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关 颖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长春 130032)
茶山号子是我国瑶族人民在日常的劳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非常特别的民歌形式,由于瑶族人民喜欢在冬天挖茶山的时候唱号子歌,因此得名为茶山号子歌。瑶民们在挖茶山时,由专人在山顶负责敲锣打鼓,打一阵唱一阵,挖山人一边跟着节拍唱起号子歌,一边跟着号子歌的节奏来劳动,干劲十足。茶山号子歌气势磅礴、激越高亢,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歌演唱形式,在鼓舞劳动士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的著名歌唱家舒黑娃将瑶乡的茶山号子歌远唱到长沙、北京,甚至中南海一带,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赞美。2006年,茶山号子歌入选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将茶山号子歌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悉,茶山号子最早源于我国明清时期,如今在湖南省辰溪县黄溪口地区7个乡镇之间流传最为广泛,例如罗梓山瑶族乡、苏木溪瑶族乡、黄溪口镇等。湖南辰溪一带由于地势较高,导致交通不便,村民与村民之间隔得很远,日常的生活劳动也隔得很远。当地人民之间要想相互交流,就不得不用呼喊的方式来彼此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相互指导生产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民歌。这些民歌中最为普遍的当属情歌,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茶山号子”歌。最开始茶山号子是当地的老财主用来掠夺瑶民的一种特殊方式,专门差人敲锣打鼓,吹响号子,使瑶民们不得偷懒、不得有半点懈怠。后来,瑶民们开始相互帮助对方,今天你帮我挖茶山,明天我帮你挖,并且听着鼓声号子声的不断翻滚澎湃,手里的活做起来也干劲十足。到如今,茶山号子歌已经发展成为了瑶民挖茶山必不可少的一项“仪式”。每天清晨,瑶民们纷纷进入茶山开挖,负责击鼓的鼓手先用三炷香和一叠纸钱祭土地神,然后挖山的瑶民们在山脚下呈一字排开,号子手跟鼓手面对着挖山的瑶民们在不远处站着;鼓手敲起锣鼓,号子手就开始吹号子,随着鼓点和号子的节奏,挖茶山的人们同时扬锄落锄,一同出力,这样挖山的效率可以达到平时的三倍以上。
茶山号子歌均产生于瑶民的日常生活中,但由于时节不同,也形成了不同内容和风格的茶山号子歌。辰溪茶山号子歌中最负盛名的要数《哇哇歌》与《早晨来》,这两首歌同样也是最为人所熟知的号子歌。《哇哇歌》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歌曲中的“哇哇”腔,辰溪其他的茶山号子歌音调基本上与《哇哇歌》差不多,都是采用富有特色的“哇哇”腔,只是不同的歌手会根据自身的歌唱能力以及特点在“哇哇”腔的基础上自由延伸。《早晨来》是上世纪50年代著名的湘西歌手舒黑娃以《哇哇歌》为基础改编而成的,现已同《哇哇歌》一起成为了湖南辰溪的代表性瑶族民歌之一。
辰溪茶山号子歌歌词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其具有随意填词、自由演唱的特点。它可以使用固定的歌词也可以是人们即兴编出来的唱词,内容丰富广泛,包括各种题材,有关乎劳作的、关乎爱情的等。且更具特色的是,茶山号子歌在不同的时间唱词不同,例如,人们在开始挖山和收工时候所唱的号子歌歌词就不固定。瑶民们喜欢使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来作为茶山号子歌的歌词,这些用来表达人们日常生活中情绪的简短歌词往往出现在句首或者歌曲的关键点处,能够与“哇哇”腔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得茶山号子歌充满活力。
辰溪茶山号子歌的音乐旋律非常之奇特,高音区域可以达到高八度,声音特别高且尖锐,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一朵奇葩。茶山号子歌的调式主要是以羽调式,其旋律属于音节体系中的五声性音阶体系,该调式中的骨干音偏多,偏音相对较少。茶山号子的旋律音调结构主要是三音列和四音列,如前文提到的《哇哇歌》就是“mi、sol、la”式的三音列结构,还有《早晨来》的“la、do、re、mi”就为四音列结构。茶山号子的旋律中润腔的装饰音较多,节拍和节奏十分地自由;歌曲的音域约为十度,但是整个音区较高;旋律中偶尔还会出现些许的微升音。茶山号子中音高的运动形态为:高音起之后,歌唱者通过自由地延长行腔或者延长颤音,然后再在下滑音中收音,且通常的收音结束在主音上。
