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茶文化视角下高职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4-05-22

涂明明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1 高职院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现状

1.1 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和合作意识

在高职院校中,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分属两个不同的工作管理系统,以笔者所就职的学院为例,辅导员划分为行政管理岗,负责学生评优评先、思想动态、学习考勤、毕业就业等日常工作,归属于学工处进行管理,思政课教师负责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为专任教师岗,归属于各自院(系)及教务处系统管理。由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这两支队伍存在着各自为政,各自只守护好自身“责任田”的现象。如在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往往只注重于在课堂上进行思政理论知识传授,上完课后就离开教室,学生课后与辅导员、学生沟通交流较少,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思想状况知之甚少。而辅导员工作重点则在课外的日常事物管理上,学生管理工作量大、事务性杂。在交流方面,辅导员遇到学生思想问题往往求助于更有经验的辅导员来解决,而很少向思政课教师求教。两支队伍分属不同管理部门,工作重点又不同,因此这两支教育力量交集较少,合作沟通意识也较缺乏。

1.2 育人效果评价上,存在“两张皮”现象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发展。但对思政课教师的评价导向上更多的还是停留在课堂上,即思政课教师是否将知识点讲得生动活泼、感染力是否强、学生抬头率是否高、在各类教学竞赛中能否拿奖等方面,对于课下如何育人在评价指标方面则很少触及。导致思政课教师更愿意花时间精力用来应对各类教学竞赛,而真正课后思政育人的动力则稍显不足。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确定为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加强个人理论和实践研究等方面。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对辅导员的管理主要集中于,辅导员所带班级的学生上课考勤、寝室卫生、毕业就业率、学校下发的任务是否能及时、准确完成等方面。对于辅导员的评价则主要看所带学生在校是否守规矩,更多的注重于只要学生不捣乱、不出事就行,在思想引领方面则稍显不足。由于在评价、考核导向上不同,存在着“两张皮”情况,逐渐让两支队伍各安其事,各自只注重评价、考核指标方面的事情,缺乏协同育人意识。

1.3 激励奖惩制度不够完善

激励机制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员工的积极性最大化的激发过程。在高职院校中,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涉及学工处、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团委、教务处等多个部门,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审、工作量认定等方面都有复杂的运行方式。因此,在制度设计阶段就应当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激励制度,促使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愿意参与到协同育人当中来。如设立专项资金,对参与协同育人的教师给予补贴;完善考评制度,对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进行奖励;在职称评审、晋升等方面向辅导员、思政教师以及参与思政教育的教师倾斜等。目前,高职院校虽建立起一些激励制度,如鼓励辅导员讲思政课,对兼职辅导员给予津贴等。但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激励制度还不完善,可供执行的标准也欠缺,这也使得协同育人没有普及。

2 茶文化视角下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2.1 茶文化简述

“茶”泛指一种“茶”类饮品。在中国饮茶有着很多形式,讲究焚香静心。可独自饮茶参悟人生道理,可知己好友饮茶享日常情趣,可三五同僚饮茶论时势变化。“茶”不再是一种单纯的饮品,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人生方式、一种形式、一种哲理。随着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推广,饮茶更是明哲保身、通晓事理、豁达万物的内涵品质,是一种文化的延伸。因此“茶”文化视角下,本身就和教育及文化又相互融合的效果,同时茶文化所具有的的教育、德育功能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得到了实践生活的验证。通过发扬“茶”文化的德育精神和品质内涵,将其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历史根据性和实践性。

“茶”的精神文化内涵,能够渲染、提升学生的思想精神境界。体现道德风尚。“茶道”的形式体现了人生态度和个性品质,被提升到人生哲理层面,对学校教育来说具有明显的交互功能。通过“儒雅、仁和、心静”的“茶道”追求,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如今浮躁社会下培育学生树立正确人生态度、道德品行的有效途径。

2.2 茶文化视角下提升辅导员素质,提高思政教学效果

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都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的中坚力量,辅导员和思政课老师的素质更是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茶文化视野下,教师们更应该协同思政教育方针,提升自身的素质。利用“茶”文化的品质内涵陶冶自身品质,用“茶”文化的精神内核去养成儒雅的师风师德,用“茶道”的学习和深入研究,坚定自身的职责认识。在“茶”文化的融入下,教师方能真正传道授业解惑。在“茶”文化的熏陶下,提升教师自我素质,以身作则,树立标杆。

2.3 茶文化弥补“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的需要

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进入新时代,高职院校面临着构建育人新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迫切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参与,方能达到育人效果,思政课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了解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等,而辅导员与学生交流交往较为密切,二者各有优势。协同育人除了发挥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这两支主力军的各自优势外,更要加强沟通交流,协同配合,取长补短,携手并进创造1+1>2的效果,探索“三全”育人新模式。

