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色彩在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时间:2024-05-23

黎红波

(新乡学院艺术学院,河南新乡 453000)

色彩在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黎红波

(新乡学院艺术学院,河南新乡 453000)

茶叶产品的包装设计环节与茶叶销售环节紧密相连,优秀的茶叶包装设计有助于茶叶产品的形象打造与品牌树立,也有助于提升茶叶产品的有效推广与销售额。色彩作为茶叶包装设计的重要组成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经典的色彩包装设计不仅能够提升茶叶产品的档次,而且有利于消费者更好的接受。基于此,文章拟从色彩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原则出发,深入分析茶叶包装设计中影响色彩运用的主要因素,探讨茶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路径。

色彩;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华夏民族饮用茶叶的历史十分悠久,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茶文化。特别是在历代华夏儿女的传承与发扬下,茶文化已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伴随着时代进步,现代年轻人对茶文化的认知呈现出迟滞状态,这就要求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必须将茶叶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内容进行有机融合,促使茶叶产品以及茶文化能够以更加创新的姿态被新时代人们所接受与传承,让消费者对茶叶产品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与认知。但新时代茶叶产品的包装并非是简单的外部包装,而是要通过色彩、文字、标志等元素深刻体现茶叶产品的质量与意蕴,实现茶产品的推广与茶文化的传扬。

1 色彩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原则

1.1 以人文本

人类机体包括身体、精神、情绪与心理,是相互协调的一个整体。色彩对人类的机体影响会涉及多个方面,如增强人体的血液循环、引起肌肉紧张、影响自律神经系统机能等。[1]因此,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一方面要反映茶叶的各种特征,另一方面要满足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最大程度让消费者感到身心舒适,这样才能促使茶叶产品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产品,也才能确保茶叶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1.2 尊重茶性

色彩是茶叶包装设计中最具吸引力的元素之一,但同时也是受制约最多的一种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的色彩应用方面,不仅仅要考虑商品的档次、品质与品牌等,还要尊重茶叶产品自身的特性。比如在对红茶进行包装色彩设计时,最好选用暖色调色彩,以增强红茶的浓郁之感;花茶、绿茶则适用单色调,以此彰显其鲜爽、清香之特色;普洱、乌龙则更为适合选用深色调,以提高醇厚之感;白茶适合粉色调与白色调,以此折射其柔滑温馨的特质。

1.3 自然和谐

自然与和谐是茶叶包装设计中色彩应用的基本原则之一。众所周知,清新自然是茶叶的一项基本特性,因此,茶叶包装的色彩设计要避免过于艳丽的颜色,和谐自然的色彩一般更为适宜。就目前我国出产的茶叶而言,绿茶占据了半壁江山,绿色也成为了茶叶包装设计的主打色彩,另外还会适当点缀些土黄色,以使得整体颜色更为自然和谐。因而,茶叶包装设计者应对自然色调进行合理组合与设计,同时还要融入自身的想法与情感,做到对茶叶包装色彩的创新,努力设计出既自然又和谐的茶叶包装色彩。

2 色彩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运用的影响因素

2.1 心理因素

由于人与人的性别、年龄、阅历、生活环境、职业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人与人的色彩感受也各不相同。如大部分女性都偏爱亮色与浅色衣服,而大多数男性更热衷于深色衣服。另外,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受也有所不同,当然这些感受是相对而言的,通常我们将令人激动、兴奋的色彩称之为活泼色,将令人亲切、安静、平和的色彩称之为安静色。[2]譬如,红色、紫色、黄色等更为热烈与华丽,绿色、咖啡色、蓝色等则较为自然与朴素;深颜色给人朴素之感,浅颜色给人华贵之感等等。因此,心理因素对人们的色彩感知有着重要影响,茶叶包装设计者在进行色彩设计时必须对之予以高度重视。

2.2 民族因素

根据实际调查发现,人们对于色彩审美与色彩感受与其生活背景息息相关,由于社会水平、民风民俗、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不同,特别是不同国家与民族的人们,加之地域环境、审美标准、宗教信仰等存在巨大差异,使得人们对色彩的认知也不尽相同。在茶叶包装设计中,人们对色彩的不同感受也会对茶叶的评价或看法产生重要影响,如云南省高寒山区分布着众多少数民族,这一地区地处高寒山区,生活环境极具特殊性,加之这一带的人们非常崇尚自然,所以,茶叶包装设计者在对产于该地区的黑苦荞茶进行色彩设计时,往往以白色为主,并会融合一些少数民族元素加以点缀,不但迎合了当地消费者的审美心理与喜好,而且使得黑苦荞茶的包装设计充满了地域特色与民族内涵。因此,对茶叶包装设计者来讲,深入了解每种茶叶以及销售群体的生存环境、地域特色、民风民俗等,对包装设计色彩的科学合理应用具有重要引导作用。

