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吴玲芝,周 萍,江 明,张 俊
(1.福建工程学院互联网经贸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1;2.福建第三方点评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1)
数字技术给茶产业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助力构建新的种植、生产、销售体系,实现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1]。越来越多福州茉莉花茶企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变革动力[2],纷纷将其应用到多场景的应用中。福州茉莉花茶产业正在进行内生的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这为茉莉花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和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传统茶产业与数字技术相互映射、实时交互、高效协同,实现物理空间的组织性加强、精准性提升和不确定性减缓[3]。但是由于福州城市发展带来的数字技术快速更新[4]、多地联合生产带来的信息互通需求以及数字化技术在农业生产应用中相对较弱等原因,目前数字化技术赋能福州茉莉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瓶颈期,急需系统的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数字化建设理论框架。
茉莉花是福州的市花,茉莉花茶从北宋开始由福州市走向世界[5],是福州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产业,享誉海内外。2014年起,福州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886万元,支持茉莉花基地建设、产业发展、品牌打造和遗产保护,极大的促进了福州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截止2019年福州茉莉花种植面积为1666hm2,占全面种植面积的12.92%,产量为1.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6%。同时福建农村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也为数字技术赋能福州茉莉花茶产业提供了可能。截止2019年,福建省已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光纤和4G网络,并在此基础上率先在全国完成全省所有行政村电信普遍服务专用客户端部署,农村宽带平均速率达91.34Mb/s,基本达到了与城市相当的水平。福建全省已建成“农业云131”综合服务平台,启动建设了农产品大数据中心。福州茉莉花产业“直播带货”、“内容电商”等新业务、新模式也得到了广泛推广[6],塑造了一批全国知名的新潮茉莉花品牌,例如ITEAMO就是数字时代新潮茶品牌的典型代表。
由于原来对茶产业方面的研究大多采用调研的方法,在意见公示方面存在一定缺陷[7],所以本文采用焦点访谈法,这种方法可以根据小组形成的共识,它充分体现大家的共同意见,避免原来方法的片面性[8]。具体过程如下:
2.1 本次访谈选定在福州茉莉花茶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春伦集团进行;
2.2 会前依据讨论结果,确认围绕福州茉莉花茶产业数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数字化技术赋能茉莉花茶产业两个目标展开访谈;
2.3 有三位相关专业博士共同编写了讨论指南,讨论指南内容包括座谈会中所要涉及的话题概要和相应的时间安排;
2.4 选择访谈对象选取5名熟悉集团业务的高管和老员工;
2.5 访谈分三个阶段进行——(1)建立友好关系,并提出讨论的主题;(2)激发深入的讨论,鼓励发言;(3)总结重要的结论,衡量信息的可信度。
访谈人员表示,虽然近年福州茉莉花茶产业数字化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很多领域都走在全国前列。但由于农业数字化转型还处于早期快速发展阶段,很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完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市茉莉花茶产业数字化转型大部分地区仍停留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单向应用层面。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在精准生产、病虫害预警、茶产品智慧仓储等方面的应用依然停留在初级水平,例如安装在茶园的摄像头大部分只是用来观测茶园基本现状,并没有对观测数据和实际数据进行有效关联建模,实现对整体过程的有效预测,大部分信息采集和预测还是通过人工和经验的方式完成。同时由于应用不足,整体数字化对茶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存在数字化转型短期建设和长期收益之间的矛盾,例如茶企不愿对茶产业物联网设备进行持续投资带来的设备设施维护等问题——大量物联网设备得不到有效维护,折损严重,最后很多仅仅成为茶叶营销的手段,未能形成建设初期期望的高水平大数据共享的数字化茶产业。
虽然企业建立了数字化平台,茶叶生产管理信息平台等系统,将茶产业供应链的碎片化数据进行了整合,但离真正形成一个数据生态系统,一个协同高效的数据分享体系还有较大距离。特别是数字化实施仅是局部范围的,茉莉花茶生产存在多产地的情况,缺乏采集系统数据的一致性,所产生的“数据烟囱”导致了很多无意义的重复性劳动工作,相关信息数据并未形成有效的互联互通,由于政策、数据格式、标准化等问题并不能发挥各部门的协同能力,反而存在由于多系统共存,疲于在各个系统登记信息,粘贴对应标签,将数字化赋能变成负担的情况,陷入了数字化转型困局。
在访谈中除了部分规划者对茶产业数字化内涵有较清楚认识外,大部分从业者依然还停留在数字化就是茶产业信息化的层面,只是安装一套系统,增添几个物联网设备的认识层面。对以数据共享为核心驱动的数字化茶产业新模式缺乏清晰的认识,这也使得部分茶产业数字化项目的实施效果和整体规划存在明显差距。有些项目数字化意识传导到基层,甚至让茶叶从业者对茶产业数字化产生部分抵制情绪,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一种负担。
虽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的目标。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11年),《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019年)等,但茶产业数字化行业市场秩序规范化程度仍然有待加强和提升,关于茶产业数字化具体的标准立法、规范等尚未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的欠缺使得茶产业数字化推行缺乏实施指南和行政监督工具,在具体推行过程存在法律漏洞,不利于长期茶产业数字化生态的建设。
虽然福建省内大力推广山地耕作机、修剪机、采茶机等机具和茶叶初制加工不落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萎凋设备、离地晾青设备、自动化包装机等设备,但这些设备大多还处于机械化层面,并没有实现数字化功能赋能现有加工生产企业,实现智能生产、智能仓储等,更好地促进生产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推动产业升级转型。
