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王苹,吉学仁
(江苏省新沂市北沟镇新东村,江苏 新沂 221416)
上接《家禽科学》2018年第11期第25页。
在蛋鸡饲养上,光照与雏鸡发育,青年鸡生长和成年鸡产蛋等都有着较密切的关系。实践证明,光照的时数与强弱、光照的颜色与波长、光照刺激的起止时间、黑暗期连续或间断,都会对蛋鸡的成活率、生长发育、体成熟、性成熟和产蛋率等产生重要影响。光照是蛋鸡饲养的主要环境条件之一。
5.1 光照对蛋鸡的作用 光照可提高蛋鸡的新陈代谢,增进食欲,使红细胞血红素含量增加。光照能使蛋鸡皮肤里T-脱氢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3,促进鸡体内钙磷代谢。日光可杀灭细菌和提高鸡舍温度,并通过湿度膨化改变鸡舍内空气结构。
5.2 光照时间对蛋鸡的影响 蛋鸡育成期光照时间过长,常导致体未成熟而性成熟;光照时间过短,则又是体成熟而性不成熟。体未成熟而性早熟的蛋鸡,开产早,产小蛋,产蛋率低,产蛋维持时间短;体成熟而性不成熟的蛋鸡,拖延开产时间,提高饲料成本,影响饲养资金如期回收、周转,同时还会造成性成熟障碍,致使成为产蛋鸡一生的缺陷。在产蛋高峰期,如果光照时间突然缩短,可降低产蛋率,并会增加死亡率。
总之,光照时间长短与育成期性成熟日龄密切相关,与蛋鸡饲养经济效益密切相关。但这里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封闭式鸡舍还是开放式鸡舍,光照起止时间一定要固定,不可随意提前或推迟,否则会造成光紊乱。光紊乱会影响鸡的正常新陈代谢,鸡容易出现恶癖,不利于鸡的生长发育、性成熟和产蛋率的维持。光紊乱是蛋鸡饲养的大忌。
5.3 鸡舍内光照要均匀 有利于鸡群均匀度提高,能促使鸡群中的个体在生长发育和性成熟上保持步调一致,有利于生产。要保证鸡舍内光照均匀,对于开放式鸡舍,一是建造鸡舍时对舍内每个角落采光要均衡一致;二是夜间补光的灯泡设置要合理,分布要均匀。在通常情况下,灯泡之间距离为3m,灯泡离地面高度为2.2~2.5m,灯泡和墙壁之间距离应为1.5m。
根据实际情况,可安装单排灯,也可交错安装双排灯,若鸡舍内安装的是双排灯,灯位要求梅花形状,即是相互交错的。总之,要避免鸡舍有暗区,保证舍内光照均匀,使每只鸡感受光照一致。
5.4 蛋鸡育雏期、育成期所需的光照 为了控制性成熟,保持鸡只体成熟和性成熟的一致性。蛋鸡育雏期、育成期使用光照的原则是递减而后恒定。雏鸡从出壳到3日龄,是学习吃食、饮水和肚脐口愈合的时间,也是适应新生活环境的时间,因此,需要光照24h。
从4日龄到4周龄,采取每天夜晚缩光0.5h的方法,不知不觉地在循序渐进中减完黑夜全部光照。第5~6周,或使用自然光照,或使用10h恒定光照。
从7周龄开始至育成期结束,即至18周龄,共12周时间,要使用光照8~10h,即恒定使用光照8h,或9h,或10h。若自然光照长于恒定光照,要用遮黑法缩短。
0~35日龄,鸡对光照不敏感,之所以采取措施逐渐缩光,是为育成期使用恒定光照作准备。育成期光照时间最低不能低于7h,低于7h会影响鸡体发育,最高不能高于11h,超过11h鸡就会发育快,性早熟早产。育成期要求每日光照时间以8h为最佳,并要求8h光照时间至少要保持10周,只有这样,达到12周,育成后鸡群对光照刺激的反应将会更强烈。经常或长期接受阳光直射的鸡群,育成后对光照刺激不敏感。
育雏期、育成期要求光照强度为:育雏期第1周 4W/m2,夜间减光照为 4W/m2,之后为 24W/m2。
5.5 蛋鸡预产期、产蛋爬坡期、产蛋高峰期及产蛋滑坡期所需的光照 育成期结束到产蛋率达到5%,此阶段称为预产期。产蛋率从5%上升到85%以上,最终定格在最高水平线上,这阶段称为产蛋爬坡期。产蛋率稳定在最高水平上的产蛋阶段,称为产蛋高峰期。产蛋率逐渐下降,称为产蛋滑坡期。