2.3 社会因素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日益提升,相应的审美意识与精神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产品的包装设计也予以了愈来愈高的标准与期望。就茶叶包装设计色彩而言,消费者更为关注茶包装中色彩设计的整体感,尤其是优秀的、经典的茶叶色彩包装设计更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从某种程度上讲,茶叶作为商品的一种,既能够以健康饮品类进行饮用,也能够作为礼品进行相互赠送,满足了人们的社会需求。结合当前广大民众的普遍社会心理不难发现,亲近大自然与回归大自然已发展成为当代多数人的生活追求,这就使得绿色环保型的茶叶色彩包装设计成为多数消费者的首选。所以,茶包装设计人员必须紧紧围绕消费者的独特社会需求,适度地向绿色环保色彩靠拢。总之,随着社会因素的不断演变,人们对色彩的身心感受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对社会需求进行科学定位,对消费者的色彩喜好、心理特征、审美标准等进行认真分析是当前茶叶包装设计者的重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具品牌针对性、识别度高的、优秀的茶叶包装色彩,最大程度发挥色彩对茶叶产品的宣传作用。

3 色彩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策略

3.1 茶种类的色彩运用

新时代市场上的茶叶种类繁多,且每种茶叶的颜色也不尽相同,具体分为红茶、白茶、绿茶、青茶、黑茶和黄茶,其中茶包装的色彩设计更是不胜枚举。在茶包装设计的多个元素中,最具视觉感染力与冲击力的就是色彩元素。且在茶包装色彩设计的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绿色、红色、棕色、蓝色为根本的主打色。在茶包装设计中选用不同的色彩,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与心理感受。因此,根据茶叶产品的种类,选用与茶叶口感、品质相一致的色彩,对促进茶叶产品的销售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4]譬如,绿茶作为我国产量最多的茶叶种类,也是我国茶叶产品销售的主力,其花色品种更是位居世界首位。单我国就有18个省份生产绿茶,其中以杭州西湖生产的龙井茶最为有名,该地区盛产的龙井茶叶鲜而细嫩、芽朵均匀,尤其是高级龙井茶的做工更是精益求精,泡制出来的茶味醇、香高、形美。所以,绿茶种类的茶产品多采用绿色系的包装设计,以此凸显该类茶叶的色绿、味甘、香郁和形美等品质特征。红茶是经过揉捻与发酵而成的。红茶有独特的红叶与红汤。回味持久、茶味浓郁、档次较高。因而,根据红茶泡制出来的茶汤颜色及发酵特征,红色是红茶包装设计的首选颜色。

3.2 茶颜色的色彩运用

茶叶既有主色,同时也有对比色,因而茶叶包装设计者需要根据茶叶茶品的自身颜色选好对比色彩。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实现色彩的合理对比,对茶产品本身而言具有重要的宣传作用,也更能体现茶产品的文化精髓。茶包装设计者必须充分考虑色彩的对比关系,在茶产品包装中应用合适的对比色。[5]诸如,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对比,以此凸显包装的整体色彩布局。色彩的相互对比能够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效果,多种色相、明度、纯度不一的色彩一起运用,能产生多变的、突出的、新颖的视觉效果。一般而言,对比色彩的运用都是低纯度、低明度色彩应用为背景色,高纯度、高明度色彩应用为主题色调。另外,还有色彩视觉上的轻重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也是设计中常用的色彩手法,如绿茶包装中可采用一点深绿搭配大面积的浅绿,在两种色彩的相互对比下,既能让消费者一目了然茶叶的大种类,还能凸显绿茶产品独有的清淡雅致之美。

3.3 茶档次的色彩运用

相关研究表明,在接触商品的最初20s时间内,人们对色彩的感知度能达到80%,对形态的感知度可达20%;在20s-3min内,人们对色彩的感知度达60%,对形态的感知度达40%;发展到5min之后,人们对色彩的感知度与形态的感知度相同,即均为50%。所以,色彩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例如,部分设计者在设计茶叶包装色彩时更青睐于单色,这与其识别度高、整体感强等特征紧密相关,简而言之,在茶叶包装中应用单色能够有效增强茶叶产品的视觉效果,有助于增强茶叶产品的市场识别度,突出其品牌形象,增强其销售竞争力;当然,单色的应用也需把握好程度,这与其细节感缺乏、单调等特性也息息相关。[6]因此,茶叶包装设计者在运用单色时,必须高度重视细节的搭配与处理,最大程度避免茶叶包装给人的单调、呆板、廉价、粗糙等感觉,提升包装色彩的层次感,赋予茶产品以高档次、高精致的视觉体验与心理感受。

4 结语

总而言之,茶叶包装设计必须坚持色彩使用的基本原则,紧密结合广大消费者的地域、民族、年龄、心理、健康等因素,在体现茶叶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要衬托出茶叶产品的整体档次。

[1]何亚峰.浅析地域文化在信阳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J].美术教育研究,2012(7):71-72.

[2]郭磊,张春红.基于W eb3D技术的企业虚拟展厅设计[J].科技传播,2011(7):23-24.

[3]欧阳晋焱,周爱民.中国茶文化影响下的茶叶包装设计[J].中国包装工业,2013(1):97-99.

[4]范增平.茶文化在茶叶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及意义 [J].农业考古,2006(2):66-70.

[5]卢浩.茶叶包装设计中文字和色彩的运用 [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1):6-7.

[6]李德荣.浅谈色彩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J].发展,2014(6):123-124.

黎红波(1978-),男,陕西宝鸡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油画创作与设计学基础教学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