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付丹丹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也是茶树种植最早的国家。茶是大自然馈赠及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产物,作为饮品深受青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茶文化诞生、发展和成熟,同时受到不同地区自然环境、人文因素的影响,茶文化的发展也存在明显的不同。古代文人雅士对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文学作品的创作充分体现了茶文化的内涵价值,茶文化也与古代文学作品产生了深刻的联结。很多古代文学作品中均可以发现茶文化相关内容,所以可以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探索茶文化的起源及发展历程。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等各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均有着茶文化的体现,这也充分体现了茶文化在古代文学作品以及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撼动的地位[1]。因此,对古代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的体现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充分了解茶文化与古代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首先需要了解茶文化本身的发展历程,基于对发展历程的把握和梳理,进一步探究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的体现。诸多研究证实,茶文化最早起源于周代,在汉朝之间发展,唐宋明为发展鼎盛时期。茶的起源包括多种假说,为茶文化的诞生与发展夯实基础,具体包括:(1)食用说。主要指将茶叶揉碎并作为食材食用,与调味品共用可作为一种美食。(2)饮用说。古代人最早种植茶树,食用茶叶时,以煮泡为主,能够有效提高饮用水的品质。饮用说也是得到广泛认可的一个学说。采用煮泡方法的主要原因在于古代饮用水的过滤技术尚不成熟。(3)药用说。唐朝陆羽被誉为茶圣,其著作《茶经》中提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太古时期,由于食物匮乏,人们多吃山中的草过活,导致很多人丧生,神农为了找到能够食用且无毒的草而尝百草,这一过程中发现了“茶”作物的药用价值,这一观点也深受推崇[2]。
魏晋南北朝时期,茶的种植与受众呈现地域分布,当时民众主要将茶作为一种饮品。因为南方种植条件适宜,北方气候相对寒冷恶劣,因此茶饮品的发展具有局限性。魏晋学者王肃在其著作《洛阳伽蓝记》中进一步探讨了酒和茶的地位关系,饮茶逐渐得到重视,并且慢慢成为南北方共有的一种生活习惯。另外,在这一时期,茶不但是一种饮品,同时也逐渐具备文化符号作用。
唐朝开元年间,茶的文化底蕴在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逐渐延伸,茶文化初步形成且快速发展。唐朝初期经济繁荣,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古代中国向邻国输送诸多类型的商品,如丝绸、瓷器和茶叶,同时茶文化也成了一种对外输出的文化形式。陆羽所著《茶经》中提到“精行俭德”,也就是对人们品德的重视。在茶文化的长期熏陶和引导下,逐渐形成自律的道德品质。因此,该时期的茶文化主要以“茶德”为核心,注重人的群体价值及社会成员间的稳定关系。
随着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其意境变得更加深厚。唐朝诗歌流行,诗词是科举考试的重要门类,同时也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主要途径。在这一背景下,“酒”和“茶”这两大饮品逐渐成为文人创作的重要意象,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创作出诸多优秀作品。与此同时,在文学作品的载体作用下,茶文化逐渐具备独特的符号意义与文化内涵[3]。同样作为日常生活中广受推崇的饮品,茶与酒截然不同,酒的价格高昂,且影响人的心智,而茶价格适宜,具有明目清醒的作用,二者各具特色。但是茶具有清新高雅、风格清雅的浓厚特征,受众越来越多。另外,寺庙中十分适合种植茶树,所以“茶禅一味”的思想逐渐得到推广,贯穿于茶文化发展的全部过程。例如唐人文书《茶酒论》中以茶为创作主体,与酒展开斗争,宣示茶文化成为佛教走向世俗的重要载体。唐朝时期本土道教发展迅速,佛教开始将茶文化作为载体,与茶文化相互影响,为佛教文化的传播奠定基础。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文人深受茶文化吸引,例如茶圣陆羽便是佛教中人,诗词大家王维、杜甫也在其作品中宣扬和推广茶文化,在唐朝时期茶文化的发展趋于鼎盛,也为今后的发展夯实了基础。正是因为多元化的文学创作,使只是日常饮品的茶成为一种极具内涵、底蕴的文化。