虽然省内持续推进培养高素质茶叶人才,开展了制茶工程师、特级制茶工艺师评审(选)活动和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等,培育了中高级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叶制作技艺传承人、制茶大师等高技能人才,但数字化技能培训不足,数字技能的匮乏以成为制约茶科技普及、分享数字化红利的核心因素。具有数字素养人才的匮乏将导致生产管理创新力度有所欠缺,也会使福州茉莉花茶产业数字化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不确定性的人为因素障碍。
截止到2020年,网络零售额占茶行业销售额的比重从2%增长至10%以上,直播电商和内容电商发展更迅速。但本次访谈发现大部分员工认识的茶营销,主要还是采用开设茶叶博物馆、设置主题茶室、安排浸入式茶旅的方式传播福建茶文化,采用VR等数字化手段传播的方式较少,线上线下存在割裂式与单向式的关系,网络渠道与顾客体验的有效链接难以实现,这需要对数字化传播方式进行进一步细化。
以下根据访谈的结果,对数字化赋能福州茉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展开讨论。茉莉茶产业数字化是采用新型物联网系统为基础支撑体系,对茉莉花茶产业要素和过程进行数字化以及对形成的数字资源进行分析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与茶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计划、组织、实施与控制等各项管理工作,其目标是实现福州茉莉茶产业的高质量和持续性发展,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为此这里提出基本的赋能框架示意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数字技术赋能茉莉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示意图
以下就构成数字技术赋能茉莉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展开讨论:
进一步加深对《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现代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提升现代茶产业发展水平六条措施》、《关于绿色发展质量兴茶八条措施》等政府文件、规定、行业规范的推广,让更多的茉莉茶产业从业者了解数字化意义和规范,建立统一的思想意识,明确基本特征和主要内涵。
根据各地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地方智库的集约效应,加强茉莉茶产业数字化相关行业规范、地方法规的制定进度,并且在制定内容时适时考虑相关的数据管理风险防控,保障数据的安全性,通过对原规范的补充、修订和完善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和规范,通过规范大数据信息采集和利用方式,确定服务标准及制度,进一步优化对于茶产业相关数据的知识产权保护,责任权利归属,利润分配方式等。通过优化相应的优化市场机制让数字技术与福州茉莉花茶产业更好的融合发展,真正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由于对茶青的管理是茶叶质量的基本保障,基于物联网设备的采集配合区块链技术进行溯源,制定数字化的顶层框架,可以进一步加强茉莉花茶的审核和验证,强化茶青质量的监管,助理产业的长远发展。
进一步改善茶园覆盖区域的网络环境,继续加快网络规划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茶叶产地区域的网络提速降费和网络配套升级,保证茶园的网络覆盖率、使用率及带宽。以顶层协同的方式联合相关各政府部门通过三方组件的方式连接各方数据,建立统一的茶叶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实现产业链、服务链和信息链三者进行有效整合,协同发展。加快对现有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监督数据的整合。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共享数据的相关机制,积极探索茶叶大数据的应用场景和构建方式,实现整个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包括结合气象、水务、地质信息对茶叶种植示范区天气、成长状况等数据进行采集和分享用数字化整合碎片化的茶企、茶农、基地,通过客户管理系统实现用户的数据化,借助全渠道运营管控系统实现了渠道数字化,借助门店一体化管控系统实现门店数字化,通过溯源平台实现了产品的可视化和可追溯性,真正打通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全链条。
借鉴国际电信联盟(ITU)、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机构在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居民数字技能方面的实践经验,研发符合我市茉莉花茶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的“数字技能政策工具包,着力改善茶产业从业人员的基础数字能力,特别是提升对数字化模式的认知程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发面向不同人群的教学资料库,改设数字技能培养课程。对基层干部、茶企中高层开展专门的数字化素养培训。组织实施面向新型茶叶经营主体、茶农等群体的电子商务、网络直播、普惠金融等培训,以及面向农村中老年群体的电脑、手机使用技能培训。创新培训方式,通过“家庭内部培训”“社区志愿培训”等途径,提高培训效果。
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大数字农业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模式的应用推广力度,对有关的智能农机设备,如农用无人机、智能传感器、摄像头等纳入农业补贴范围,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技术在茶叶种植、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的创新应用,提升这方面的研发资助,有利于拓展推荐茶产业机械化到茶产业数字化的跨越。
加强对数据共享信息平台的资助政策,通过鼓励数据信息和设备的共享。通过构建开放的信息共享信息平台,促进茶科技科研设备和成果的流转,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通过数据模型规范使用,实现良好的产业生态。加速推进传统茶产业升级,打造数字茶生态,推广历久弥新的福建茶文化。
本文围绕目前明确数字技术赋能福州茉莉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实施办法两个目标,采用焦点访谈法的方式进行了信息收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赋能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后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方向,有利于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全力提升福州茉莉花茶产业水平,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保护和发展专项规划目标的达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