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张 华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衢州 324000)
职教“二十条”的发布,标志着职业教育进入新发展阶段,给新形态下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总方向。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回顾党的教育方针的演进历程,从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到提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007-2017),再到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党和国家对教育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化和完善。将德体美劳与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体现了对人才培养规律的准确把握。同时对职业教育的育人逻辑,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也提出了新课题。
但受精英教育逻辑的长期影响,职业院校在五育人机制构建方面普遍存在理念、举措和特色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中国传统茶艺文化和教育实践中蕴含丰富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笔者试图从传统茶文化视角深挖传统文化精髓内涵,阐明传统茶艺文化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对当代职业教育五育人的启发和借鉴价值,为构建新形态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环境提供参考和启发。
受西方“表述的逻辑”思维方式的长期影响,基于理论学习本位和以“教”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领域还普遍存在,产生的长期的负面影响极难破除。所谓“表述的逻辑”,是指西方科学技术领域形成重分析、重演绎、重实验的思维方式,带有浓重的学科思维,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各类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在“表述的逻辑”教育框架下,知识成为主动方,学习者被动接受。教学方法上常常表现为满堂灌和过度讲授,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脱节。“表述的逻辑”窄化了学习的途径,学习者获得的是间接的经验和知识,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就是说,“表述的逻辑”偏重学生成绩和智育发展,违背了基本的人才成长规律,忽视了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的其他方面的素质,而这些综合素质正是培育大国工匠、工匠精神所必需的。
按照布鲁纳和杜威的认知和教育理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建构知识体系,也就是服从“发现的逻辑”。职业教育是面向生产实践、工作环境岗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培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数以亿计产业大军的主阵地,对人才的学习能力、工艺标准、劳动操作、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创新能力等多德智体美劳方面素质有较高要求。实际上,未来职业教育不是让学生简单的适应某个技术的发展,还要让他们获得完整的人格、美好的生活和全面的发展。
中国是茶的故乡。据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也就是说,中国人饮茶可追溯至神农氏时代。在传统茶艺文化思维方式和茶艺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比如茶文化中善于发现,有审美情趣,守成创新等。首先,传统茶艺善于从自然界和生活实践中“发现”知识和规律,认为茶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必须通过实践和发现,比如茶道、茶联、茶书、茶具、茶画、斗茶等。同时善于“发现”孕育出的美育思想让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感性和审美特质,如一叶知秋等。茶德天地自然精华,融天地人于一体,茶文化糅合儒释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其次,传统茶艺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匠精神,即崇尚劳动、尊重创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让人向善、塑造德性。这种工匠精神涵盖丰富的德育、体育和劳育理念,而且古人往往将德放在第一位,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最后,传统茶艺重视实践和验证,形成了“发现的逻辑”哲学观和教育观,这种理念高度契合现代职业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
综合起来,传统社会茶文化精髓、思维方式集中反映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从某种意义上看,中国传统茶文化和德智体美劳育思想是有机融合和协调发展的,对当前新形态下职业教育五育人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