2.3.1 高腔法
湖南辰溪的茶山号子演唱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高腔唱法,号子歌的演唱者们普遍都能唱到E3至G3的音高。当地瑶民生活的地方多为山势险峻的沟谷,人们在山地里劳作,很难与对面山上的人进行沟通交流。在多年的劳动实践与经验中聪明的瑶民们发现,他们可以借助假声,在演唱号子歌时尽量把音提高、把唱腔拖长,在真声和假声点之间的头声区形成一根管子的状态,然后使得声音通过人体横隔膜上抗和下坠的气息支持力以及作用力,加上演唱者的声带和腰部的张力、以及对腔体的调整运用,还有喉部肌肉和相关部位肌肉的弹性,最终就能够使声音变得高、传得远,在采用高腔法演唱的基础上再结合瑶民们甩腔、断腔的唱法,便形成了茶山号子歌的一种独特高腔唱法[3]。
2.3.2 甩腔唱、滑音法
在起始句或者是唱高音之前辰溪茶山号子歌多习惯用上滑音。歌唱者在使用上滑音的过程中,首先要上提自己的咽腔并打开喉咙,从而扩大咽腔鼻腔的容量,进一步增加头腔共鸣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演唱者随着行腔并想着音高,于是像甩东西一样运用假音把高音往鼻、头腔上甩,但是这中假音与随后的拖腔听起来相比又并不是纯粹的假音,因为它没有离开真声点,而且在同种音区的变化中演唱者没有真声喊歌,所以也几乎听不出任何衔接的痕迹。茶山号子歌通过对这种上滑音的甩腔运用,既能够打开共鸣腔用以准备气息来满足后面演唱高音的需要,又能够美化号子歌的旋律本身;并且几乎每一句末都是在下滑音上收音,这样唱法既可以使演唱者在连续的演唱保持充分的心理与生理准备,又使整个歌曲的音乐旋律跌宕起伏。辰溪茶山号子歌中甩腔在演唱中运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号子歌的句首、句中以及句末都会存在甩腔[1]。
2.3.3 断腔法
茶山号子歌中的断腔要唱得跳、唱得顿、唱得实,拖腔中的断腔在演唱时要注意其衬字的特点与情绪的持续延伸。演唱者在演唱断腔时下颌要自然而放松,需要快速地上下颤动,并且结合咽喉腔和口腔的迅速变化,在声带发出稳定的长音行腔后,由颤音到快波,从而发出持续的“哇哇”声。演唱“哇哇”音时,演唱者的发音要轻巧灵活,极其富有弹性和生活气息。往往是拥有好嗓子、多运用润腔装饰音、使用“哇哇”腔较多的歌手们更受人们喜爱。湖南辰溪的茶山号子歌高亢嘹亮无比,并且拖腔长、衬字多,歌的节奏十分自由,那具有丰富特色的“哇哇”腔和高腔唱法,可以说是中国民族音乐特别是瑶族民间音乐瑰宝。
“移情”是指演唱者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融入到所表演的作品中去,从而达到作品与演唱者情感的一种互动状态。在茶山号子歌中,“移情”就是一种较为独特的音乐元素,其主要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茶山号子歌有着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茶山号子”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创作出来的,并且经历过多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因而演唱者对于生产生活中的情感都融入到了号子歌里,在其体会过挖茶山的真实劳作之后,其才能实现演唱中“移情”的目的。
本文对湖南辰溪广为流传的茶山号子歌的由来以及其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进一步浅析了茶山号子歌所蕴含的独特音乐元素,例如茶山号子最为独特的“哇哇腔”以及瑶民们的高音唱腔、甩腔和断腔等,这些无疑是我国民族音乐尤其是瑶族民间音乐的瑰宝。湘西的茶山号子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它更是对湘西瑶民们生活的写照和诠释,因此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茶山号子仍然能够形成成熟而完整的体系,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唐银佳.辰溪“茶山号子”及其演唱特点[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3(1):188-189.
[2]王晓云.声乐心理学中的“移情”心理探究——以湖南“茶山号子”的演唱心理特点研究为例[J].大众文艺,2014(2):133-135.
[3]朱瑞玲.辰溪“茶山号子”及其演唱特点[J].中国音乐,2005(3):156-15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