自从古代文人墨客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应用茶文化后,茶文化与古代文学作品便呈现相辅相成的发展关系,二者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古代很多诗词大家、文学巨匠巧用创作技巧,运用多种艺术表达形式,进一步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底蕴。因此,文学大家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载体,那便是文学作品。纵观古代文学作品,很多作品中涵盖丰富的茶文化内容,进而使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均得到了延伸,深受广大读者青睐[4]。古代文学作品与茶文化的融合,实现了二者的呼应,这也是二者能够无缝衔接、深度融合的主要原因。
从古至今,茶就是很多文人雅士十分热衷的一种表达意向,因为其性质特殊,本身便具有文化价值、艺术底蕴,保留大自然的馈赠,追求自然和高雅,因此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能够帮助其创作更多名篇佳句。古代文学作品中涌现出大量蕴含茶文化内容的优秀作品,创作者通过巧妙的情节设计、优美的文字表达以及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充分体现茶文化的丰厚内涵。茶文化通过数千年的发展,人们能够深刻了解、深入把握其文化内涵底蕴,将单纯的饮茶活动提高到文化境界,实现人与茶的交流与精神传递。与此同时,茶文化的发展也对饮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深入了解茶文化的内涵,体验饮茶过程,与传统饮茶文化结合,把握文化内涵及底蕴,受到茶文化与古代文学作品的双重熏陶。
总而言之,在茶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呈现方面,茶文化在作品中的表述也历经了长期发展,从单一、粗略发展至复杂、完整、深刻,茶文化也随文学作品共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同时,古代文学作品则为丰富、独特的茶文化提供了可靠的发展载体,使茶文化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满足了文学作品对美学和审美价值的要求[5]。在未来深入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全面分析古代文学作品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水平,并充分融合作品中体现的茶文化的独特思维,将其作为研究思路与框架,实现作品与茶文化的深度融合,将文化作品作为载体,承载文化与文明。另外还需要积极探索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重点考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及民族精神的弘扬,运用多种手段促进其传播与发展,使社会大众认识到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将其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中,成为社会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因子。
魏晋南北朝时期,茶文化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深度、广度均有待进一步延伸,发展空间巨大。虽然魏晋南北朝整个时期相对短暂,但是茶文学却发展迅速。例如两晋时期出现了一些关于茶的诗句,在茶文化的发展中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另外也出现了很多关于茶的散文、小说,茶文学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发展迅速。相关文学作品也见证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繁荣,涌现出类型丰富的“茶语”[6]。例如该时期文人张载诗歌作品《登成都楼》中,将茶作为主要对象进行刻画,充分体现了当时茶贸易的繁荣景象;左思诗歌作品《娇女诗》对煮茶过程进行深入刻画,将茶作为主要书写对象。
当时出现的“茶诗”与《诗经》中单纯描绘植物存在明显差异,更具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茶文化主要出于一种人文关怀以及文人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除了诗歌这一形式外,散文和小说等作品中也充分体现了茶文化。例如东晋小说家干宝、田园诗人陶渊明均在其作品中描绘了采茶、饮茶等相关情景。该时期的文学作品不但说明当时茶文化发展迅速,同时也提示茶逐渐成为一种文学载体,“茶语”的意象表达十分深刻,具有独特的文化象征意义。杜育是历史记载的第一位茶学家,《荈赋》详细描写了自茶树生长至茶叶饮用的全部过程,该作品的广泛传播也使更多人了解茶,茶逐渐被提高至文化层面,对后世茶文化与文学作品有直接影响。