“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的实际需求,彰显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茶文化的融入下,更能引导学生思考时政、思考自身价值、思考行为准则等方面。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现真正的育人树德效果,要真正培养一大批忠于党、建设国家的人才,要结合茶文化的内涵去弥补需求。

2.4 茶文化视角下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的需要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思政课教师如果只是把重心局限于课堂教学,讲授的理论容易缺乏亲和力和针对性,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情感上把学生当作亲人,去读懂他们、关心他们、照顾他们,与学生较好的融入正是辅导员所具备的优势。因此,这两支队伍同心同行,对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以及研究思政教育规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茶”文化,几千年的历史是文化自信沉淀应该有的底气,带着学生去探索“茶道”“茶文化”,更能梳理全新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探究“茶道”技艺的同时,平和的内心逐渐趋向“茶文化”背景的剖析,走进文化、走进茶的内部,感知文化的自信,感知精神的追求,感知价值的存在。

2.5 茶文化视角下把握学生意识形态,挖掘育人新平台

思政课教师着力点在课堂上对学生讲通讲透理论,辅导员着力点在课外管好育好学生。两支育人力量因侧重点不同会出现各自为营现象。所以,当学生在思想上出现问题时,辅导员无法及时用专业理论来进行回答,而思政课教师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造成应速度较慢等情况出现。

在茶文化的融合下,整个院校形成茶文化的风气,更容易把控整个院校内学生的意识形态。同时以茶文化氛围建设,形成思政教育基础平台,然后结合开展茶艺校园、校园煮茶等等互动,把传统思政教育从课堂搬向课外,充分打通单一教育方式的局限性,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茶文化的熏陶效果,挖掘教育新平台。

3 茶文化视角下高职院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3.1 茶文化视角下建立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兼职制度

在高校扩招背景下,不少高职院校出现学生数量增长而导致思政课教师不足情况。根据教育部出台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要求高校应当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为缓解师资缺乏问题,同时促使辅导员加强理论学习和储备,提高立德树人能力,可有意识地将辅导员队伍纳入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辅导员参加各种形式的思政课教师岗前培训,参与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使辅导员更好的了解思政课程及国家的大政方针,提高辅导员思政理论修养,为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做好前提准备。

茶文化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普遍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背景,为更好地做好学生工作,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专业优势,让思政课教师从事兼职辅导员工作。在与学生密切的接触中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更好地用于思政课教学,从而避免思政课教学的“空洞”及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学校可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有兼职辅导员经历,新入职的思政课教师也要求去带班熟悉“一线”学生情况。

3.2 茶文化视角下搭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沟通交流平台

茶文化视角下高职院校要树立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理念,将两支队伍的建设、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和推进。为发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作用,突破以往两支队伍各自为政,各自实施思政教育的错误观念。可构建管理协同机制,避免由于信息不畅通等因素的影响,阻碍思政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可由校领导牵头,成立专门的思政育人工作小组,将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心理健康课教师等一同纳入工作小组,同时建立QQ群,微信群等,让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交流自己在思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学生的表现等,以便大家共同探讨,多方发力助力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3.3 茶文化视角下完善协同育人的激励机制

完善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考评机制,把活动育人、谈心谈话、思想引领等对学生“三观”教育有重要影响的活动作为重要指标进行考量。第一,在制度上激励两支队伍协同育人。为积极参与协同育人的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加分或优先考虑;第二,设立辅导员岗位津贴,鼓励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兼职辅导员。第三,制定优秀辅导员转岗思政课教师制度,培养发掘一批具有一定专业背景,讲课深受学生喜爱的辅导员转岗思政课教师,此举可激励辅导员多上思政课,上好思政课;第四设立专项评优选拔机制。把思政课教师作为学校干部队伍重要来源,设立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岗位津贴,把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中的优秀分子纳入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

3.4 茶文化视角下设立专项资金,为协同育人护航

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需要一定的资金和物质支持,这样才能提高思政工作者的积极性,保障思政工作及时有效地开展。因此,高职院校可以设立思政专项资金,由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部门负责。该资金可支助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和业务水平。此外,在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社会实践研修的同时,也可将一定比例的辅导员队伍纳入,为这两支队伍的拓宽知识面,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同时,高职院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将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纳入日常教学管理体系,将辅导员辅助思政课教师进行教学管理,思政课教师课后参与、指导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纳入他们的工作业绩,根据工作效果、时长等因素,在设立的专项资金中给予一定的补助和奖励。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