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茶中有画”与茶画的“绘画美”比较论

时间:2024-05-22

班宁秋

(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辽宁沈阳 110159)

我国茶画历史悠久,但是目前被记载下来的,最早的茶画出现在唐朝,为著名画家阎立本做所作,名为《萧翼赚兰亭图》。这幅茶画描述的是萧翼将《兰亭集序》献给唐太宗时的场面。画中萧翼得意洋洋的神情与旁边老和尚愁眉苦脸的神态形成鲜明的对比,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萧翼利用欺骗的手段获取兰亭集序的丑态。这幅画的左下角是两位仆人围着茶炉烧茶的情景,仆人一筹莫展的样子进一步加深了茶画的表达效果。《萧翼赚兰亭图》是一幅典型的描写故事的茶画,以内容取胜。而这也是我国典型国画的特征,也就是“茶中有画”。然而,在西洋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很多表现抽象含义的作品,也就是俗称的“印象派”。这类作品并非有一个具体的内容,而是充分运用色彩以及虚实对照来表达一种主观感受。因此,法国印象派画家毕沙罗就指出:“绘画只表现感觉。”也有画家认为,在绘画的世界里,只有颜色才是真实的。而这就是一种“绘画美”的表达。很多人在欣赏茶画的时候,将“茶中有画”与茶画的“绘画美”这两种表达效果混为一谈,实际上是非常不准确的,而针对这两者做一个比较也对我国茶画以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1 “茶中有画”与茶画的“绘画美”在语义指向上的区别

1.1 “茶中有画”的语义指向在于茶画的内容

所谓“茶中有画”的意思在茶画作品中,无论是茶物还是茶事都是对某一种现象的描述。或者说,茶画作品呈现的画面要尽量做到内容饱满,切忌“泛泛而画”。拿明代著名画家丁云鹏的作品《煮茶图》来说,这幅图主要描绘的是唐朝诗人卢仝坐榻上煮茶的情景:榻上放着茶竹炉,炉上放着茶壶,诗人卢仝盘腿而坐非常专注地望着茶壶,床榻底下是一位仆人正在取水,床榻旁边站着一位端着水果盘的老妇人,她也用同卢仝一样专注的眼神盯着茶壶。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卢仝以及佣人们对于煮茶这件事情的用心。这幅画一共描绘了三个场景,然而这三个场景却是环环相扣的,都是集中于同一件“茶事”。而这就是做到了“茶中有画”。反观现代的部分茶画作品,我们发现很多作品都缺乏这种饱满的意境,作品内容比较单调,而拥有丰富内容的茶画作品其内容之间又缺乏连贯性,这就使得很多茶画作品反响一般,没有特色而不能成为经典。

1.2 茶画的“绘画美”的语义指向在于茶画的表现手法

在茶画发展的初期,人们总是喜欢将茶画的内容与现实对照,认为越还原于现实生活的茶画作品越优秀。后来随着意识流思想在绘画领域中的融入,相较与绘画内容而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更关注绘画的表现手法。对于茶画作品而言,其绘画的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色彩表现;二,线条表现。其中,色彩表现包括色彩的搭配和色调的运用。色彩的情感表现力已经被心理学家所认证,不同的色彩搭配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即使是同一种色彩,其明艳程度的不同也会制造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线条表现主要体现在线条的形状、轻重和粗细上。比如,笔直的线条给人一种利索、明快的感觉,而波浪型线条给人一种温婉、浪漫的感觉;再比如,细线条比较容易营造朦胧美,而粗线条容易给人硬朗的感受等等。而上述这些表现手法都是茶画“绘画美”的主要构成要点。在2010年网络绘画作品中,有一幅名为《茶画倾心》的作品。这幅茶画作品并没有涉及具体的茶事内容。整幅画是由线条、圆点、花瓣轮廓和茶叶轮廓组成。其中,线条和圆点都是黑色,花瓣轮廓是胭脂红,茶叶轮廓分别有翠绿和墨绿两种颜色构成,而线条在那些轮廓中穿梭。这些模糊的意象在内容上并不是对于大自然的还原,但是由这些元素共同营造的一种妖娆、优美的画风却准确地表达了另一面“茶情”。在那幅画中,作者赋予了茶叶于人的情感,从而使得作品极富有感情。而这就是利用茶画的表现手法而打造的“绘画美”的效果。

