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韩妮格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高校思政课与中华优秀茶文化的相关性体现在影响个体意识形态、帮助个体明确发展目标、价值取向等方面。从茶文化的角度而言,其文化当中不仅蕴藏丰富的人文价值和哲学思想,也可以影响人品读茶诗、品尝茶味的过程中的思想观念,让人产生新的思考。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目的是引导学生形成坚定理想信念,帮助学生做出自己的人生规划,引起学生对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深刻思考。从教育领域而言,茶文化深刻的思想内涵不断对教育领域产生新的影响,并呈现出茶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在育人方面的高度契合性。因此,需要通过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弘扬中华优秀茶文化。
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的记录,不仅包含许多有价值的文化精髓,更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产物。从古至今茶文化都影响人思想生活和进步,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思政教育是引导个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必然路径,也会带领学生形成积极而丰富的思维意识,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1]。从个体意识形态角度而言,茶文化和思政教育都可以对个体产生积极的意识形态引导,且不论是思政课教学中蕴含的先进思想、理念,还是茶文化本身的文化内涵均有着精神寄托的作用,时刻熏陶和影响人的文化精神。高校思政课和中华优秀茶文化之间存在相关性,正是二者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所以使二者融合具备更多价值和可能性,甚至可以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思政教育新形态。高校思政课教育工作者需要以茶文化为切入口,加强思政课和中华优秀茶文化之间的结合,使学生在形成积极人生态度、高尚道德品质的基础上,养成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茶文化的意识。为此,根据学生对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学更应该与优秀茶文化之间融合,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助力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高校思政课教育有着让学生明智的教育优势和特点,引导学生形成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主义精神。茶文化可以很好地帮助个体明确目标,比如,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可以帮助学生从对立面和矛盾的看待与辩证万物。思政课和茶文化的结合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更加坚定地寻找属于自己的发展目标和道路[2]。同时,茶文化和思政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的一致性特点,重视学生意志、思维、思想方面的引领。新常态背景下,为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让学生真正践行人生理想,就需要做好思政课和茶文化融合教学工作,促进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使学生自觉提升自我素养,多方面实现学生的梦想和人生价值。另外,思政教育中隐藏着丰富多样的茶文化资源,更是包含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加强二者之间的融合教育可以让思政课教学更加丰富。
教育信息化进程日益加快,高校对思政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其网络教学地位和水平不断提高,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然而高校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学课程缺乏创新性的问题。现阶段思政课教学课程作为组织教学活动的根本依据,而思政网络实践课程作为引领学生思想和塑造行为的主要课程,必须提升教学课程的创新性,且课程质量会直接影响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和发展[3]。目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课程覆盖了原理课、基础课、纲要课等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又包括许多思政教育选修课程、以及与思政教育元素有关的其他专业课程。从总体角度而言,高校思政课网络实践课程种类丰富多样,教学水平显著提升,但是依然面临结构比例失衡、质量有待提升的诸多问题。在课程结构方面,思政课网络实践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不足,缺少针对性的系统规划和指导,而且课程建设的比例不均衡。比如,以MOOC平台为例,受国家政策导向影响,所以思政课网络实践课程主要集中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方面,与思政教育元素相关的选修课程数量较少,并缺乏与思政育人有关的其他专业课程。在课程特色和内容的影响下,一些高校开设的思政课网络实践课程主要集中在基础课、概论课方面,开设原理课、纲要课的院校相对较少。
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平台是包括教学、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教育载体,更是促进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开展的主要阵地[4]。许多高校主要运用综合性网络教学平台、服务性网络教学平台、特色化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学,通过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促进传统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的改变,全方位推动网络思政实践教学的发展。当前一些高校在教学平台资源建设、功能研发等方面存在不足,对系统维护等方面的工作缺乏重视,从而造成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平台缺乏吸引力。学生参与教学平台的学习兴趣不足,访问量还有待提高。除了高校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平台吸引力不足以外,其资源建设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种类丰富,涉及广泛的内容,但是现有网络实践教学平台中的教学资源主要集中在各类教学课件、案例讨论等方面,尚未全面开发和建设本土特色资源、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资源表现方面,主要运用图文PPT课件的方式呈现,缺少视频类资料,平台资源点击率不足,最终影响高校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效果。
高校对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视度不断提高,确立三全育人工作理念,构建完善的思政育人格局,推动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进程。现阶段我国社会复杂多变的思想和高层次发展诉求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过程的协同联动发展难度增加,线上和线下思政实践教学难以形成协同发展的教学体系,进而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教学过程。并且网络教学开展中教育主体、客体、介体之间缺乏协同联动、共同发展的有效意识[5]。从教学主体的关系角度来看,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的发展促进思政教育时空范围的延伸和拓展,让思政教育主体身份发生变化,体现出去中心化、流动性的特征。同时,随着思政教育学科的不断细化分化,所以各育人主体在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中往往各存己见,缺乏明确的权责,各教育主体之间的沟通不顺畅、衔接不紧密,进而造成网络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水平不理想。从教学主客体的关系来看,师生之间在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中缺乏有效沟通和交流,教学和学习的关系处于比较松散的状态,学生客体存在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互动环节方面的设计欠缺,这种情况下导致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兴趣不足,师生双方未能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在教学介体协同发展中,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资源和内容的推送出现融合度较差、关联性不足的情况,运用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忽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优质茶文化教学资源的有效挖掘,从而导致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的监管难度较大,降低实际的教学效果。
