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带一路”视野下国际茶博会商务谈判口译策略研究

时间:2024-05-22

黄 怡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075)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的茶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了更大的需求,各地茶商企业通过国际性展会、茶乡旅游和网络销售等形式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大型的国际茶博会作为重要的茶业展示和推广交流平台,承担着营销茶叶产品、树立茶业品牌和传播茶文化等多重功能。我国茶商企业应抓住契机,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统文化和餐饮习惯,利用国际茶博会扩大贸易范围,培育新的消费热点。而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在茶博会的商务谈判中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商务英语谈判口译策略在促进交易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1 国际茶博会商务谈判口译的特点

现今我国会展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新兴的世界展览中心,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背景下,茶博会作为集国际茶业产品销售、制茶技术交流和茶文化宣传推广于一体的专业性平台,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口译人员完成相关商务谈判翻译的工作。国际茶博会商务谈判口译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1 带有明确的营销目的

国际茶博会,实际上是一个针对茶叶产品的国际市场营销平台,最终是为了达到促成贸易的目的。因此,译员应熟悉双方的业务和产品,了解行业术语,在进行商务谈判口译过程中,要清楚对方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使用关键词句,让对方充分了解译员所服务企业的产品优势、品牌价值和核心竞争力,刺激对方的合作或消费欲望。

1.2 涉及跨文化交流

目前,多个大型国际茶博会借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之东风,以“一带一路”为大会主题举办活动,而“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多达六十多个,其商务谈判口译必定涉及跨文化交流。对于与非欧美国家受众的英语交流,我们除了要注意英语的语言特点和使用习惯外,更要关注受众的文化背景,了解其文化禁忌、传统习惯和茶饮喜好等情况。例如,中东人的时间观念并不强,如果和他们预约一个时间洽谈,他们往往会迟到半小时至一小时。因此,口译员作为文化交流桥梁,应要为双方沟通好此问题,并在预约时间到来之前再次确认,不能只是简单翻译了预约时间就不再跟进,由于文化差异而耽误双方的交易机会。

1.3 具有会展口语的特点

会展英语口语是在特定场合使用的交流语言,口译员应熟悉参展常用语和国际贸易条款,使用的句型词汇要简单而严谨,并要注意国际礼节和商务礼仪。

1.3.1 展会术语与国际贸易条款

在国际贸易展会上,相关的专业术语较多,例如booth(展位)、exhibitor(参展商)、display case(展示柜)等,以及贸易方面的专业用语,如freight forwarders(货运代理公司)、export license(出口许可证)等,这些都是参加展会和商务洽谈过程中常用的词汇,口译员应熟练使用。

1.3.2 国际商务礼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括亚洲、中东欧等地区六十多个国家,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语言文化习惯。例如马来西亚人没有固定的姓氏,如需在正式的场合称呼他们,在他们的名字前面加上Mr.、Mrs.或Miss即可。

2 国际茶博会对口译员的具体要求

国际茶博会是关于茶产品的专设展览会,商务洽谈过程中的口译内容有一定的专业性。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国际茶博会上将出现越来越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茶业供应商或采购商,亦即会有很多亚洲国家、北非或中东欧国家的茶商企业,虽然英语仍然是通用语言,但在交流过程中,译员应意识到面向欧美的跨文化交流技巧未必适用,要注意这些国家与欧美国家的文化差异。口译员必须熟知相关国家的语言习惯、茶文化及茶产品术语,才能顺利完成对应的口译任务。

2.1 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茶文化

口译员一般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着重学习的是西欧国家的语言文化,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和中东欧等地区,这些地区的茶饮习惯与欧美的茶饮习惯有较大不同,作为口译员应多了解。例如泰国的泰式奶茶、马拉西亚的拉茶、新加坡的长茶等,不同的茶饮需要不同的茶叶原料和茶具器皿,口译员应在进行口译之前了解相关知识。