2 “茶中有画”与茶画的“绘画美”在文化涵养上的区别

2.1 “茶中有画”体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哲学涵养

纵观我国的茶画作品,凡体现出“茶中有画”美感的作品普遍都具有两种特征:一,人物与风景相宜得章;二,体现了一种旷达的胸襟或者讽刺某种自私的陋习。而这两种特征都是取自于自然或者社会,反映的是一种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哲学涵养,这种哲学涵养也是茶文化内容的一部分。我国哲学虽然起步较早,但是第一次引起“人”对哲学意义的重视是在魏晋的时候,代表性的事件是“玄学”的盛行。哲学在绘画领域的盛行颠覆了绘画艺术对绘画表现效果的追求。在唐朝时期,绘画作品是否更加贴近原型已经不是绘画大师的终极追求,跟追求原型相比,绘画艺术家们更偏好描绘脑海中的理想世界,那是一个没有战争、没有纷扰、不过问政治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人们真诚友善、清心寡欲,喜欢沉浸在自然风景中,关心的是茶事和农田。为此,很多画家利用作茶画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诉求。由此,“茶中有画”的茶画特征被艺术家打上了自然哲学的“烙印”,表现了绘画艺术家对于自然质朴生活的向往,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敬畏自然的生活理念。

2.2 茶画的“绘画美”在文化内涵的表现上更强调人的主观感受

茶画的“绘画美”其“美”就美在绘画作品的颜色、线条以及块面。同“茶中有画”相比,“绘画美”并不对绘画内容做强调。实际上,大部分具有“绘画美”的茶画作品都是没有具体内容的,有的只是某种或者某几种绘画意象。茶画美的突出特点就是利用带有情感特征的元素来集中抒发某种感情,因此它只关注人的主观感受,并不关注现实的逻辑。在这种文化内涵下,茶画中的茶意象可以只是一个背影、一个轮廓、一个颜色甚至一个点。利用色彩、线条、图案的排列组合,茶画可以充分展现作者的内心活动、情感以及生活理念。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在《美学》中曾经这样评价过“绘画美”的文化内涵:“它是把其中正要过去和正要来到的东西都聚集在这个点上。”这也正是说明了“绘画美”体现的是形式与主观感受的统一以及独特。

3 “茶中有画”与茶画的“绘画美”在艺术追求上的区别

3.1 “茶中有画”追求深刻的思想

“茶中有画”是借静态的茶画内容表现动态的生活,从而起到“借景抒情”的作用。如果一幅茶画作品被称赞为“茶中有画”,那一定是因为评价的人从这幅茶画作品中看到了某种深刻的道理,是对社会现象的抨击,或是对自然生活的感悟,亦或者是反映某种学派的哲学理念等等。反之,如果一幅茶画作品看不出其思想内涵或者根本没有覆盖作者的思想,那么它极有可能就是缺乏饱满的内容或是绘画内容之间没有紧密的关联。而这样的茶画作品也是不具有“茶中有画”的特点。

3.2 茶画的“绘画美”追求天性的解放

值得一提的是,茶画的“绘画美”是深受西洋印象派画风影响的茶画表达效果。长期以来,西方人在“个人主义”色彩上普遍比东方人浓厚,所以他们崇尚自由、宣扬个性,追求思想的解放,而这些特点在西洋印象派绘画作品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因此受印象派画风影响的我国茶画的“绘画美”在艺术的表达效果上非常注重天性的解放。茶画“绘画美”允许茶画作品空洞、肤浅,但是不允许茶画作品没有个性、俗套。因此我们会发现,很多具有“绘画美”表达效果的茶画作品很难看懂其内容,但是却很容易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态度。有些人认为“绘画美”的表达效果在于另类,但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准确。茶画的“绘画美”除了注重风格的独特,还注重审美,只有兼具绘画审美和情感表现的茶画作品才能称得上具有“绘画美”。

[1]苗思露.文画同源以墨为魂——汪曾祺作品中的绘画美[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56-62.

[2]张乐林.以画入诗开风气先——试析谢灵运山水诗的绘画美[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3):58-60.

[3]胡丹.茶画──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J].农业考古,1994(4).

[4]刘军丽.明代吴中文人茶画创作与艺术境界探析[J].农业考古,2012(5):170-174.

[5]刘方冉,周新华.中国古代茶画中的文人意趣初探[J].美术大观,2016(3):95-9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