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李才让拉毛
(1.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景德镇 333000;2.北方民族大学,宁夏银川 750021)
茶壶设计的适用实用之美
——以紫砂壶为例
李才让拉毛1,2
(1.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景德镇 333000;2.北方民族大学,宁夏银川 750021)
茶壶作为茶叶泡制和斟茶所用的必备器具,是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以茶壶为代表的茶具在设计上的实用美也逐渐突现出来。本文以紫砂壶为例介绍了我国茶壶的起源与发展,从艺术形态上分析了紫砂壶的形态特点,并对紫砂壶的实用之美进行了深层次的评析。
茶壶设计;适用;实用;美感;紫砂壶
在我国茶文化的历史已有上千年之久,据史料记载,在神农时期我国就有了人们利用茶叶的相关记录,从当时算起时至今日也至少有四千年历史了。伴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与饮茶活动有着直接关联的茶具也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传统的茶具设计往往以茶壶为主要的制作设计主体,搭配茶杯和茶碟等其他茶具共同组成完整的茶具配套。茶壶设计作为茶壶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其艺术性、创造性、独特性,设计过程中不仅融入了设计者自身的审美观和思想创作理念,还要考虑到茶壶的实际应用性和适用性。尽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茶壶在设计上也有了显著变化,在适用方面更加注重人们的真实需求,进而茶壶的设计成为了集适用性、实用性、审美性、艺术性为一体的艺术创作,也让茶壶在适用实用方面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美感。本文将以紫砂壶为研究对象,从茶壶的起源与发展,紫砂壶艺术形态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对紫砂壶的实用之美进行了深层次的评析。
茶壶作为饮茶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茶具,探究其起源和发展必将与我国茶具的起源和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茶具和餐具、饮具相同,它的起源和发展同样经历了从没有到产生,从公用器具到专一用具,从制作粗糙到精致美观的变化历程。虽“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汉年间的一份契约之上,但公认的茶具则是与饮酒器具、饮食器具所通用之物,多为青铜和陶瓷材质,后经历漫长发展茶具才逐渐演变为饮茶活动的专用工具。茶壶最早出现于唐朝之前,但当时并无“茶壶”之名,唐朝时期人们将其命名为“注子”,其大意为从器皿的嘴部由内向外倾倒茶水,现在依然有人称泡茶为“点注”也是源于此名之故。此后又将茶壶的造型做了调整,又将其改名为“茗瓶”、“偏提”等。直至明清年间,“茶壶”一词才真正出现,当时泡茶的方法不断更新,进步很大,茶壶在材质上也出现了瓷壶、紫砂壶等。茶具在当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南瓷北陶”的局面大体形成,造就了茶壶制作的鼎盛时期,但当时茶壶的制作都是以陶瓷为主的,其独特的艺术形态对我国茶壶设计制作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
以紫砂壶为例,紫砂壶是以紫砂为主要材质经后期高温烧制而成。我国宜兴地区盛产紫砂壶,茶壶器皿大小与口味有着直接的关系,小型茶壶泡制的茶饮,味道清香鲜美,相比之下,形体较大的茶壶不仅味感不佳,而且泡制时间越长茶味散失越多。因此,在明朝人们在茶壶的选择上更加倾向于小的茶壶。明朝时期,茶道文化发展迅速,广为传播,在饮茶的各方面上都越发讲究,无论是茶叶的泡制方法、茶叶的茶色观察还是酌盏、烫壶等方面要求都极为精细。
在艺术形态上,紫砂壶在点、线、面等形式的设计上,本身就具备了形态美感的基本要素和其中蕴含的内在美感。从紫砂壶的外观上来看,壶体、壶嘴、壶足、壶把、壶钮之间构成了整体结构上的虚实空间;从点、线、面等元素上来说,线条间的美感最富情感又有活跃的灵动之美,是面与面之间的交接过渡,是平面上的二维形态,也是空间上的立体形态。“线”形之美,美在其集跳跃与静谧为一体,展现了安定、轻巧、严肃、活跃的情感是紫砂壶设计制作过程中艺术形态美感的主要表现形式。对线元素的艺术美感进行具体的实例分析,我们都知道“曲壶”作为紫砂壶最具代表性茶壶设计,其在茶壶设计中对线元素的运用和线元素美感的表达成就了“曲壶”独具特色的艺术美感。
