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砑花葫芦,始于明清,数百年来广泛流传于宫廷民间,集中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尤其深受康熙乾隆两帝的喜爱。
徐连龙——北京市西城区砑花葫芦非遗传承人。砑花葫芦,是用金属、玉、牙等质地坚硬又有一定韧度的材料磨制成形状、大小各异的砑花刀具,在葫芦表面依据设计的图案,通过押、砑、挤、按葫芦表面,使之产生浮雕般的效果,是一种具有收藏价值的工艺品。而葫芦对徐连龙来说,已经不单纯是件艺术品,更多的是对艺术的信仰,对祖辈技艺的传承,对传统文化的弘扬。
砑花葫芦是徐连龙的家传手艺,从曾祖父那一辈传到他这已经是第4代了。据他回忆,曾祖父青年时代参加过义和团,后来受清政府镇压,归顺了朝廷,做起了永定河的河兵。偶然一次和行路老者聊天,老者见曾祖父忠厚老实,便传授他在葫芦上砑花的手艺。从那时起,这门技艺成为了徐连龙的家传手艺,而那位老者是谁,也无从知晓了。
徐连龙对砑花葫芦的最初印象要从祖父那一代开始,七八岁的他跟着祖父给生产队看场院,经常能看到祖父在空闲时间砑葫芦画。每当秋后时节,祖父还会捉来蝈蝈装到葫芦里,一来自己养着,一来送给别人玩。传到父亲手里后,因父亲的绘画功底有限,再加上“文革”的冲击,砑花葫芦这一技艺便被搁置了。
若看祖父制作砑花葫芦是徐连龙的启蒙时期,那么真正让他对这一技艺产生兴趣是在上世纪so年代。那时的他初中毕业,不幸得了风湿病,不能干重活,便想学点手艺来养活自己,于是去学了绘画。单纯的绘画很难推陈出新,若能将绘画融入到工艺品中,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时徐连龙想到了小时候看爷爷做的砑花葫芦。瞬间的灵光乍现,不仅继承了家传技艺,还使他的绘画有了用武之地。于是他开始跟着祖父学习制作技艺,天生的艺术细胞促使他很快掌握了其中精髓。但是,如何丰富创作题材是他需要突破的瓶颈。正在百感交集之时,他在一本画册上看到了内画鼻烟壶的精美画面。他想,若两者相结合,定能做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在多次的碰壁和努力下,1991年的一天,徐连龙终于找到了北京内画鼻烟壶大师刘守本先生,并幸运地拜他为师学习内画。时隔多年,徐连龙还为自己能够拜师刘守本大师感到非常激动,他说:“一个国家级的大师能够见我,收我这样一个小工匠为徒,想都不敢想……”在向师父求教的过程中,他还不忘琢磨如何将内画的技法变现在葫芦上。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多年的研究和揣摩,再加上师父的指导,徐連龙终于在葫芦上砑出了多层次、复杂的人物图案,将自己的想法变成了现实,并成功地将砑花工艺与鼻烟壶的制作相结合,制作出多只砑花葫芦鼻烟壶,得到了众多收藏家的认可。砑花葫芦从选材、设计到制作完成,需要非常严格的流程。徐连龙告诉我,葫芦的选择非常重要,一把葫芦的好坏,从根本上决定了砑花作品的好坏,通常以皮质厚实、形状规正、表皮光滑无伤的葫芦为佳。在开始制作前要先用铅笔在纸上画手稿,待成熟后再将画移至葫芦上。徐连龙在设计图案时并不是随地取材,照葫芦画瓢,而是多采用历史人物和典故,通过反复的设计和修改,打造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绘画风格。用铅笔在葫芦上描绘完成后,再用钝针将设计稿刻画出来,为避免影响砑花制作,须擦掉多余的铅笔痕迹。制作完成后,还须用细软的布料进行擦拭和盘玩,使作品表面达到精细光亮。
多年来,徐连龙做了上百把大大小小的葫芦,各有其用途。到现在为止,仍有很多收藏家拿着自己珍藏多年的葫芦找徐大师砑花。通过徐大师的手,一把老葫芦摇身一变,像赋予了生命力一般,成了价值不菲的艺术品。
为了不让砑花葫芦失传,徐连龙开始专注于丰富葫芦的使用价值,比如将砑花葫芦做成茶叶罐、毛笔杆等日用品,让艺术回归到百姓生活中。用徐连龙的话说,价值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丢,这是中国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历史赋予的时代使命。我想,这也恰恰是所有匠人的心声吧!
冰野据《北京纪事》整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