一般地讲,育成期结束即要增加光照,但因加光的依据是鸡群的个体体重,所以何时开始加光又不可一概而论,只有鸡群的个体体重都达到标准时,才可以加光,否则加光时间要推迟。
正常情况下,从育成期结束开始加光,至预产期结束,要求光照时间达到12h。产蛋爬坡期一般为一个月时间,至爬坡期结束,这时光照时间要求达到14h。产蛋率突破90%之后,并在90%以上稳定下来,这时光照时间要求达到15h。高峰期维持1个月后,待其产蛋率在最高水准上固定下来,这时光照时间要求达到16h。在鸡的产蛋期,维持光照时间最长的是16h。高峰期产蛋结束并开始滑坡,当产蛋率滑至70%时,这时光照时间要求达到16.5h。当产蛋率滑至50%时,这时光照时间要求达到17h。17h光照时间为产蛋鸡光照时间的极限,最后维持到鸡群退役。
产蛋滑坡期加光催产,一般地讲,按照产蛋递减情况递增光照。但因饲养的目的是增加经济收入,所以何时加光,现实中往往又受市场价格影响。比如,鸡群在滑坡期产蛋仍高居80%,但因市场效益不佳,准备淘汰,计划既已确定,此时便可加光。所以,产蛋滑坡期加光,亦要灵活运用。
预产期、爬坡期、高峰期及滑坡期的光照使用原则,只能递增而不能减少。
光照递增应根据鸡群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反对加光时数一步到位。光照增加如果操之过急,会使鸡群产蛋增加加快,鸡群出现短暂的高产之后,产蛋率迅速下降,有的鸡输卵管外翻,脱肛,并引起鸡群啄肛、啄癖等麻烦事。在产蛋期间如果随意减光,鸡群的产蛋率就会随着光照减少而下降,一段时间(约3周)后,即使光照时间再恢复到原来水平,短时间内产蛋率却很难恢复到减光前水平。
光照不足,包括弱光,会严重影响产蛋,通常3周时间可使产蛋率从90%以上降至65%左右或更低,并出现变色蛋、小鸡蛋。同时还会使产蛋鸡发生钙磷代谢障碍,使笼养鸡出现产蛋疲劳症,诱发产蛋下降综合征。因此,阴雨天要开灯补光。
蛋鸡在产蛋期的最佳光照强度为3W/m2(单位换算:1W=1 烛火=10Lx)。
初产应激是蛋鸡开产要度过的最大生理性难关。即使性成熟和体成熟同岁,初产鸡对产蛋的适应也约需2周左右,要产过14枚蛋。由于环境内外惊扰和饲养操作某些人为应激,势必增加初产应激的程度,使鸡体新城疫抗体短时间内大幅下降。因此,初产期间容易感染以非典型性新城疫为主要病症的综合症,即初产应激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拉水稀粪、蛋壳变白、鸡瘫痪、产蛋脱肛、夜间猝死、产蛋率停滞不前或下降等。初产应激综合征发生在开产后到产蛋达到高峰稳定这段时间,大约2个月时间,待产蛋高峰稳定一段时间后,初产应激综合征不会再发生,或自然消失。因此,必须做好有关工作,帮助鸡群过好初产应激关。
6.1 切实做好初产前的准备工作和开产后的管理工作 ①从流行病学的观点出发,有针对性投药,预防流行病发生;②做好驱虫工作;③接种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多价)和减蛋综合征油苗,油苗以单苗最佳。由于变异性强毒新城疫出现,所以同时强调接种新城疫疫苗;④严格淘汰鸡群中病、弱、残个体,提高开产鸡群的整齐度和均匀度;⑤充足供给开产需要的饲料和营养品;⑥保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安定静谧,光照充足合理,避免外来惊吓和操作应激等;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6.2 必要时采用开产延迟方案 实施开产延迟方案主要是对标准高的鸡群。由于营养或季节气候等原因造成体早熟而性晚熟,及发育差、均匀度差的鸡群不能实施此方案。实施开产延迟方案必须在鸡群产蛋达到5%~10%时进行。实施前要做好一切免疫接种工作,距离最后1批免疫接种至少要有10d。
