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王颜玲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089)
煮茶文化曾经是我国文化的焦点所在,但是在茶文化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各种演变,这一复杂的饮茶方式逐渐被打破,新的冲泡等饮茶方式也成为主要饮茶方式。
煮茶是众多饮茶方式的一种,虽然煮茶是一种形式,然而并非所有的茶叶,都能够以煮的形式来品茶。通常来看,煮茶主要有以下两种茶叶,其一是发酵较重的茶叶产品,比如红茶或者陈年普洱等等。另外则是时间较长的老茶,这一类茶叶更合适使用煮的方式来品尝,比如老普洱或者一定年份的铁观音茶叶等等。从煮茶的主要方式看,其主要用直接加水来煮茶,以及在简单冲泡之后再煮茶两种方式。
针对味道比较轻的白茶或者铁观音茶叶等等,就比较适合放进相关容器中煮茶,但是以普洱为代表的茶叶,则适合先进行冲泡,然后再进行煮茶,避免茶汤过于浓厚。对于很多茶叶来说,先进行冲泡,在煮茶之后,就更容易将茶的内在全部呈现。
当然,煮茶过程中,并不简单局限于对某一种固定的茶叶进行冲泡,完全由饮茶人自己根据个人需要,可以煮一种茶叶,也可以将各种不同类型的茶叶进行组合,从而达到不同的口感。当然,对于发酵较轻的茶叶来说,更多以沸水冲泡最合适,这能够在确保其口感的同时,尽可能保障其影响成分不流失。从煮茶的过程与内涵看,这是一种慢节奏的饮茶生活方式,无论是等待煮茶的过程,还是品茶的过程,都需要以慢的心态来参与。因此,享受煮茶的慢节奏,不仅是品读茶的口感,也是对煮茶文化形成独特理解的重要展示。
茶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极具代表的生活元素,透过茶,乃至大众饮茶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我们能够感受到整个文化的不断演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不仅是一种文学描述的手法或者写作方式,同时也是生动、翔实记录相关文化事物的重要表述方式。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其为我们描述了煮茶活动,同时也以几乎真实的语言描述展示了这一已经“失传”的饮茶生活方式。所以,系统化了解古代文学中的煮茶文化,将为这些文学作品实现更丰富的价值提供新的研究。
我国茶文化从先秦时期开始,就在大众饮茶、品知过程中不断变化,从生咀嚼茶叶,再到今天的各种冲泡方法,其中都生动展示了大众饮茶理念的变化。在我国茶文化发展中,文人是其核心主力,文人不仅喜爱饮茶,更是将个人的情感认知融入其中,形成独特的茶文化。我国煮茶文化集中体现在唐宋时期,所以,描述煮茶文化的古代文学也更多是一种诗词文化。因此,其往往言简意赅、理念深厚。
结合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与茶文化机制之间的融合趋势中,不难看出煮茶作为一种独特的饮茶方式,其在长期饮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煮茶文化。因此,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能够从中看到,关于煮茶文化的综合诠释,逐渐从茶的客观表述,逐渐发展成为诠释个人思维的传承机制。当然煮茶文化与古代文学作品之间的深度融合,也诠释了独特的文学表述技巧与方法,从而使得两者形成有效融合与完美展示。
从我国古代文学中煮茶文化的具体描述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一文学作品与茶文化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关联。当然,古代文学作品中,之所以形成了诸多与煮茶相关的文学作品,关键在于大众饮茶习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乃至社会饮茶氛围的日益成熟。所以,选择古代文学中的煮茶文化作为研究素材,其不仅为我们了解煮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也加深了大众对我国古代文学的价值认知。
从唐代开始,饮茶活动逐渐成熟,开始从传统的粗放饮茶,转为精细化饮茶。特别是其中融合了长期以来的茶文化精髓和艺术内涵,陆羽本人通过个人丰富的饮茶体验,将煮茶的理论内涵予以深化,并且应用与具体的实践活动之中,开启了当前饮茶活动的全新风气,为我国茶文化机制的生动构建奠定了重要支撑,无论是贵族生活,还是大众生活,都对煮茶活动有着较高的期待。在我国大众冲泡散茶之前,通常以煮茶为主要饮茶方式。通过对《茶经》、《续茶经》等专门茶文献中有关唐代茶艺的描述进行研究,我们看到其中不仅包含了对茶文化的诠释,也包含了煮茶等艺术性表演方式,因此,了解和感知煮茶文化,就是对茶文化发展历史的生动感知。
