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媒体视域下茶文化传播对粤西非遗文化传播启示研究

时间:2024-05-22

王碧静,林春大,朱洪伟

(岭南师范学院,广东湛江 524048)

互联网2.0时代的到来和新媒体的发展推动人们对传统文化传播的路径与知识的系统化传承进行重新思考、不断认知。在现代社会中,茶文化的符号意义在人们看来是一种修身养性、静心修行的表达。新媒体让人们能够系统化、有成效地去接受茶文化知识,使具备不同层次知识的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同的理解。新媒体对于茶文化的传播也直接拓展了人们对非遗文化传播重新思考的视野。粤西非遗文化的传承在新媒体视域下,受到茶文化传播机制的启示,也获得新的发展。

1 新媒体视域下我国传统文化传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1 机遇

在新媒体时代下,我国的信息传播技术和传播工具都有了较大的改变,移动社交媒介的发展,更是打破了人们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促使人们获取信息的自主性增强。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媒介和渠道也相对应地增多,如微信、QQ等自媒体软件和小程序,移动交互平台,网络视频等。这些新型的信息技术手段在进行传统文化传播的时候充分利用了现代网络社交媒介,极大地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1]。

1.2 挑战

在新媒体视域下,每天都有海量的数据被传播和交流,导致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模式,完整的阅读在新媒体模式下变得极其困难。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必然也会受到影响,呈现出碎片化的模式,这就导致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更深层次的内容无法很好地被传播和发展。

2 新媒体传播对我国茶文化的影响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包括物质化的茶叶本身,也包括了茶道文化、茶道精神等。历史上茶文化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被视为修身养性物品的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传播的基础之上,表现出精神文化与美学内涵相互统一的过程。新媒体助推茶文化的传播,不仅仅丰富了茶文化传播的途径,也在更大范畴强化了人们对茶文化整体的认知与审美观念的变化。

在传统模式下,我国茶文化的传播路径狭窄,传播渠道单一,而且效果也不明显,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茶文化的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但是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茶文化的路径限制,大大地拓宽了我国茶文化传播的路径,使得我国茶文化的传播路径得到优化。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茶文化充分地利用网络传播平台的优势,如微信、QQ、微博、头条等传播渠道,积极进行一些茶文化知识的传播,使得茶文化不再遥不可及,而是在我们的身边随手可及,极大地拓宽了我国茶文化传播的渠道,促进了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2]。

文化传播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是由其传播模式所决定的。在传统模式下,茶文化的传播,更多的是由一些传统媒体所主导,传播的内容和方式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在这种模式下,人民群众更多地只能被动接受一些茶文化知识,互动性较差,缺少发表意见和看法的平台,这就极大地制约了我国茶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3 新媒体视域下茶文化传播对粤西非遗文化的启示

历史上粤西一带曾经汇聚了汉、俚、瑶、侗、苗等多个部族。不同族系移民到粤西一带生活,移民文化与土著文化的交流、交融与借用,使雷州半岛成了海洋文明、山地文明、江河文明的交汇之地。在文明交汇之处常常会衍生多种不同的非遗民俗文化。如粤西国家级“非遗”人龙舞,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性非遗文化。人龙舞作为一种民俗展演,曾多次参与国家重大盛会表演,甚至远赴新加坡演出,它强化了各氏族群的团结意识,增强了各氏族群的疑聚力,同时也促进了各宗族间的互相往来、人际交往社会网络的形成以及相互间的和谐相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文化遗产的传播面临了一些挑战,影响了这些非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可以借鉴茶文化在新媒体视域下的传播方式方法,从而促进粤西非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3.1 利用新媒体拓宽粤西非遗文化的传播渠道

在传统的媒体模式下,粤西非遗文化的传播渠道比较单一,传播的范围也比较窄,主要就是在周边的一些地区进行传播和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很多人对粤西非遗文化都不太了解,阻碍了粤西非遗文化的传播。为此,粤西非遗文化要充分地借鉴茶文化在新媒体视域下的传播模式,打破传统传播方式的限制,积极利用一些社交网络平台进行粤西非遗文化的传播。当地人民可以将一些相关的非物质文化拍摄成短视频,然后将其放在一些热门的社交平台上,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其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宽粤西非遗文化的传播渠道,从而促进粤西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如人龙舞由于自身强大的影响力,当地人们已经初步通过网络社交平台推广,它的表演视频和文化内涵。

3.2 利用新媒体创新粤西非遗文化的传播模式

茶文化通过新媒体积极地创新了其传播的模式,极大地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粤西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可以,积极利用新媒体来创新传播模式。首先,积极寻找粤西“非遗”文化的传承人,通过录制视频、建立新媒体网站、开发有关“非遗”文化的小程序等,使得“非遗”文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可以了解到这些独具特色的粤西“非遗”文化。其次,利用受到独特文化遗产吸引的人来进一步传播粤西“非遗”文化,通过全民参与的模式来积极传承和发展粤西“非遗”文化。例如,在我们对当地人的调查中,有近77%的受访者利用新媒体观看过有关人龙舞的视频和报道,人龙舞借助新媒体得到了积极的宣传。

3.3 利用新媒体丰富粤西非遗文化的传播形式

新媒体视域下的茶文化传播,除了传统媒体之外,自媒体传播成了主流,人人都是文化传播者,人人都可以参与传统文化传播的互动。这给粤西非遗文化的传承带来了启示。在对粤西东海岛人龙舞、乌石蜈蚣舞的调研中发现,当地很多年轻人对非遗文化的具体内容和文化内涵并非很熟悉。比如在对粤西雷剧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年轻人都知道雷剧,但是却很少了解雷剧。很多年轻人告诉笔者,从小到现在,自己村里每年逢年过节都会酬神演戏,但是自己没有完整听过一场雷剧。他们对于东海岛人龙舞、乌石蜈蚣舞的了解,大部分是来自网上视频、微信视频,但是这种方式对于知识的习得是碎片化的。湛江非遗文化中心负责人告诉笔者,他们现在借助新媒体技术与平台,正在推进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智慧乡土民俗馆的建设,希望能通过这些举措来推动非遗文化的系统保存与传承。

4 结语

在新媒体视域下,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在传播机制上受到新媒体的推动而获得更多路径、更大范围、更多内涵的发展。在新媒体普及的今天,无论是地方民俗文化还是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离不开新媒体的技术支持与平台构建。茶文化在新媒体视域下的传播给粤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一定启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粤西非遗文化需要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一些优势,拓宽其传播和发展渠道,创新其传播和发展的模式,从而提高粤西非遗文化的影响力,促进粤西非遗文化的传播和进一步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