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茶文化的融合

时间:2024-05-22

梁金贵,孙丽娟

(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

马克思主义最初的提出在国际上引起了一阵很大的反响,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本人在十九世纪提出的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各国的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对于发展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促使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给俄罗斯的战后发展注入新的力量,中国最初选择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也是受此影响。在革命不断取得成功的摸索的道路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体系逐渐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路线。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大融合的民族,茶文化始终贯穿在其中。因此,任何发展路线都不能脱离传统文化的大背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一点上也不例外。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包容性的民族文化,最先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相融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那么,茶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呢,下文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重点介绍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述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包括两个最重要的部分,即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这两个部分概括了马克思哲学的全部内容。中国在引入马克思哲学理论体系的时候的国情与当时的俄国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还不能很好地将它应用在我国的革命发展中。在党的六中全会上,毛主席在《论新阶段》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文明的瑰宝,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复制别人成功的道路,那么结局只会是适得其反。如果脱离现实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那么只能算是纸上谈兵的空谈。”因此,我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与中国的特点相结合,去粗存精,使之在每一处都能够体现出中国的特点。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中写道:“革命没有界限,但是革命是分民族的。”这句话很好的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辩证性与统一性。这里所说的辩证性是科学的辩证性,也可以通俗的理解成为事物的两面性,任何事物都要在辩证分析之后才能作出结论。所谓的统一性也即整体性,指的是事物的相容性。我们可以把所有的事物看成一个整体,所有机制的运行离不开整体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因此,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思想体系在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用于与我国的革命道路与建设情况相结合,但是在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与文化的大融合,通过与文化的大融合来建设精神领土[1]。

2 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联系

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的相通之处

众所周知,中国的特点往往表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既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与中国特点相结合,那么就少不了与中国传统思想之间的碰撞。马克思理论思想体系作为一个外来思想,想要应用于我国的革命建设道路中并取得指导地位之外,出来它自身的影响力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得到本国人民的首要认可。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在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过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是这么操作的。在组织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学习中,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与整体统一思维在很多方面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迅速的融入中国,并对中国的革命建设道路起指导作用的最为直接的原因[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劳动者在几千年的探索和总结中形成的一种共识,茶文化最为其中之一更是如此。但是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不是一层不变的,当新的社会关系产生时,新的思想和新的理念就会产生,传统文化体系也就随之发展来迎合这种新的社会关系。虽然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自然产物,但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后,其思想理论体系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得越来越紧密,是我国革命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在经济文化交流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也逐渐的深入,对人们的行为道德规范有着约束性的作用,这一点与传统茶文化的影响效果是一致的。因此,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的高度相通,两者在社会的发展中自然而然的就融合在一起了。

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茶文化的融合过程

茶文化发展至今已有了很深的文化内涵了,茶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几千年来依然不减。习主席在十八大上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对于指导我国的发展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具有历史延续性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不断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指导过程。”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历史延续性发展的历程,从来没有哪一种文化能像茶文化一样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如此高的相关性。茶文化的文化形态在精神层面有四个方面的表现形式,分别是物质形态,心态,行为表现和制度形式。这四个发你那都是茶文化广义上的文化内涵,即精神层面的文化价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用也是在对我们的行为和心态进行指导和约束,最后成为一种大家都认可的社会制度。

其实,融合本身是针对于事物的共同之处而言的,而包容是针对于事物的异同之处而言的,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茶文化的融合过程本质上是两者精神上相通内容的碰撞。两者发展到最后都是对于人们行为的约束以及对于社会规范的指导,而规范的准则只能是一个,所以不同的思想文化最终都在融合中相互补充,在融合中得到统一,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这样的一个融合过程。

3 传承传统茶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传统茶文化海纳百川,具有极强的包容性,随着越来越对的国家对于茶的认可和喜爱,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一门具有世界性的文化艺术。马克思主义是西方工业革命的优秀成果,是在工人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两者虽然表现上看来没有什么相关性,但是深究的话,会发现两者在精神思想方面具有很大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发展规律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其辩证唯物主义论和科学价值社会观在促使生活创新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一点刚好与茶文化的较为保守的思想理论相补充,一张一弛,恰到好处[3]。

社会是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的,如果文化不能满足时代的变迁就不会被表现出来,茶文化的包容,淡泊,和谐,智慧与我国现代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马克思主义思想在这一点上对茶文化也有传承,同时也有创新。比如说把我国的茶产业进行分支,发展一部分的高新技术茶产业。还比如说在茶道上做一些改变,将一些理性的元素融入其中,让茶文化展现出“理科生”气质来等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带给茶文化与茶产业的启示。当然,马克思作为一个历史并不大长久的新兴思想,其内涵也需要在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丰富和革新。而这个革新和不断丰富的历程就需要茶文化等传统文化辅助马克思主义完成。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新的时代又将迎来一次文化的变革,期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茶文化更精彩的改变。

4 结语

任何事物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发展都应该顺应时势,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不然会带来一定的危机。茶文化的传承如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是如此。总体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与传统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冲击,最后相互融合的过程。茶文化作为我国最具有包容性的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中,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作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茶文化之间的联系,对于推进和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陈卫平、殷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J].福建茶叶,2016(5):7-9.

[2]高长武.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三个维度-学习***关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J].党的文献,2015(1):5-9.

[3]李小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之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7(1):1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