用量407吨,比上年增长3.6%,这些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可耕地使用农药、化肥和农膜等农业投入品都在逐年增加。若不加强管制,将导致粮食作物和蔬菜的农药及其他有害物质残留超标,土地面源污染,农业种植环境恶化,全县人民苦心经营多年的绿色蔬菜品牌增值潜力下降。

4.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

我县除城区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到污水处理厂外,乡镇及农村的生活污水无处理设施,处于自然排放状态,生活污水要么流入河流,要么直接被周边农田引入灌溉,造成境内河流和土壤不同程度受到污染。乡镇生活垃圾基本采取集中焚烧或野外露天堆放,易造成二次污染;大部分农村无垃圾处理设施,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在村头巷尾,这些生活垃圾成为广大农村空气、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重要污染源。

三、对元谋县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建议

人民群众过去“求温饱”,现在“求环保”,希望生活的环境优美宜居,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努力使全县人民群众“既有金山银山,更有绿水青山”,是关系我县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

1.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政府要加强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编制我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并落实相应工作职责:1、县人民政府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责任主体,负责项目申报和组织实施,以及已建成项目的运行维护工作;要通过与整治村庄所在乡镇签订责任书等形式,明确整治任务和要求,确保农村污染治理设施稳定运行和发挥效益。2、乡镇人民政府要切实保障本辖区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择优选择项目施工单位,符合招投标条件的项目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涉及多个乡镇的连片整治项目,应由县政府组织各乡镇联合开展项目招投标、建设和管理。3、受益村庄要充分利用村务公开、“一事一议”等制度,引导和组织好群众通过投工投劳等形式,参与项目建设和设施运行管理。

2.完善政策法规,研究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配套政策

要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制定农村治污设施建设用地征用和运行电价等的优惠和扶持政策。制定和完善有机肥生产和使用、清洁种植和养殖、有机农产品生产、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制定相关财税政策和投融资政策,鼓励、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建立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

3.加大资金投入

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及财力状况,建立稳定的农村环保资金渠道,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配合专项资金投向,并切实保障项目前期经费、组织实施经费以及考核验收、监督监测、成效评估等工作经费。同时,县环保局要与财政、国土、建设、交通、农业、水利等涉农部门加强协调沟通,鼓励和支持其他涉农资金与农村环保资金整合,集中投入综合整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强化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一是推进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党委、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推进农村环保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完善基层环境管理体制。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生态示范建设的乡镇(如:元马镇、黄瓜园镇、羊街镇)要设立环保机构,配备人员。二是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统计、监测和评价考核体系,要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水源、主要水体、空气和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环境成效监测和评估。三是加强农村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加大对农村环境监督执法力度。四是提升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能力。通过实施农村环保科普行动计划,利用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把环保知识编成花灯、小品等各种文娱节目到农村演出;印发农村环境保护手册和挂图;对乡、村干部以及村民小组长开展农村环保知识专题培训,再通过他们对广大农村群众开展宣传、培训等形式,加强乡镇干部和农民培训,普及农村环保知识。

5.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一是加快我县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依据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科学划定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明确环境保护要求。二是加大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力度。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在饮用水水源周边设立警示标志、建设防护带、截污设施、依法拆除排污口、建设水源地水质生态修复工程等。三是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环境整治。结合我县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结果,要优先治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工矿污染、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消除影响水源水质的污染隐患,改善水源地周边区域环境质量。

6.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染治理

一是综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城镇周边村庄的生活污水可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统一处理;农户居住比较分散、地形条件复杂的村庄,可因地制宜建设分散式设施(比如:小型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槽等)处理生活污水;对位于水源涵养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且居住分散、人口较少、发展经济条件较差的山区村寨,本着自愿的原则,将其迁入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坝区;加强乡村旅游、餐饮等服务业污水处理和排放管理。二是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在城镇近郊、交通便利的地区,要统筹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和收运系统,完善“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在农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地区,要探索就地处理模式,引导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源头分类、就地减量、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村庄保洁制度。三是建立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设施长效运行机制。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地区,配备处理设施运行维护和管理人员,建立规章制度,保障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7.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一是大力发展有机农业,从源头上控制面源污染。要继续加大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有效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提高秸秆、废弃农膜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二是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加强秸秆粉碎还田、生产有机肥等综合利用工作。在主产蔬菜的几个坝区乡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制定经济激励政策,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物理防治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

8.加强农村生态示范建设

一是制定村镇生态示范建设规划。县委、政府要按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建设要求,组织有关村镇科学制定和实施生态示范建设规划,统筹安排生态示范建设工作,明确有关要求和具体实施计划。生态示范建设规划要与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充分衔接,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二是规范生态示范建设管理工作。加强分类指导,注重引导经济欠发达、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乡镇、自然村积极参与村镇生态示范建设。对已获得“省级生态乡镇”命名的元马镇、黄瓜园镇、羊街镇实施动态管理,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建设质量。三是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和恢复。各乡镇要以农村生态示范建设为载体,加强农村生态系统功能的保护,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求是, 2013-12-16(24):3-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