“曲壶”在形态设计上突破传统,大胆尝试了以两条曲线为主要设计思路,利用两条曲线间线条的韵律和美感将整个紫砂壶的各个部位灵动地结合在一起,线条本身的延伸性和流动性使各个部分既具独特性又不乏整体的艺术性,这种流动旋转的韵律之美是茶壶设计上的先例,对今后茶壶艺术形态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现代社会,人们对于茶文化越来越关注,在饮茶方式上也越来越讲究,在这种形式之下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茶壶时必然要更加注重人性化的特征,这不仅仅是设计理念、艺术形态上要融入人性化的创作手法,在物质需求、精神境界、情感表达等方面也应注重人性化的设计需求。
紫砂壶设计的艺术形态多样,艺术特征凸显,其展现出的艺术美感并完全非特有同样,也具有内在的通用性,也就是说,紫砂壶在形态设计上表现出的艺术美跟大多数的艺术品一样,在设计上都遵循美学原则。通常来说,形态设计时遵循较多的美学原则分别为对称均衡原则、比例尺度原则、对比和谐原则等等,这几个原则的相互配合在不同层面和形式上凸显了茶壶设计的形态美。
在茶壶艺术形态设计中,对称均衡原则作为一种最常见的一种美学原则,使茶壶的整体设计透露这一种安静、舒适的感觉,为观赏者或使用者带来心境平和的个人感受。例如“仿古壶”的整体结构设计,主要将整个茶壶的壶体中心、重心和茶壶底部的形心共同作为一个竖轴,对茶壶整体的稳定性和均衡性的维持十分重要。而且“仿古壶”壶身的线元素和面元素也分布均匀,与壶嘴、壶把虚实呼应。壶嘴、壶把的结构比例和重量比例围绕中心数轴也对称均衡,避免了其中一端过重,形态重心偏离中轴的失衡感。
比例尺度原则同样作为茶壶艺术形态设计遵循的重要的美学原则,要求茶壶在整体结构设计以及点、线、面三者之间的搭配都要有严格的比例和尺度限制。只有比例和尺度搭配处理得恰到好处,才能使茶壶在整体结构造型上呈现出特有的形态艺术美感,反映人们的一贯认知。以“荷花壶”为例,其形象设计来源于生活中荷花的形象,壶身貌似一朵盛开的荷花,莲蓬为壶盖,荷梗为壶把,摘手处以青蛙为主。从茶壶的结构和细节上来看,花形、纹络、色泽以及各个部位的比例大小设计处理得都十分精细、合理。从整体的外观上来看,“荷花壶”也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对比和谐原则是对事物之间的个性和共性关系的强调。茶壶设计时需要强调的内容很多,包括:茶壶的大小,形状造型的方圆,坯质的粗细,线条的曲直,色调的冷暖等方面都需要设计者在设计茶壶时进行强调,以实现错落有致的视觉感受,使茶壶的造型外观更加独特。以“四方隐角竹顶壶”为对象进行分析,壶身虽是方形但竹纹饱满圆润,给人以方寓圆的感觉。
紫砂壶的适用实用之美体现在茶壶本身的实用性、观赏性和文化艺术三方面。首先,紫砂壶作为最理想的饮茶工具,在实用功能上具有独特的优势:①泡茶味美且不易变味,存茶不易变色②传热慢,保温性强③冷热急变性好,不易胀裂④久用不留异味,壶壁茶锈有消炎除菌的作用⑤壶形可分高矮,易搭配不同的茶叶。紫砂壶材质上的优势使其实用性远远高于其他茶壶,人性化的特征也使人们更能体验饮茶的乐趣,实现精神上的享受。其次,紫砂材质独特更适于艺术形态上的创作,在大大小小的茶壶市场中,不难发现众多材质的茶壶中唯独紫砂壶艺术风格迥异、造型设计多变,极富艺术形态的美感,其不仅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和艺术创作价值也很高。
时代的变化,使饮茶文化成为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一种新的追求方式。茶壶又是泡茶、冲茶、倒茶必不可少的工具,其在设计上的适用实用之美不仅是时代发展对茶具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饮茶文化和茶道精神历史性和传承性要求。
[1]郭余萍.茶壶的适用实用之美[J].艺术时尚(下旬刊),2013(10):133.
[2]余小燕.茶壶的适用实用之美[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6):33.
[3]赵东慧,刘文娟.茶壶设计的艺术形态分析[J].福建茶叶,2016(1):134-135.
[4]詹武,肖颜琴.对”有意味性”新新壶类的思考[J].中国陶瓷,2005(10):64-67.
[5]屠清.漫谈茶壶[J].中国食品,2012(10):76-77.
李才让拉毛(1988-),女,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产品设计与陶瓷材料研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