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茶文化中关于“工匠精神”在保龄球运动员培养中的体现

时间:2024-05-22

时爱林,陈春梅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江苏盐城 224000)

新形势下,各行业都需要“工匠精神”,尤其是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运动员的工匠精神,对体育事业发展有着现实意义。茶文化中的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用心铸造、专注踏实追求更高的技术境界,以及乐趣与热情几方面,这也是保龄球运动员所欠缺的;对此,工匠精神与保龄球运动员的培养理念相契合,能够带动运动员体育知识、技能与素养的沉淀与升华。

1 茶文化与“工匠精神”概述

茶叶生长环境恶劣,但仍能够生存,突显了顽强坚毅、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先苦后甜的思想。

1.1 工匠精神内涵

从表面含义理解,是赞赏古代各行业匠人的高超技艺。现代是指在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骨干。从价值含义理解,是指人们在满足物质追求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继而获得认可。匠人们具备吃苦耐劳、不骄不躁、精益求精的良好职业素养,通过技术或艺术的反复磨炼与升华,更好的领悟职业素养与准则。

1.2 精益求精的茶文化

茶思维中的“工匠精神”,基于技术层面分析,茶道、茶艺的技术内涵丰富,各环节都追求精益求精;基于价值层面分析,作为社会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相互影响与相互带动,茶文化的内涵、价值越发突显,更加注重对茶文化中卓越品质等思想的提炼与运用。可见茶文化对“工匠精神”的传承、弘扬有积极促进作用。

1.3 茶思想中的工匠精神

茶道注重动、静对立且统一,即强调“动养”、“静养”,与体育活动联系主要体现在人体的跑动、静止。喝茶之人、做茶之人都能通过茶介质传递一种精致精细、踏实务实、从容独立、信念与情怀坚守的工匠精神[1]。

2 茶思维中工匠精神在保龄球运动培养中体现

茶文化中的工匠精神,是我国保龄球运动员所欠缺的。基于竞技项目角度分析,工匠精神是指以追求极致的精神,带动传统体育项目创新突破,以精益求精的精神,挖掘潜力优势项目。基于经济水平角度分析,工匠精神能够引导运动员,在训练中以循序渐进、勤学苦练的态度掌握并提高竞技能力与水平。基于道德培养角度分析,工匠精神能够引导运动员加强知识、技能与素养,从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继而在保龄球运动中更好的传承、弘扬工匠精神,带动自身与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对此应当注重保龄球运动员的体育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的培养,帮助其设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价值取向。让其在科学训练中,养成、弘扬工匠精神,继而带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2.1 项目层面

比赛项目方面的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基于工匠角度分析,项目制造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重复,而是按照规范工作流程、技术标准,不记劳作成本的付出,使项目或产品得以延续。我国传统文化浓厚且丰富,要求匠人学习、掌握、传承前人技艺、经验的同时,按照技术标准精雕细琢。在其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超越,避免机械性的照搬,为项目或产品铸造新的活力。这与体育项目如出一辙,尤其是保龄球项目,需要运动员突破自我,创造更多的记录,实现历史性突破,带动保龄球运动可持续发展。如在2016年全国保龄球锦标赛总决赛中,安徽华云印务队表现不俗,勇夺八项冠军,创造了全国比赛的好成绩。全国锦标赛取得的好成绩,为我国群众性保龄球赛事、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比赛中,保龄球运动员何健在正面思维的引导下,带着肩伤完成了比赛,可见其良好的匠心品质[2]。

2.2 技术层面

技术层面主要体现在勤学苦练、炉火纯青。总结前辈经验,通过勤学苦练,掌握精湛运动技能,达到轻松驾驭的境界,是工匠精神的重要体现。基于工匠的角度分析,运动技术能力高低,是创造灵感与智慧的体现,更决定着创造水平。工匠创造取决于积累式的改进。师徒相授、个人修行是工匠学习的主要方式与传承模式。如保龄球教练在直线球教学中采用的逆序教学法,教练传授的出手与收势技术、助走和摆动技术,是短期培养保龄球运动员直线球技术掌握、运动成绩提高的有效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还需让运动员各臻其妙,掌握、学习到精湛运动技术的同时,靠运动自身的领悟、勤奋训练,不断总结技术方法、经验,继而对技术进行自我改良或创新,带动其他技术的提升。

技术保龄球运动的核心,是获取最佳成绩的关键。作为保龄球运动员,应当注重对前人技术经验的掌握、总结与训练,轻松驾驭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规避传统直线球技术教学的弊端,突破传统保龄球直线球技能理论的束缚,通过学习、训练、总结、提高这一过程,掌握自然钩球法、6°入射角、扬手动作等直线球打出全中的战术特点。唯有掌握各种技术战术特点,通过总结、勤学苦练,结合自身实际不但创新技术,才能获取理想成绩。

2.3 过程层面

过程层面主要体现在循序渐进、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与炉火纯青的过程相对漫长、艰辛与繁琐,也是茶思维中工匠精神的重要表现。培养保龄球运动员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能够引导运动员向着个人发展目标、团队目标或比赛目标努力,并持之以恒埋头苦干。如著名保龄球运动员陈合信,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在循序渐进中掌握了优秀的技术实力,对各类比赛场地都能轻松适应,直接突显了其他运动员不擅打的弊端。

保龄球运动技巧难于掌握,需要运动员具备一定的持久力、技巧性、思维性等,对每次投球都能够多次判断与调整。同时任何手部动作变换,都会直接影响球运行路线。与篮球等连续性比赛项目不同,在实际比赛中,只有1/3的时间是比赛使用时间,其余时间都花费在了掷球、交换场地上。上述因素是运动员心理失常、技术失误的主要原因。如运动员陈合信多次在比分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手逆战。陈合信并不缺乏实力,同时具有较大开发潜力,主要原因心理素质有待完善。唯有心无旁骛、锲而不舍、态度谦逊、谨慎踏实才能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保龄球运动员比赛成绩影响因素较多,唯有运动员不忘初心、保持本真,投入热情与高度专注,才能精于心、匠于工。

2.4 道德层面

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也是保龄球运动员培养的重要品质,唯有具备这种工匠精神,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与训练中,尽职尽责、勤恳敬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并赢得观众与比赛对手的认可与尊敬。根据运动员道德规范,作为保龄球运动员应当具备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基本道德要求。应当具备谦虚谨慎、顽强拼搏、精益求精的道德。以及团结互助、关心集体、维护大局、共同前进的集体主义思想,杜绝个人主义。应当具备相互尊重、虚心学习、不骄不馁的起码道德。以及尊重他人、思想纯正、语言文明、刻苦钻研的精神风貌。运动员的道德品质、行为,直接影响队伍精神面貌,也影响着国家的精神风貌,对此应当严格遵守社会公德、体育道德规范、运动员行为标准。唯有德艺兼备才能在保龄球运动事业上走的更远、更高[3]。

随着国际保龄球联合会的成立,国际比赛的举行,为弘扬体育运动精神,道德委员会也应运而生,主要负责制定体育道德规则与监督,发现违背者直接取消比赛资格,严重者终身禁赛。培养国际化的保龄球运动员是复杂且繁琐的过程,为促使其走的更远,培养运动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道德品质是尤为重要的。

3 总结

在保龄球活动项目中培养运动员茶思维中的工匠精神尤为关键,可帮助运动员提升精益求精、淡泊名利的素养,能够增强我国体育软实力,利于我国保龄球体制机制的创新与改革,对健康中国的发展有着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