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种鹅李氏杆菌病与曲霉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时间:2024-05-22

许英民

(黑龙江省铁力市172信箱,黑龙江 铁力 152500)

李氏杆菌病在鸡、猪均有感染,曲霉菌也常有发生,而种鹅李氏杆菌与曲霉菌混合感染的报道尚属少见。笔者在2018年1月25日遇到一起病例,经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与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为种鹅李氏杆菌病与曲霉菌病合感染,现将诊治经过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1 发病情况

黑龙江省伊春市某林业局一林业经营所王某,饲养的800只种鹅,于早晨6时饲喂时发现死亡9只,另见有24多只不食,呆立于舍内一角,排白绿色稀便,随后又死亡18只。自行采取青霉素、氟哌酸饮水,土霉素拌料,用环丙沙星注射进行治疗,均不见效,在一周内共死亡种鹅86多只,死亡率占10.7%。据了解和实地考查,王某饲喂种鹅用的玉米是放置多年的陈化粮,表面看只是发暗,其实脐部已变黑发霉。

2 临床症状

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停食,缩颈呆立,闭眼似睡,羽毛松乱,两翅下垂。呼吸困难,呼吸次数增加,气喘,发出呼噜呼噜声。有少数病种鹅一侧或两侧眼睑肿胀,怕光,流泪。有的下痢,排出白绿色稀便。有的有神经症状,运动失调,步态不稳,严重者卧地,抽搐,口吐白沫,呈游泳状。皮肤呈暗紫色,并很快死亡。

3 病理变化

鹅尸体消瘦,皮下发紫;肺脏有大量黄色、粟粒大至绿豆大的结节,气囊增厚、混浊,气管、气囊膜也有淡黄色小结节;肝脏肿大,呈紫红色;脾、肾肿大,剖开肾脏有黄色液体流出;整个肠道严重出血、淤血,肌肉呈紫红色,血液凝固不良。

4 实验室检查

4.1 李氏杆菌检查

4.1.1 涂片镜检 无菌采取病死种鹅的肝、脾、血液、脑脊髓液等病料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发现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多单个,有的排列成V字形,还有的排列呈栅栏状或平行排列,肝、脑组织中含量较高。

4.1.2 细菌培养分离 无菌采取病死种鹅肝、脾、脑脊髓液病料划线接种于0.5%葡萄糖羊血清琼脂平板上,置于37℃含5%~10%二氧化碳低氧环境中观察18~24h,可见圆形、湿润、光滑的小菌落,反光观察菌落呈淡蓝色,培养48h后,菌落增大,其色灰暗,在菌落周围有溶血环。菌落形成后再次进行纯培养,得到纯培养物,并挑取单个存在的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到与上述一致的小杆菌。

4.1.3 生化试验 该菌能使葡萄糖、鼠李糖、杨苷,在24h内产酸,不产气。能发酵单乳糖、棉实糖、山梨醇及木糖或不一致。不产硫化氢和靛基质,不还原硝酸盐,不液化明胶。石蕊牛乳在24h内微酸变色,但不凝固牛乳。M.R试验(+)、V-P试验(+)。

4.1.4 动物试验 无菌采取病死种鹅的肝、脾、肾组织小块,放入乳钵中研碎,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搅拌均匀并滤过,取上清液滴入被试兔眼内,经24h后出现结膜炎,不久很快死亡。剖检病死种鹅其肝、脾有小坏死灶,用病料涂片、细菌分离培养均与上述病样中病原体特征相同。

4.2 曲霉菌检查

4.2.1 曲霉菌紫外线检查 分别取饲料玉米、麦麸、豆饼,置于紫外线灯下幅射,在玉米上发出黄绿色莹光,可认定玉米含有曲霉菌。

4.2.2 压片镜检 取病死种鹅的肺部与气囊上的结节于载玻片上,压碎滴加10%氢化钾溶液,在显微镜下检查,可见菌丝和分生孢子。

4.2.3 霉菌分离培养 以无菌操作,用剪刀剪下少量肺脏、肝脏及气囊上的结节,置于沙堡劳氏琼脂培养基上,经37℃培养2~3d后长出浓密的霉菌,以脏器周围为最多。菌落最初为白色绒毛状,后变为黑色、棕色。2d天后取培养物镜检,可见孢子和菌丝。

4.2.4 饲料霉菌检查 取玉米、麦麸、豆饼各1g样品,置于沙堡劳氏琼脂培养基上,在37℃恒温箱中培养,而后进行曲霉菌菌落和菌丝检验,玉米呈阳性,而麦麸、豆饼则呈阴性,说明玉米被曲霉菌污染。

4.3 药敏试验 采用药敏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对阿莫西林、强力霉素高敏,对环丙沙星、氨苄青霉素中敏,对氟哌酸、青霉素低敏。

5 防治措施

5.1 停喂现有的饲料,立即更换新鲜饲料;清除舍内垫料、粪便和垃圾,运到远离鹅舍的500m以外的地方堆积发酵,做无害化处理。

5.2 饲槽、饮水器用2%的火碱彻底刷洗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再用。

5.3 用强力霉素拌料,按300mg/kg饲料,每天2次,连用3~5d;制霉菌素拌料,100万 IU/kg饲料,2次/1d,连用3~5d。鹅群 1d喂4次,前两次拌入强力霉素,后两次拌制霉菌素。

5.4 用1:3000的硫酸铜饮水,2次/d,其它时间饮水中添加复方阿莫西林 (含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等)25g兑水 100L,每 2次/d,连饮 3~5d。同时加入电解多维227g加水150L和0.1%的VC作辅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和康复后,于饲料中添加3%的红酒酵母多糖(含黄芪多糖、菊花多糖、木聚糖、果寡糖、OPC、UGF等),可增强雏鹅的抵抗力,使其早日康复。

经上述综合治疗,发病种鹅明显减少,7d后种鹅采食有所增加,除淘汰12只没有治疗价值的种鹅外,10d后不再出现种鸭死亡,已基本康复。

6 小结

6.1 李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该病的发生对公共卫生造成很大的危害,且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高,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考虑到此次发病,是因为饲喂发霉玉米,使种鹅感染上曲霉菌,机体的免疫机能下降,抵抗力低下。李氏杆菌的传染源很多,病原体随带菌动物(鼠类)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土壤、饲料、饮水经消化道、呼吸道及损伤皮肤而感染,加之环境条件的不利因素,是暴发此次混合感染的主要原因,使其发病快、死亡率高。

6.2 曲霉菌病是种禽的一种常见病,其特征是呼吸道发生炎症,尤其是肺和气囊。以3~10日龄为流行高峰,但此次发生的是种鹅,比较少见。本病发生种鹅,主要是饲喂发霉玉米,发病时正是冬季,舍内潮湿,饲养密度大,营养不良,上述诸多因素是促成本病的发生。

6.3 养鹅场要加强饲料、饮水、用具及设备的卫生管理,坚持常年监测饲料的质量,发霉及质量差的饲料坚决不能用;并且要开展经常性的灭鼠工作,坚持日常的饮水消毒,可用漂白粉,带鹅消毒、鹅舍和环境消毒,可用0.2%过氧乙酸或0.3%百毒杀。加强种鹅的营养,注意鹅舍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清新,坚持合理的饲养密度,为种鹅提供一个安静、卫生、干燥的环境,及时挑选病鹅,做到隔离、严格消毒和及时进行治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