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茶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借鉴运用

时间:2024-05-22

刘少华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安 355000)

茶道,是茶文化的精髓,是贯穿茶事过程的精神、道理、规律、本源及本质。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糅合了儒、道、佛等诸派思想,是伦理、美学、文学等内容的有机结合体,具有多元的知识和文化体系,博大精深,独具特色,中国茶道,就是中华文明精粹交融的产物,其理至深,其义至远。高校教育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和经典传承,融合中国茶文化的核心精华于高校的思政教育中,不仅可以进一步弘扬发展优秀的茶文化和传统文化,还可以让思政教育有理、有情、有趣,给学生带去精神享受和情操陶冶的同时,更好地治学修身、提升品性。

1 茶道里蕴含的人本哲理

中国的茶道思想融合了儒、道、佛等诸家精华,尽管不是尽善尽美,却有着极大的生命力,其间蕴含的文化思想、道德伦理,内容丰富,意蕴悠长,是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推广和传承。

1.1 茶道里的和谐中庸之道

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谐的人际关系、以茶明志是儒家茶道的流派特点。茶生长于青山秀水之间,吸天地精华,受雨露泽德,味甘性平,醒脑益智,降浊升清,饮之,激人文思,浇开块垒,明心见性,茶的这些自然属性赋予了饮茶人美的精神享受,人们饮茶犹饮自然山水,犹返自然天地。儒家追寻正是这种自然惬意,相容相济,和谐友爱。因此,人们饮茶吟诗作画,陶冶情操;饮茶交流,增进情意;饮茶审己,反躬自省,饮茶敬客,团结友好;泡茶点茶,“精华均分”……所有的茶事程式,处处体现和谐宁静美好。

1.2 茶道里的简朴清廉之道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道家鼻祖老子的这句诫勉名言,道出了为人清心寡欲、素朴清廉的深刻道理。道家以为,自然资源有限,应节制节俭,不要无休止的纷争索取,拼命追求物欲、贪心太大就会带来危机和祸害。以茶养廉,抗奢靡之风是我国的优良历史传承,《茶经》和《晋书》都曾记载了东晋名人陆纳、桓温“以茶待客”“以茶代酒”的故事,南北朝时,南齐世祖武皇帝死前遗诏,灵位上不放三牲祭品,只放干饭、果饼和茶饮,开创了帝王简朴治国好风气。

淡泊如茶,淡泊明志,淡泊致远,知足常乐,少欲不贪,持素业而积极进取是茶道给予人们的深刻启示。

1.3 茶道里的明心见性之道

“茶禅一味”,禅即“禅那”,意为“静虑”、“修心”,“茶禅一味”即指茶文化和禅的共通之处都在于精神境界的提升。品茶,如品浮沉人生,参禅,犹悟涅磐境界,“尘心洗尽兴难尽,世事之浊我可清”,茶,是看得见摸得着、品得出的色香味俱全的具体物质,而“内心清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世界,品茶悟性,从看的见得具体物质到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体悟,从“有”到“无”,既充满辩证却又禅意深深,提醒饮者,品茶不仅仅是止渴解乏的手段,更是引你进入明心见性精神境界的修行途径。“吃茶去”是禅林佛语,更是孤寂人生静观内省识真趣的禅意提示。

总之,茶道是修身养性的方式,是美心修德的途径,茶学泰斗庄晓芳先生也曾对中国茶道精神“廉、美、和、敬”做了概述,即“廉俭有德、美真廉乐、和诚处事、敬爱为人”,由此可见,中国的茶道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人们修身养性、品德修养教育的好教材。

2 茶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借鉴意义

***总书记曾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茶道思想和精神融进高校的思政教育中,不仅是落实践行***总书记强调的高校各类课程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强调高校其他课程在高校立德树人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讲话精神,也是充分发挥高校所肩负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主阵地作用的必然,更是切实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这一“大思政”理念的转变落实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1 茶道精神是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好素材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生长条件优渥,被父母关怀备至,全身布满优点的同时,也存在任性、孤僻、脆弱、冷漠等缺点,对未来肩负的历史重任意识淡薄;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多元发展、各种外来思潮的大量涌入,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方向造成的不小的冲击,许多大学生对于思政教育,观念模糊,意识薄弱,认为思政教育就是“讲大道理”“无聊”“无趣”“无用”甚至反感厌学。