实施方法:1~5d,停料不停水;5d后开始恢复供料,供料量有少到多,分5d恢复停料前供料量:第1天恢复30%,第2天恢复50%,第3天恢复70%,第4天恢复90%,第5天恢复100%。
配合停料,同时要做好以下工作:保证舍内温度、湿度适宜,通风良好,避免外来惊吓和饲养操作应激;光照要适当调整,照度由3W/m2,降至1.5 W/m2,光照时数 13.5h,恢复供料后,光照同时恢复;饮水中加倍添加电解多维或速补,必要时可增投相关药物。通过实施开产延迟方案,使机体内分泌和生殖机能得到协调,约2周后,鸡群重新开产整齐,产蛋率递增快,达到产蛋高峰时间段,蛋重大小均匀,产蛋高峰维持时间长,在产蛋量提高的同时,也避免了脱肛现象。
开产延迟方案,实际上就是适当地减肥降脂,解决脂肪超标对卵巢的浸润问题,提高输卵管功能,以此提高肥胖鸡的生产力。
鸡群产蛋没有高峰,或者是有高峰不能正常维持,或者是不符合饲养要求的产蛋异常,究其原因,都是由不同的管理因素造成的,必将对鸡群在第一个产蛋年的生产成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7.1 产蛋没有高峰期,一直在低产蛋率徘徊 究其原因,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7.1.1 鸡群均匀度差 鸡群均匀度是评价一个鸡群的主要指标。通过均匀度评价鸡群的指标是:均匀度达到80%~85%,为合格鸡群;均匀度达到85%~90%,为良好鸡群;均匀度达到90%以上,为优秀鸡群。
鸡群均匀度与鸡群生产潜力密切相关。因此,鸡群均匀度指标高,鸡群将开产整齐,产蛋率将递增快,产蛋高峰峰值高,而且能够正常长时间维持和稳定产蛋高峰期。相反,鸡群均匀度差,由于鸡群中个体体成熟和性成熟不同步或差异大,故而鸡群开产不整齐,产蛋递增速度慢,没有产蛋高峰,产蛋一直在低产蛋率徘徊。
7.1.2 雏鸡在第1周龄内发生过传染性支气管炎,或青年鸡在育成期发生过传染性支气管炎 雏鸡若在第1周龄内发生传染性支气管炎,母鸡生殖系统受到毁灭性伤害,卵巢和输卵管终生不发育,使产蛋鸡成为不产鸡(假母鸡)。
青年鸡在育成期发生传染性支气管炎,由于病情不同,病鸡正在发育的生殖器官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因而产蛋功能下降,称为寡产鸡。
鸡群中由于不产鸡和寡产鸡的存在,无疑将对产蛋率产生影响。
7.1.3 鸡群开产前感染马立克氏病,感染鸡呈渐进性消瘦,体质下降,性功能衰退 马立克氏病是病毒性肿瘤病,近年来在我国有回潮趋势。马立克氏病的高发与免疫接种直接有关,其中有疫苗质量问题、免疫接种操作问题和病毒变异问题等。
今年来,笔者在临诊中发现,马立克氏病和大肝病(贫血病)常常并发感染,由于二者都对机体造成贫血,因此病毒感染后,一方面造成机体营养缺陷,另一方面导致其他疾病免疫往往不能成功,使生产不能得到切实保证。
7.1.4 饲料不全价,档次低,质量差 饲料不全价,即是饲料营养不全面。不全面的营养供给,必将引起机体某种营养缺乏症,导致机体新陈代谢不正常,使机体体质下降,性功能下降。
饲料档次低,即饲料营养虽然全面,但营养不够丰富,营养质量档次低,不能满足机体的需求。尤其在夏季,由于热应激,一方面是鸡只采食量减少;另一方面是鸡只体能消耗大,这样,剩余的低档次营养远远不能满足产量的需求,故而质量上不去。