唐朝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繁荣,诗歌深受青睐,在昌盛繁荣的背景下,茶文化在这一时期发展兴盛。这一时期茶文化与文学作品深度融合,二者相得益彰。同时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诗作活动以及名篇佳句,关于茶的著作和大家也非常多。例如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在世界范围内极具文化影响力,取得非凡成就,弥补我国茶文化领域缺乏系统性专著的状况。《全唐诗》中关于“茶”的诗达到100余首,以白居易的作品最具盛名[7]。
唐朝诗人热衷于结伴出游,参与一系列茶会活动,品茶、咏茶是其一大爱好。例如李白《赠玉泉仙人掌茶》中采用巧妙的手法描绘茶的仙气和不俗,深受人们青睐。诗句中无不透露饮茶的诸多好处,且用词极具特色,构建了令人无限遐想的意象空间,为全诗营造了美妙的意境。唐代诗人中白居易作品中体现茶文化最多,可以看出作者对茶文化的推崇和热爱,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生活旨趣。白居易被贬官至江州时,收到蜀地好友捎寄的明前春茶,为表达谢意,创作《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这一名篇,诗词中不乏一些专业茶词汇,如“绿芽十片”,主要指茶叶的烹煮需要经历多项工序,直到其成为团状。“煎鱼眼”主要指煮茶时水沸腾出现的气泡状。该篇诗作充分体现了文人雅客煮茶的乐趣,同时也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作者的情感,爱茶人品行高尚,表达对好友的感激之情,诉说与友人的深厚友谊。通过对该时期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可知,唐朝诗歌作品中茶文化丰富,茶语具有独具特色的艺术表达形式,且语言表达十分成熟[8]。这也是茶文化与文学作品结合的体现,茶文化的文字表达使然,具有文人墨客的闲情逸致与道德品质象征。
宋词是宋朝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茶文化在宋词中也具有深刻的体现。作者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为了抒发丰富的思想情感,创作时具备充足的发挥空间,茶文化在宋词中的渗透也显得十分细腻。茶文化也成了文人墨客抒发情感、描述生活情绪的主要意象。例如苏轼《汲江煎茶》中,将品茶活动与国家动荡不安的形势进行比较,表现了通达从容的态度,并未过多描写作者被贬后的负面情绪,而是以“茶”言情,构思奇特巧妙,笔风清新自然,描写精美细致。再比如辛弃疾现存有诗620首,词140首,涉及茶事的诗词共十余篇,其中《临江仙·试茶》描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写照,也是乱世人们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为了保家卫国,辛弃疾弃笔从戎,立志恢复中原河山,而何时能够回到妻儿身边烹茶点饮。作品中以“茶”为主要意象,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如果说唐朝时期茶文化发展繁荣,宋朝时期则发展鼎盛。在宋朝,茶文化已成为广大文人墨客创作的一大要素,也是其创作中无法割舍的主要内容。与其他时期相比,宋朝撰写以茶为主题的诗词较多,且更具深度与广度。例如苏轼便在其茶诗中充分表达了自己的理想、生活遭遇、文学哲理以及人生感悟等。在诗人、词人们不懈创作下,茶文化已成为宋朝文学作品中深刻的烙印,发展迅速。另外,该时期茶文化在文学作品中更为注重细节的描写与刻画,具有鲜明的规律[9]。
小说作为重要的文学体裁,在明清时期空前繁荣,其思想内涵及体裁最大限度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产生深远的影响,茶文化在明清文学作品中也有着深刻的体现。明清涌现了大量长篇小说作品,其中囊括了诗词、戏剧、故事等丰富内容,成为融合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且茶文化在作品中的表现丰富多样。不但包括唐宋时期对茶名的一些称呼,同时出现了很多歇后语、谚语成语[10]。在这一时期,很多小说作品将“茶诗”、“茶联”作为回目,例如清代白话小说《风月梦》、清代长篇小说《清梦柝》等,无不体现了茶文化的内涵,且茶文化的运用进一步提高了小说的文学性。很多小说作品中通过故事情节畅谈茶道,例如《红楼梦》中便有不少关于茶的内容,作者在作品中引入茶文化,通过幽雅的茶事营造美好的意境,赋予作品更多艺术审美性。《儒林外史》中更是贯穿了各种茶事,无论官绅还是百姓,见面都是一杯茶,在茶中寒暄客气,使整个作品有情有味,极具特色。
茶文化从最早的茶叶种植发展至独具特色的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茶文化与古代文学作品密切相关,二者相辅相成。古代文学作品是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茶文化的推广与传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茶文化则使文学作品更具深度和广度,赋予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尚道德品质和精神追求。茶文化在古代各时期文学作品中均有所体现,对于陶冶情操,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