让茶道精神进入大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在制作、品饮、研学的过程中体会生理和心理的放松与愉悦,心平气和、修身养性,激发热情,热爱生活,热爱人生;让他们在茶文化的潜移默化中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从而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良性发展。茶文化是思政教育最好的凭借,它让学生对自身思想境界和精神修养的提升有了更具体、更活泼、更生动的内容和通道,真实鲜活。

2.2 茶道精神是系统构建高校思政课程的好内容

全面深入并且系统地研究好思政教育体系,特别是在教育内容方面,不能仅仅停留在现成的教材当中,而应深入发掘运用隐藏在各类教材教学活动中的许多有关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内容,重视各类教材中蕴含的有益于学生品德修养的人文精神、审美情操、科学创新精神的引领教育作用,不断拓宽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是优质高效完成高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的关键。

让茶道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之中,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形式,是健全完善学校思政教育建设和研究体系,营造学校思政教育浓郁教研氛围的有效手段,同时,茶道精神融进高校思政教育,将为如何结合实际充分挖掘现实教育资源、拓宽教育渠道、发挥所有教育主体协同作用起到积极的探索示范作用。

2.3 茶道精神是高校思政教育弘扬传统文化的好载体

高校思政教育既要注重时代特色,也要注重历史传承,善于从历史文化传统文化中借鉴经验,汲取营养。讲好优秀传统文化故事,领悟茶道精神,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心性修养,同时,通过一个个经典的茶故事,也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梳理历史文化,了解历史文化,更好的连接过去与现在,在不断拓宽眼界,丰富思想内涵的同时,牢记历史,展望未来。思政教育立德树人,通过思政教育培养出来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也必将对传统文化高度认同,高度自信。

茶道精神里的教育、德育功能很多年前就经过现实的不断验证,如今,再次运用到高校的思政教育中,无不具有历史的根据性,茶道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与育人目标相得益彰,它为育人提供了载体的同时也提供了滋养,也让诸多成长优秀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助推了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 茶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实践

茶道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与目标相同,实现的形式和方法相近,用茶道精神去引领学生的思想行为,丰富学生的道德文化,去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思路和途径,是开辟高校思政教育崭新局面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3.1 营造茶道精神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校园氛围

茶道清风拂校园,茶道精神养人心。充分发挥茶道精神对思政教育的深刻影响,让茶道精神与思政教育紧密联系,努力营造良好的茶道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保障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和教学制度改革、多渠道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引领学生实现茶道怡情养性、完成品格修养的前提。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茶道文化学习和普及活动、主阵地宣传教育活动、茶艺社、茶学社的社团活动、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等手段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渠道和实践活动,学习体会到茶道知识及其蕴含的精髓,让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在浓郁的校园文化里闻到茶香,让飘散浓郁茶香的校园茶道文化浸润师生的身心,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3.2 师资队伍建设中体现茶道精神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言:“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因此,教师队伍建设中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是高校思政教育成败的关键,也是思政教育是否顺利实施的机制保障,让茶道精神与思政教育融合施教于学生,教师自身就必须对茶道精神与思政教育结合的思想理念进行深入的解读、剖析和研究,施教者自身知道茶道精神于生活、于个体是美好的,且愿意朝着这美好的方向努力,才可能更好更多地帮助学生品味茶道境界并修炼养成。

因此,教师队伍建设中对茶道精神如何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并达到最佳育人效果的通识培训、讨论学习、经验交流、方法创新、成果展示等师资队伍素质提高的建设活动应常开展常总结,只有不断的对师资队伍赋能,茶道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活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并受益学生。

3.3 校本教材编写中融进茶道精神

教材是教师落实教育理念的工具之一,是许多教育活动开展实践的基础,在不断挖掘现有教材立德树人的教育元素的同时,也应结合实际编写校本教材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管理的的方式之一,在校本教材里有主题、有系列的将中华民族的茶道精神与现实生活中的茶文化、茶元素相结合编写成教材、读物、影像资料等,便于学生学习老师教学,彰显校园特色,体现思政教育的灵活性,让茶道精神真正融进思政教育之中,绽放光芒。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