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Web of Science红茶研究态势分析

时间:2024-05-22

程智超,张 晴,王鑫瑶,王文浩*

(1.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0 引言

红茶(Black tea)因被水冲泡后,茶汤和茶水呈红色而得名。属于发酵茶类,将芽叶通过典型技术精制而成。经一系列发酵后产生茶红素等新型成分。

利用知识图谱的方法可以对相关研究的文献、热点、关键词、主题等内容进行内在联系分析,从而得出研究的关系和未来发展趋势[1]。

Web of Science由三大引文索引组成,收录数千种科技期刊论文,公认为世界最具有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VOSviewer是由荷兰大学开发的一款可视化分析的软件,可对作者,关键词,机构等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Web of Science中的SCIE(SCI-EXPANDED)进行检索,时间跨度选择2007-2019,以“Black tea”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后经过处理得到与“红茶”相关的研究论文共975篇,命名为VOSviewer可识别的download.txt,作为后续分析的文献数据。

2 结果分析

2.1 文献数量分布趋势

通过检索分析,2007年-2019年间,全世界共发表有关红茶的论文975篇。从表1中可以看出,红茶的发文结果呈现总体稳定上升趋势(表1)。2007年发文量为53篇,2018年发文量为103篇。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近年来全球红茶的研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在2006-2007年得到了全世界大规模的研究,但由于研究达到了一个饱和状态,预测从2019年会接着持续呈现一个平缓趋势。

表1 2007-2019年红茶相关文献数量的变化趋势

2.2 国家分析

根据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出来红茶领域发文量前5的国家和地区中可以看出(图1),在前5位国家中,印度的发文量领先于其他国家,占发文量的18.3%,中国的发文量位居第二,占发文量的15.6%,发文量排名之后的依次是美国,日本,土耳其等,这些国家的发文量均在50篇以上。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和中国的发文量之和约占全世界总量的33.9%。由此看出,印度和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处于一个世界相对领先的地位,和其他国家比较,优势较为明显。

图1 2007-2019年红茶领域发文量前5的国家和地区统计

2.3 关键词分析

为了高效准确了解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关键词代表了文章中心内容的精简表达。通过分析关键词得到其知识图谱,图2大小反应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最大的是black tea,中文为红茶。其他依次为等“茶”“绿茶”“红杉”等。如图2所示,基于关键词的知识图谱中有564条连线,梳理出红茶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红茶-红茶菌-食品工业-营养。

图2 关键词及其相互关系

2.4 发文作者分析

识别红茶研究领域的核心研究学者及其相互关系(互引关系和合作强度)的有效方法是通过文献作者共现分析,所以使用VOS-viewer软件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对红茶的发文作者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共引作者图谱(图3),图中节点越大,表明作者发文数量越多[2]。这表明在氮沉降领域,作者集中度较高,核心作者在该研究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TUDU B是印度的研究学者,他对红茶研究领域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图3 2007~2019年红茶主要研究学者图谱

2.5 2007-2019年红茶高被引用论文

引量越高说明这篇文章在该领域内知名度越高或者影响力广泛,这个量侧面说明文章研究主题的意义就研究的实际作用。根据WOS数据库分析排名TOP5论文引文关系图谱如表2示。

表2 2007-2019年红茶领域发文量前5名作者以及文章标题

3 结果与讨论

本文以本文以红茶领域文献计量数据为基础,对2007-2019年WOS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全球范围内对红茶领域的重视度逐渐增加。印度、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在该领域发文较多。TUDU B是红茶研究领域发文量最多学者;主要学科是食品科学技术,化学,营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主要核心期刊是《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研究将有助于了解红茶的学科动态,为保护人体健康提供基础数据以及相关支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