7.1.5 长期且大剂量使用喹诺酮类药物 笔者在实践中常常发现,育雏期,尤其是育雏早期,使用大剂量高浓度恩诺沙星,会使雏鸡群产生软瘫现象,虽然这种现象停药后能够恢复,但由于长期使用,影响了鸡群的均匀度,在之后的生长发育中,鸡群明显出现个体大小不一。研究表明,喹诺酮类药物由于对雏鸡负重关节的损伤,继而使雏鸡骨骼发育受阻,因为个体间药量摄入量的差别,结果受阻程度不一。研究同时表明,喹诺酮类药物分子具有一定的脂溶性,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使中枢神经兴奋性提高,因而,鸡只表现兴奋不安,影响正常新陈代谢;喹诺酮类药物还会对肝产生损害,使干细胞变性和坏死,降低肝功能,从而影响产蛋期肝对卵泡发育的前体物质的储存和转运,影响产蛋量。
7.2 有产蛋高峰,但不能正常维持 产蛋量或突然下降,或缓慢下降,或下降-回升-再下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疾病感染和管理因素造成的。
7.2.1 禽流感感染 产蛋鸡感染温和型禽流感,常常是产蛋量在一周内可降至5成、3成或2成,甚至接近绝产。
7.2.2 新城疫感染
7.2.2.1 典型性 产蛋鸡感染典型性新城疫,常常是先产白壳蛋,继而出现严重呼吸道症状,不久,产蛋量伴随死亡急速下降。
7.2.2.2 非典型性 产蛋鸡感染非典型性新城疫,先拉水样稀粪,继而产白壳蛋或蛋壳颜色变淡;伴随感染鸡逐渐消瘦,产蛋率缓慢下降。
7.2.2.3 温和性 产蛋鸡感染温和型新城疫,食水不减,精神正常,蛋壳颜色也不变,只表现产蛋量下降,产蛋下降的幅度也不大,常常是下降-回升-再下降。
7.2.3 传染性支气管炎感染 传染性支气管炎感染鸡群,能在产蛋期使发育成熟的生殖器官变性,引起产蛋下降,产白壳蛋、畸形蛋或薄壳蛋。
7.2.4 发生产蛋疲劳综合征、产蛋下降综合征
7.2.4.1 鸡舍空气质量差 鸡舍中有害气体严重超标,首先会引起鸡只呼吸道疾病、眼疾;其次会引起大肠杆菌病继发。疾病感染必然引起鸡体体质下降,导致产蛋量下降。另外,由于新鲜氧气不足,导致产蛋量下降。另外,由于新鲜氧气不足,会引起鸡的心肺功能衰弱,新陈代谢失常,继而体质下降,性功能衰退,产蛋量下降。
7.2.4.2 后备鸡装笼过早 有的60日龄时就开始装笼,虽然后备鸡体重增加较快,但由于活动量减少,骨质密度输送,不利于产蛋高峰维持,尤其再饲料中钙质劣或不足情况下,骨中储存钙质经常被调用时,鸡只将较快表现出疲劳症状,腿瘫、骨折、产蛋量下降。
7.2.4.3 光照管理不适宜或不稳定 照时长,照度强-高峰产蛋期的适宜光照时照时16h,照度2.7~3W/m2;若不懂光照与蛋鸡饲养的关系,鸡群刚开产,就把照时推在17h上,17h照时是产蛋鸡的极限光照,能增强产蛋激素分泌,催促性功能超常发挥,致使鸡只在短时间高产后,就出现产蛋疲劳现象,使产蛋量下降。
照时短,光线弱,一方面不利于鸡对钙质的吸收作用,影响蛋壳的钙化;另一方面,由于光照刺激程度不够,影响性激素的分泌,继而减弱性功能,使产蛋量下降。
阴天,下雨天不补光,长期缺乏光照刺激,或阶段性经常缺乏,会引起产蛋鸡性功能紊乱、衰退,从而引起产蛋鸡寡产或停产。
7.2.4.4 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感染 被感染的鸡群,虽然1周后产蛋量还会回升,但其必定使产蛋高峰受到了动荡,总产量受到了影响。
7.3 不符合饲养要求的产蛋异常
7.3.1 蛋壳胶质膜下布满干红色斑点 通常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陈旧性出血。其原因主要是疾病引起输卵管粘膜出血,蛋壳形成后,出血斑点似撇落状附着在蛋壳上,通过鸡蛋下行,血色的鲜艳变成了陈旧性干红,后又被胶质膜包盖,于是就变成了现在经常见到的现象。通常导致这种现象的疾病是温和型禽流感。