通过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关煮茶文化的内涵表述进行综合分析过程中,我们要站在茶文化,乃至煮茶文化的“时代价值”为基础,通过了解该文化体系中所诠释的人文理念,从而在不同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能够感知和理解不同时期的煮茶文化历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恰恰也是我们了解这一文学作品的关键所在。
长期以来的茶文化演变,不仅形成了诸多类型的饮茶方式,同时其中所展示的文化内涵,也形成了我们了解茶文化的关键前提。实际上,茶文化对广大文学创作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其中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素材,更重要在于茶文化对文人也有着重要启迪,所以,对于古代文学作品来说,其中不仅诠释了我国茶文化的生动记载,同时也诠释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认知。
茶虽然是一种物质元素,但是其从出现,到广泛应用,始终都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茶不仅成为天然艺术的生动展示,更是广大文人创造文学作品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各种饮茶习惯在丰富大众理解茶文化的基础上,更是成为文人创作的重要素材和灵感来源。所以,很多文人雅士既是茶的爱好者,也是茶文学作品推广的重要群体。从我国古代与茶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特点看,其中主要有以下特点:
首先,历史悠久,时间深远。根据相关记载表明,早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与茶和茶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比如:张载所创作的《登成都白茗楼》。其次,涌现出了许多描述茶文化的文学家与文学作品。当然,也出现了诸多描述古代茶文化的作品题材。最后,在茶文学作品中,也形成了许多内涵深刻、形式多样的词汇,至今依旧充满影响。
古代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题材,无论是其中所呈现的描述语言,还是其中所涉及的素材内容,都是基于相关社会事物或者社会现象观察所形成的内容创作。所以,在我们理解和认知这一系列文学作品时,除了要构建科学完善的传承体系外,也要注重从文学作品本身的实践性与内涵性出发,通过构建生动、立体化的文学研究机制,从而为其时代转化与价值挖掘奠定基础。对于当前整个传统文学作品的时代传承来说,融入合适的研究视角与价值内涵,势必能够构建生动、系统化的古代文学研究体系与传承机制。
煮茶是茶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茶艺形式,将茶叶煮着喝。在衡量与评价茶叶时,茶汤及其颜色是重要指标。当然,在煮茶前,其中极为重要的过程就是“转碗摇香”。根据相关记载表明,我国大众饮茶习俗,就是从生吃茶叶逐渐开始,之后演变为茶叶的生叶烹煮,进而形成了相对原始的品茶活动。从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著作中,就系统化诠释了煮茶活动的整体过程,当然,这一著作也成为当前我们了解茶文化的经典作品。宋代诗人方岳所创作的《煮茶》一诗中,生动诠释了煮茶的生动局面。
古代文学作品创作历程,恰其也是多种文化理念生动融合与诠释的表现,古代文学作品也成为我们了解同时期文化的关键所在与基础内涵,所以,在与茶相关的煮茶文化,恰恰也是我们对茶文化发展、变化的核心素材。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其中对茶文化的变化性描述,更是让我们对传统饮茶习惯变化形成了直观认知。煮茶的品茶方式,在茶文化不断传播过程中被替代,但有的如白茶、普洱茶仍然在用煑茶方式,而且所用煑茶器更加讲究。以煮茶文化为主要题材的文学创作,则让我们更为生动形象的重拾对这一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尽管我们无法完全复原煮茶文化的场景,但是其中所蕴含的精神,乃至大众习惯,则得到了全面传承,这就是文学作品的独特价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