2.2 对于茶叶产品专业术语的认识

茶产品涉及的专业术语较多,而且随着茶制品越来越丰富,新的术语也在持续出现。传统的茶叶产品包括红茶(black tea)、绿茶(green tea)、乌龙茶(oolong tea)、普洱茶(pu’er tea)和各种花茶(scented tea)等,而新式茶饮包括奶茶(milk tea)、水果茶(fruit tea)、蜜茶(honey tea)等。口译员要积极学习各种茶饮产品涉及的术语,不断更新关于茶产品的专业知识,不能只停留在旧有的茶饮文化中。

2.3 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的英语口音和语言特点

尽管在茶博会上,英语仍然是交易双方的通用语言,但“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的母语都并非英语,因此他们的语音语调及语言习惯可能和欧美国家有所不同,这是口译员需要事先做好了解的。例如,新加坡华人说英语时可能带有粤语口音,泰国人说英语时卷舌音不明显,而菲律宾人对英语里的F和V发音多数不准确。如果口译之前不做好准备,在谈判场上是很难立即反应过来的,因此一定要尽量事前了解清楚洽谈对象的身份背景,熟悉其英语口音和语言习惯,以免在翻译时遇到听不懂口音等突发情况,影响翻译员情绪和谈判进度。

3 国际茶博会商务谈判口译策略

在国际茶博会的商务谈判过程中,口译员必须要在说话者发言后迅速翻译出谈判内容,既不能依靠字典、电脑等辅助性工具,也不能在翻译后进行斟酌修改,因此口译员应有针对性地运用口译策略,在必须作出即时反应的情况下争取达到最好的翻译效果。

3.1 运用增补策略协助沟通

在会展英语口译中,有时由于中英文的语言习惯不同,为了上下文连接畅顺以及让译员有时间处理句子,会使用增补策略进行翻译。例如,That the organizer sets the lowest possible registration fee is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orities of the exhibitors.中文翻译为“展会组织者尽可能压低展会注册费用,而这与参展商最为关切的问题并不一致。”中文增加了连接性词汇“而这”,这是由于中英文的句型使用习惯不同,英语习惯使用从句,而中文就为了表达清楚而断开句子变成两个短句,中间用逗号分开并增补了连接性词语。

3.2 运用目的语受众引导策略主导谈判

在商务谈判过程中,口译员要注意到目的语受众的需求并对他们作出适度的引导。例如,如果客户是泰国人,正在洽谈的是泰式奶茶产品,口译员可以以泰国人习惯的英语译法“Thai ice tea with milk”来代替直译的泰式奶茶“Thai milk tea”,让客户感到译员是非常熟悉泰国的茶产品的,从而增加信赖度,有助于促成交易。

3.3 运用归化翻译策略促成交易

归化策略,是指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进行翻译,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在商务谈判过程中,经常会运用归化翻译,以降低目的语读者理解难度。例如英语里原话为“In most cases,we don’t discuss the order before looking at the market report.”,翻译后,中文为“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先看市场调查报告,然后再谈订货事宜。”调整了原文中before前后内容的语序,更为符合中文语言习惯。

3.4 运用“ 问、补、扔”策略作出补救

茶博会上的商务谈判对口译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即时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都有较高要求。有时候即使口译员已做好所有准备,但仍难免遇到棘手情况,例如没有听懂或没有理解说话人的内容。这时可以运用口译策略中的“问、补、扔”策略作出补救。如果当时的情景适合询问说话人的,可以和说话人稍微讨论或确认他所说的意思,然后再次翻译。如果并不适合询问,可以先记录下来,在后面口译过程中理解后再找机会补充说明,采取“补”的策略。如果并不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译员能判断出不影响谈判条款和结果的,可以选择性“扔”掉,这样的好处是不影响双方对译员的信心,但其风险是可能漏掉了谈判中的重要信息。

4 结语

在国际茶博会上,我国茶叶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商贸往来将越来越多,商务谈判口译是促成交易的重要一环。口译员应积极学习茶叶产品的相关知识,对“一带一路”相关政策有所了解,对会展营销方式也应有一定认识,灵活运用各种口译策略,必定能提升口译的效果,从而提高交易的效率。

[1]龙晓明.英语翻译在对外茶文化交流中的作用[J].福建茶叶,2017( 10) :265-266.

[2]郑坤丹.我国茶企出口商务英语的跨文化交际[J].福建茶叶,2016( 8) :31-3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