7.3.2 蛋壳上有血渍 蛋壳上出现血斑、血条或血环,大多是开产鸡产的第一枚蛋。带血蛋证明输卵管发育不成熟,是开产鸡体成熟未达标的表现。产带血蛋的鸡常出现脱肛现象,并可能引发鸡群啄癖。
7.3.3 褐壳蛋色变白或变淡 出现这种现象大多是由病毒性疾病引起的,其中常见的是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应激和换料也会引起短暂的蛋壳变色现象。
7.3.4 无壳蛋 形成无壳蛋常常有4种原因:第一是日粮中钙质不足,蛋壳钙化没有原料;第二是受疾病影响,产生钙吸收利用屏障;第三是某些药物所致,如金霉素,会在鸡体内形成难溶性钙盐,排出体外,影响蛋壳形成;第四,急性应激会使待产蛋在子宫内停留时间过长,从而阻滞下一枚卵泡应该进入而不能及时进入子宫形成蛋壳。
7.3.5 薄壳蛋 日粮中钙不足,钙质差或钙磷比例失调,或疾病原因,如禽流感,会使蛋壳腺的碳酸钙沉积机能受损。此外,锰在合成蛋白质-粘多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缺锰和锰过量都会导致薄壳蛋。
7.3.6 软皮蛋 一般引起薄壳蛋的原因,都可导致产生软皮蛋。此外,蛋鸡缺锌是软皮蛋产生的重要原因。临床上,软皮蛋的出现,可能是大肠杆菌感染的症状,也可能是某些病毒性疾病感染的表现。另外,光照太弱,达不到鸡产蛋的要求,也会产软皮蛋。
7.3.7 砂皮蛋 缺锌会使钙沉积不均匀不全面,钙过量磷不足,会使蛋壳粗糙如砂,尤其蛋两端表现明显。
7.3.8 皱纹蛋 缺铜会使蛋壳腺分泌缺乏完整性、均匀性,于是在蛋壳形成过程中起皱褶,形成皱纹蛋。
7.3.9 裂纹蛋 由于有效磷不足,使蛋壳韧性变差,脆性变大,在胶护膜形成之前,由于子宫条件性应激收缩,导致蛋壳出现裂纹,后胶护膜形成,虽然蛋壳有裂纹,但由于胶护膜的保护,仍然使鸡蛋保持了完整性。
7.3.10 畸形蛋 正常蛋是一头大一头小,大小比例适中。因此,长形蛋、球形蛋和锥形蛋,包括麻雀蛋,都是畸形蛋。畸形蛋主要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损伤输卵管,使输卵管变性引起的。
7.3.11 小黄蛋 日粮中黄曲霉素菌超标,或用药不当,使肝脏慢性中毒,或者是某些慢性疾病感染肝脏,肝功能的削弱减少了肝脏对蛋黄前体物质的储存和转运,阻滞了卵泡发育和成熟,于是卵泡发育结果超小,形成了小黄蛋。
7.3.12 双黄蛋 在排除应激的情况下,双黄蛋的产生代表着鸡群产蛋旺盛的程度。但由于双黄蛋蛋体大,容易引起脱肛。
7.3.13 无黄蛋 蛋体特小,没有蛋黄。这是因为输卵管上部发炎,脱落的粘膜下行,被误认为是蛋黄而被蛋白包围,形成蛋体。这种蛋主要是疾病和卵巢寄生虫引起的。
7.3.14 血斑蛋 日粮中供应维生素K为外源性,体内肠道微生物合成的维生素K为内源性。由于维生素K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或维生素K类似物过量,致使卵巢中卵泡间壁容易出血,形成血块。血块在排卵时随成熟卵泡下行,后被蛋白包围形成蛋体,于是形成了血斑蛋。
7.3.15 肉斑蛋 由于输卵管炎引起输卵管粘膜脱落,脱落的粘膜成为块状掉入蛋白中,和蛋黄一起形成蛋体。脱落的粘膜看上去类似肉样物,于是形成了肉斑蛋。
7.3.16 蛋白稀薄如水 这种异常现象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所致。
(未完待续)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