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鸭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治措施

时间:2024-05-22

余水兰 严专强 尹丽娟 周祺 周庆丰

中图分类号:S858.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1085(2023)09-0046-02

鸭巴氏杆菌病又称鸭霍乱,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死亡率通常在30%~80%之间。鸭巴氏杆菌病是目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细菌性疾病之一,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给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病的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血清型根据荚膜抗原可分为 A、B、D、E和F五个型,禽霍乱主要由荚膜A型多殺性巴氏杆菌引起,火鸡霍乱则主要由F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1]。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血清型和脂多糖血清型众多,且同一血清型不同区域分离菌株的交叉保护效果不理想,增加了该病的防控难度[2]。因此,加强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流行病学调查,制定综合防控方案,对于防控鸭霍乱意义重大。

1  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高温、潮湿、多雨的夏秋季及气候多变的春季发生较多。成年鸭发病较多,幼年鸭较少发生,病死鸭、慢性带菌鸭和污染的鸭笼是巴氏杆菌病传染源。很多公母混养的养殖场经常在卖完母鸭后,公鸭发病,调查发现被巴氏杆菌污染的鸭笼是导致感染的主要原因。

2  临床症状

本病最急性型不表现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急性型表现精神萎靡、不愿走动,羽毛松乱,体温升高,食欲废绝。常有剧烈腹泻,粪便呈淡绿色或灰白色稀粪,有时带血,有时张口呼吸,呼吸困难,摇头,欲将喉头的黏液排出,故称之为“摇头瘟”,通常出现症状后1~2 d就死亡,倒提死鸭常有液体流出。慢性型病程较长的转为慢性型,患者消瘦,一侧或两侧局部关节肿胀,触之有热痛感,跛行。

3  病理变化

病死禽尸僵完全,喙部发绀。剖解可见:心包积液;心冠脂肪以及心内外膜出血;肺淤血、水肿;肝脏肿大、质脆,色暗红,表面密布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点或间有出血点;脾脏肿大,常有坏死点;胰腺肿大有出血点;皮下脂肪及腹部脂肪有出血点。

4  实验室诊断

采集症状和病变典型鸭的脑、肝脏或脾脏等组织。无菌采集病料深部组织接种普通琼脂平板或鲜血琼脂平板,37 ℃厌氧培养24 h。如无培养条件可取病鸭的肝组织制涂片,用革兰氏或瑞氏染色镜检,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细小球杆菌,瑞氏染色可见两极浓染卵圆形或短杆状细菌。也可使用PCR引物(QI-F: AGCCCCTTGGGAATGTACTGA, QI-R:TCTAAGTTCCCGAAGGCACAA)进行PCR检测,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出现305 bp目的条带,鉴定为巴氏杆菌阳性。

5  防治措施

5.1  做好生物安全防控

5.1.1  规范引种  引进种禽时加强检疫,杜绝从患病禽群引进种鸭。

5.1.2  有效消毒  养殖场大环境使用生石灰或烧碱每周消毒1次,冬春季节每周消毒2次;外卖鸭时,鸭笼必须经过严格清晰消毒。

5.1.3  全进全出  养殖场单栋要全进全出,空栏期不少于21 d。

5.1.4  严防动物  采取隔离防护措施,避免野鸟、家鼠、猫、狗、蚊蠓蝇等与鸭接触。

5.2  合理使用药物治疗

对于本病,应用头孢类、青霉素类以及其它多种抗生素注射治疗,均有良好的效果,通常结合实验室的药敏试验进行药物选择。使用头孢噻呋钠注射,剂量为20~ 30 mg/kg体重,连用3 d,如使用青链霉素,剂量为每公斤体重5万青霉素和1万单位链霉素。

5.3  通过免疫疫苗预防

在常发生该病的地区须接种禽霍乱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方法。对于发病鸭群,可选择对种鸭应激较小的霍乱蜂胶苗尽快完成免疫,免疫时结合抗生素治疗可防止疾病反复发生。

参考文献:

[1]严专强, 麦凯杰, 罗翠芬, 等. 我国部分地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情况分析[J]. 家禽科学, 2021,11:45-49.

[2]XIAO J F, LI Y J, HU Z H,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Pasteurella multocida isolated from ducks in China from 2017 to 2019[J]. Microb Pathogenesis, 2021,160: 10519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