浙江省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是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也是拥有18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有着1200多年历史,《茶经》中亦有关于衢州茶文化的记载,比如在介绍茶叶产地时,陆羽提及“浙西”、“婺州”出产的茶叶品质。因尽享钱江源头滋养,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形成了丰厚的茶艺文化积淀和茶人匠心制茶和品茶饮茶的独特韵味。衢州茶品种繁多,开化县产茶历史悠久,于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建县,有记载的在明朝已列为贡品,其中开化龙顶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浙江十大名茶称号,是全国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茶品牌。如今,茶叶不仅成为衢州农业的主导产业,也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衢州作为“东南阙里、南孔圣地”,是中国南方儒学文化中心。千百年的积淀,促成了衢州的“开放、包容、多元、和谐”的城市文化性格。衢州践行以创新驱动,探索产业绿色发展的新路径。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衢州的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高职院校,近年来俯身贴地,致力于以双高建设为引领,建设浙闽赣皖四省边际职业教育“桥头堡”,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德智体美劳育人机制探索。本文以茶艺鉴赏与实践为例,探索积极破除“表述的逻辑”育人环境,遵循现代职业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着力完善育人模式内涵建设,创新融入传统文化育人理念,构建新形态下的“衢职儒匠”五育人新模式。从“衢职儒匠”架构图(图1)可以看出,德即培养德技双修,智即遵循“发现的逻辑”,体即拥有健康的身心,美即具备审美情趣,劳即磨练工匠精神。根据“衢职儒匠”架构,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各有侧重,同时又互相影响,相辅相成。
图1 育人模式内涵与改进策略——“衢职儒匠”
第一,德——培养德技双修。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培养德、技双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让学生认同“衢州有礼”文化,提倡“衢职有礼”。这个“礼”是对自然有礼、对社会有礼、对历史有礼、对未来有礼、对脚下的土地有礼。将儒家文化融入校名、校训,让儒家经典进课堂,进图书馆,进实训室,让儒家文化真正走脑入心。开发一批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有礼精品课程,挖掘和丰富思政大课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持续壮大学生理论宣讲队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有机融合,让学生亲身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和传播家国情怀与担当。以茶艺课程为例,茶叶生长于三衢大地,茶艺产业立足衢州,借鉴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的从视障人群的角度感受生命的顽强和不屈的“黑暗对话”模块,让学生身份换位,了解衢州细菌战受害者历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扎根基层,把青春和汗水洒在大地上的志向。
第二,智——遵循“发现的逻辑”。必要的茶知识储备是茶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育人水平的提升基础在课堂教学。首先,持续推进茶艺课堂“革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广泛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方式,提倡少教多学。坚持“思维发展重于知识获取”和“策略生成重于问题解决”,从最基本的茶认知事实出发,从品茶生活经验出发,不断启发,让学生获得更多主动性。其次,带领学生重新走上茶业历史的“发现之旅”,让教与学“看得见、摸得着”,让学生亲临其境、设身处地地“玩”茶,在知识网络建构过程中培养茶艺知识和技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宋朱熹提倡要不断的学习。儒学提倡要因材施教。所以要突破传统的教与学逻辑,提倡“发现式”茶艺教学,使育人理念更加科学。再次,营造“发现式”教学环境,重视“发现的逻辑”理念的茶艺鉴赏教育全过程育人中的作用。从校园到教学大楼,从办公室到教学空间,整体设计和细节处理上无不营造着把茶艺企业环境以项目型式引入到茶艺教学中的教育理念。
第三,体——拥有健康的身心。“衢职儒匠“也要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身心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培养学生持续学习、不怕失败、勇于尝试、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衢职院已挂牌成立中国拔河特色学校,拔河运动及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地掷球项目荣获2021全运会项目冠军,地掷球文化深入每一个师生内心。攀岩运动赛场上捷报频传,攀岩文化引领校园时尚。近年来,衢职院已开展茶品牌展示、茶技艺表演、还有茶界专家的精彩讲座等,全民饮茶日活动把衢州茶和茶文化故事讲述得有声有色。与此同时,衢职院也孕育了许多茶艺培训、茶文化教学及茶器具销售等与茶文化息息相关的课程,以茶养性、以茶养德蔚然成风。这些名片注释了校园有礼文化新内涵,为新时代衢州南孔文化品牌建设注入了活力。
第四,美——具备审美情趣。坚持文化育人导向,继承南孔文化,建设“衢职有礼”的特色校园文化。创新有礼文化、廉洁文化、两馆文化、寝室文化建设,营造“崇礼修身、人人共享”的有礼氛围。沐浴南孔文化,开辟第二课堂。对标衢州市南孔书屋建设,打造图书馆1+X考证中心,让茶艺图书和茶文化进寝室、进实训室、进教学楼,让师生随时随地沉醉茶香和书香,陶冶身心。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创造活力,提供多渠道志愿服务活动,比如服务衢州马拉松赛事、文明城市创建,提倡身心美、分享美、拼搏美。广接地气,走进清漾古村,追寻良好家风,感受深厚的茶文化基因。
第五,劳——磨练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培育和传统文化有效结合,尊重技能,尊重劳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培育衢州地方急需的数字经济智慧产业、美丽经济幸福产业等技能培训品牌。茶产业像个“哑铃”,一边是生产,一边是终端,茶文化是中间的桥梁。持续挖掘茶艺专业特色,对接茶叶企业需求。衢州茶产业以创新发展理念,优化品种结构,加快产业融合,在转型升级中成效显著。以协同化整合校企资源,以标准化推进内涵发展。
中国传统茶艺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茶艺鉴赏与实践建设经验为例,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中有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思想。提出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衢职儒匠”培育的方案,并列举出一系列可行的举措,以期为创新五育人模式提供启发和借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