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茶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语言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时间:2024-05-22

吕胜男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苏旅游文化研究院,江苏南京 211100)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但是语言并不仅仅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语言还是国家重要的资源,语言的运用不仅有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还会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旅游语言是语言在旅游业中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旅游社会活动中实现沟通、传播功能的语言系统,随着这种表达形式逐渐被语言研究和旅游研究领域所关注,语言表达系统的外延范畴得以丰富,语言也演化成为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重要旅游资源。以茶文化旅游目的地为例,从语言资源的研究视角入手,探讨茶文化旅游背景下语言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认识旅游语言对旅游业发展的服务职能具有启发和引导作用,尤其是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语言可以通过与旅游业要素的融合,充分发挥其价值和功能,形成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一种路径和方式。

1 工具性资源:茶文化旅游中的导游解说语言

语言不仅是人类的交际工具,也是思维工具,而且是人类各种工具中最重要、最特殊的高级工具。旅游业在运用语言这一特殊工具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创造出一种介于书面语与口语之间的语体,即“书语”,这也正是导游解说语言即导游辞创作的语体形式。导游辞最终要通过导游的口语表达,因此需要体现浅显易懂、亲切自然的口语化特点,显然又区别于日常生活的纯口语表达。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导游辞应介乎纯口语与书面语之间,通过指定性、规范性的语言表达,向游客传达旅游景观的观赏价值、文化价值,满足游客对导游讲解的美好期待。

茶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导游辞创作,既要保持与游客的亲密感,又要关注游客在茶文化认识上的层次感,以清幽迤逦的自然风光为依托,凭借茶区原生态环境与独特的人文景观为游客介绍传统茶文化以及重要的茶事活动,而上述的“书语”便是此类导游辞创作的最佳表达方式。在书语语体方式引导下,茶文化的解说语言总体来讲需简练、优美,在构词上可以保持齐整对称的结构,使用成双成对的格式,如主谓结构的四字格“春风拂面”、“名+动+名”的五字格“甘露润莲心”等等。在完善茶文化导游辞遣词造句的同时,将目的地独特的茶文化、与茶相关的历史文化融入导游辞创作,增强语言表达的文化性、原创性,以规避茶文化解说词的同质化表达,增强目的地茶文化的情感认同,提升游客文化审美情趣。如对于云南普洱茶的解说,大多导游辞囿于如下固定的篇章结构:茶的由来、典故,茶叶的原料、加工、分类、品鉴,茶的保健功能和文化收藏价值等。如若导游辞创作中能够结合茶马古道的开辟和兴衰,将云南很多著名的地方景点串联起来,则会为游客提供新的旅游路线和情感体验。

2 对象性资源:茶文化旅游中的语言类旅游产品

在体验经济大背景下,旅游目的地之所以成为目的地,因为他们拥有可供体验的“对象”。除山水景观、风俗民情等可作为游客体验的对象,某些形态的语言同样也具有旅游对象性或体验性功能,应在保持语言本土化和促进游客体验多元化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语言作为旅游活动对象性资源的功能发挥。作为旅游资源的语言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还是一种旅游体验,可开发利用打造成为可消费的语言旅游产品。对于游客而言,异地异民族的不同方言、体现异地异民族文化的文学语言作品往往会带来独特的感官体验和文化感受。因此,能够给游客带来审美享受的趣味方言、文学类语言、稀缺的濒危语言以及以方言为载体的地方戏曲等都有可能成为受到游客青睐的精神性消费产品。

在茶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打造过程中,宜从语言知识、语言文化、语言形态的角度出发,挖掘并打造茶文化景观,给游客带来别具一格的茶文化氛围体验。首先,旅游是一种对异空间的感知和体验,这种异空间不仅是所处环境、自然风光的不同,还有对不同风俗人情、地方遗产及作为乡土文化载体之一的方言等异地文化的感知需求。茶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方言,包括导游讲解过程中的方言穿插与分享、传统街区的原住民交流等,都可以作为旅游产品的附加景观。其次,开发利用戏剧小品、影视和语言民俗等语言资源,打造设计茶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特色文化景观。譬如充分挖掘采茶戏、茶文化主题影视作品、目的地中与茶相关的语言民俗等资源,设计成为茶文化声景观旅游产品。再次,将中华茶诗词进行搜集、整理,利用文字及文字的艺术表现形式打造设计文字景观,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底蕴,彰显茶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自信。最后,直接利用作为文化代码的旅游语言文字资源开发旅游商品。可以将独特的茶文化语言文字展示在各种旅游纪念品上,制成具有浓郁茶文化特色的旅游艺术品,满足游客对文化享受与美好回忆的追求。

3 人力性资源:茶文化旅游中的从业人员语言能力

旅游服务语言是从业人员为了向游客宣传旅游或接待讲解而使用的一种最基本的交际工具,也是一种可以被游客消费的旅游产品。旅游从业人员应将语言的工具性艺术化和生动化,为游客提供精神享受的旅游产品。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导游是最为重要的语言文化传播者,导游的语言能力自然也就成为旅游业人力资本的重要方面,导游通过对旅游服务语言进行艺术性加工,能够充分发挥旅游语言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指向作用,使游客获得景观质量以外更多的精神享受。

以提升茶文化旅游目的地导游的语言能力为例,需着重在语言策略的使用能力和语言艺术的表达能力上进行突破和创新。首先,在语言策略的使用上,语言作为旅游过程中交流信息的工具,在表达风格上具有不同的类型。因此,导游应穿着带有当地特色的茶文化服饰,为语言策略的使用提前烘托茶文化的讲解气氛,并且注重如何使用茶文化语言,在具体的解说语境里采用最合适的茶文化话语,使游客观茶能“赏心悦目”,听采茶戏能“丝丝入耳”,品茶时能“会心一笑”,实现对茶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美好审美享受。同时,在介绍茶文化旅游目的地时,导游应根据具体的讲解环境,使用不同的语气表达出介绍、推荐、思考茶文化旅游产品等内容,同时运用副语言即音质、音高、音强、音量以及语速快慢、语音停顿等表现不同的讲解情感,并且灵活掌握和运用幽默、委婉、模糊等语言技巧变换导游辞的语言表达方式。其次,在语言艺术的表达能力上,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复杂语言环境要求导游根据不同的旅游场景、观赏对象、游客群体来呈现讲解的不同风格,满足不同旅游群体的视听需要。为此,茶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导游可以通过唱一些当地采茶戏、讲一些茶文化故事等艺术形式,唤起游客对茶文化景观的审美感情,分享因茶而生的欢乐之情,并且在提升茶文化语言艺术表达能力的同时,体现出旅游服务语言的文雅、礼貌和时尚的个性特征。

4 结束语

我国是世界上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语言及其方言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宝贵的且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文化多样性的构成前提,因此以“资源导向”为特征的语言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理论焦点。立足当前文化和旅游全面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语言研究应敏感地意识到这种全新时代对于语言研究的要求,以语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去解决旅游生活中的语言问题,以提升旅游生活的质量服务。茶文化是我国典型的传统文化,通过对茶文化旅游目的地语言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赋予旅游语言的独立研究价值,同时也呼吁旅游目的地树立旅游语言资源观念,加强对旅游语言资源的保护,而旅游语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成为旅游产品开发的一个新的路径,并会创造出更多异质的具有民族标签的旅游产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