高校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中,教学评价是检验网络思政教育价值实现效果和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多方面发现问题、了解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目前,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发展为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评价提供技术和资源方面的支持,改变原有教学评价形式。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评价也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在客体方面实现虚拟性和现实性的融合,促进评价工作的全面开展[6]。网络化的课堂教学评价与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相比,其评价效果显著提升,然而在实际教学评价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评价中出现评价目的认知偏差现象,主要以增强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效率为目的开展评价工作,采用网络评价结果和教师职称评定、学生学习成绩挂钩等形式,导致网络教学评价的教育意义被弱化,最终使教学评价目标过于狭隘。在教学评价方面的评价指标设计存在不足,过于重视教学结果分析,缺乏对教学过程的有效评价。教学评价未能涉及优秀传统文化和茶文化传承效果的评价,对网络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茶文化的认识不足,尚未通过教学评价的方式引导教师在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茶文化。
高校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提升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效果,学校需要构建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并以弘扬中华优秀茶文化为背景,改善网络实践教学资源和内容,将茶文化传承和发展相关工作融入网络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中[7]。首先,高校可以对现有的网络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并将课程的多样性体现出来,积极发挥精品课程示范作用,根据紧扣时代发展的思政选修课、课程思政育人元素的开发、弘扬中华优秀茶文化内容,建构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思政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的系统性。同时,也可以结合课程性质和作用安排优秀茶文化传播和学习的长处,并以思政课原理为基础概论课为重点,加强课程框架的调整和优化,提高优秀茶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效果。其次,高校需要重视网络课程质量的提高。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可以结合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以及弘扬中华优秀茶文化的热点、难点问题,全方位反映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新成果,保持课程教学内容的时代气息。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教师需要以自我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开展工作,且适当运用探究式、互动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传承优秀茶文化,挖掘茶文化中包含的思政教育内容,带领学生掌握茶文化中的茶精神、茶诗歌、茶画、茶故事、茶学等内容。增强学生对多种多样茶文化的认识,也可以向学生讲解茶文化的来源、背景,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最后,高校可以改善网络课程形式。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呈现网络课程,加强新媒体技术和课程教学的结合,让思政内容和茶文化内容结合起来,运用历史、茶文化说话,提高教学内容的清晰、直观性。
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中,高校需要健全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明确教学平台对教学开展和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加强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和教学反馈,并做好思政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建设等工作。一方面,高校可以强化平台资源建设。在实际教学中渗透茶文化资源,保证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平台资源的丰富性、优质化,增强平台吸引力和生命力。在平台资源的建设中应该解决网络教学资源堆砌现象,坚持取其精华、整合规划的原则进行现有教学资源的管理。另一方面,高校需要立足时代发展背景、茶文化的特点开发相关资源,提升地域性资源、文化向资源的开发力度,运用丰富的茶文化网络教学案例素材和思政教学案例素材提升教学效果。加强网络资源库建设,保障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另外,高校需要重视平台功能的研发。在教学平台方面合理设计页面、排版内容、组合模块,让平台操作步骤更加简单。从而在提升平台教学管理功能的同时,促进文化的有效传播和应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高校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中,可以根据中华优秀茶文化的弘扬和传承特点,做好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联动工作。其一,加大教学各主体之间协同联动的力度。在教学联动方面,除了发挥思政课教师教学优势以外,可以肯定高校党团组织、宣传部门、选修课教师在网络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提升各主体对网络思政实践教学的认同感。让各主体在网络化教学中的沟通更加顺畅,理清各主体在教学和资源开发中的协同关系,保证网络教学期间的信息通畅、资源共享,提升良好的教育效果。其二,引导教学主客体之间协同互动。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中需要形成主客体协同互动、深度融合的教学状态,通过教学主客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引导学生个体明确弘扬中华优秀茶文化的重要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诉求,加强学生正确学习目标的引导。其三,提升教学介体之间的协同联动效果。为了保证教育过程和茶文化传承过程的完整性、连贯性,需要做好教学介体之间的协同联动工作,采用线上和线下教学对接的形式促进优秀茶文化传承,也可以积极挖掘和分析茶文化教育内容和组织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茶文化学习效果和能力,推动学生学习的全面发展。
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中,教学评价可以为教学资源的开发指明方向,又能很好地调节教学过程和检验教学效果。在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评价中,高校可以构建网络教学评价机制,加强网络思政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在教学评价中可以贯彻与落实评价理念,了解教学评价活动的必要性,积极对教学评价活动进行宣传。同时,学校需要引导广大师生意识到网络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和意义,推动师生共同发展。在教学评价方面,可以健全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体系构建应该坚持目标性和科学性原则,还要结合思政网络实践育人目标、优秀传统茶文化弘扬目标有层次地选择各项评价指标,充分了解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和运用的情况,以及学生和教师在弘扬优秀传统茶文化等方面的不足、问题。并且采用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升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中应该重视茶文化的宣传和弘扬,构建网络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健全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做好实践教学联动工作以及提升实践教学评价效果,以此为茶文化的传承和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