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茶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合理使用

时间:2024-05-23

徐艳秋

(山东女子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300)

茶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合理使用

徐艳秋

(山东女子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300)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已经能够获取大量有关英美文化方面的信息,所以若是内容设计不当将难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与学生进行交流后发现,充分挖掘茶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值得尝试。通过讨论,合理使用茶文化的途径包括:设计课前准备的内容大纲、构建文化沙龙形态的模式、形成良性的文化信息互动、落脚于中西茶文化的鉴赏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茶文化;大学英语;合理使用;教学

如何摆脱大学英语教学目前的困境,以及增大大学英语教学的信息量,一直是笔者所在教学团队所关注的问题。也正是围绕着上述两大问题,在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增设了英美文化教学内容。对于以公共课教学为特点的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增设英美文化教学内容似乎多此一举。实则不然,随着该教学内容的引入,无论是从学生的课堂关注度还是课堂的教学秩序,都发生了显著的改观。但这里也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即如何设计英美文化教学内容。事实上,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已经能够获取大量有关英美文化方面的信息,所以若是内容设计不当将难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与学生进行交流后发现,充分挖掘茶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则值得尝试。从而,这也就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1 英美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可知,英美文化教学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作用:

1.1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作用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仍然呈现出应试教育的特征,在这一特征下教学模式必然体现为围绕着期末考试、英语过级考试来展开。甚至部分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以过级考试题型为体例,分模块对学生进行强化教学。毫无疑问,这不仅违背了语言教学固有规律,也极大的扼杀了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随着对英美文化教学内容的引入,学生能够从比较文化视角来审视英美文化的独特性,以及与本土文化的差异性,这样就能打破传统教学的模式。

1.2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在听课中促使笔者感知到,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似乎并没有形成显著的区别。关于这一点,除了来自于传统教学模式以外,还部分来自于教师群体的教学习惯和教学意识。不难知晓,在学生缺乏足够的课程兴趣的情况下,他们将难以在课堂中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可见,随着英美文化的引入,通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则能由此来增强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当然,若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在英美文化的教学内容上下功夫。

1.3 拓展学生课程视野的作用

当前高校都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这种职业素质不仅体现在专业技能范畴,还反映在学生的思想意识格局范畴。而英美文化教学的作用,就集中体现在提升学生的专业视野,从而提升他们的思想意识格局。通过思想意识格局的提升,将能使学生在职业规划和终身学习构架上形成行动自觉。

2 茶文化支撑英美文化内容的功能

那么如何来理解茶文化的功能呢。对此,仍然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2.1 茶文化提升英美文化教学的品位

前面已经提到,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可以在自组织学习系统下,根据兴趣来搜索英美文化的相关信息。但在当前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下,有关英美文化的信息都显得浅显与凌乱。通过引入英美茶文化和中外茶文化比较文化学内容,不仅能充实英美文化教学内容,还能以它的系统性和关联性来增强课堂教学的文化品位。对此,应引起同行们的重视。另外,茶文化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着,从而也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品位。

2.2 茶文化提升国别文化教学的价值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英美文化内容,并不意味着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而是在比较中以本土文化为起点,逻辑延展到国外文化范畴,并最终引导学生在中西文化间进行鉴赏和识别。不难知晓,我国作为茶文化大国和古国,其茶文化元素已经渗透到了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乃至对国人的心理素质和行为偏好产生着影响。因此,引入茶文化来进行国别文化教学,便能提升国别文化教学的应用价值。

2.3 茶文化赋予英美文化教学的内涵

茶文化从其内在的构成要件出发,可以分为:显性要件和隐性要件。显性要件主要涉及与茶有关的行为文化特性,而隐性要件则指向思想和精神文化范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讲授英美茶文化,以及进行中西文化鉴赏,其逻辑起点应是显性文化要件,而落脚点则应是思想和精神文化范畴。这就意味着,茶文化赋予了英美文化教学的内涵。

3 功能驱动下茶文化的导入

在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如何实现茶文化的导入呢。对此,笔者尝试从以下三点进行讨论。

3.1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载体

之所以提出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载体,意在于:第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这主要发挥了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激励的作用;第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来推动学生自主完成课前英美文化信息的搜集任务;第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在班级中形成一种竞合关系来活跃课堂氛围。那么如何进行分组,以及如何设计出相关的问题,则依赖于教师对具体班级情况的把握。但,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必要的。

3.2 以线上信息搜集为准备

茶文化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板块之一,需要打破现有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线的单项反馈模式。为此,首先就需要驱使学习小组在课前进行茶文化信息收集。为了提高效率,这里需要重视以线上信息搜集为准备的模式。为了收集有关茶文化的信息搜集工作,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阶段列出大纲,促使学习小组根据大纲内容要求进行信息搜集。

3.3 以文化沙龙形态为特色

这里就涉及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入茶文化,以及如何建立起与英美文化教学内在要求相契合的教学形态。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感知到,传统视角下的师生互动仍无法有效进行信息交互,这主要根源于教师主导下的教学意识固化,以及学生学习习惯僵化等因素的作用。因此,采取以文化沙龙为主要形态的教学模式,或许应能改观当前的教学不足。

4 合理使用茶文化的途径

根据以上所述,合理使用茶文化的途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 设计课前准备的内容大纲

这里以英美茶文化特色,以及中西茶文化关联与区别为问题来进行内容大纲的设计。内容大纲具体为:第一,英美人士饮茶的行为偏好;第二,中国茶文化对西方茶文化的影响,这里主要涉及到对古代丝绸之路的认识;第三,茶文化对不同国度民众生活习惯的反映;第四,中国茶文化的文化优势。这些都属于大纲内容,但其中可以通过线上搜集来获取,而部分则需要在小组讨论中来提炼,如中国茶文化的优势。为此,学生小组在课前应围绕上述大纲做准备。

4.2 构建文化沙龙形态的模式

从文化沙龙的一般表现形式中可知,其可以设计为一种主题座谈的方式。成员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并由主持人结合座谈的主题来组织文化交流。而且,在进行文化交流时并不一定给出确定的答案,但可以给出具有启示性的见解。为此,教师应成为茶文化沙龙的主持者。在课堂氛围营造上,可以由班委进行课前组织,并在场地选择上可以以会议室、实训室为载体,这样将有助于转换学生的学习观念。另外,教师应结合主题进行引导。

4.3 形成良性的文化信息互动

由于教师作为文化沙龙的主持者,所以其主要起到穿针引线的职能,而茶文化信息的互动主要来自于各学习小组之间。在针对英美人士饮茶行为偏好的交流上,教师可以简单介绍英美人士的国民性格,并谈及这种国民性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然而,各小组先后就自己所搜集的相关信息进行阐述,并联系英美人士的国民性来分析茶文化与之的匹配度。在建立文化信息互动时,应避免小组之间出现竞争关系。对此,教师应起到信息调和作用。

4.4 落脚于中西茶文化的鉴赏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在进行茶文化教学时需要落脚于中国茶文化上来,这样不仅体现出中国茶文化对英美茶文化的历史影响力,也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那么如何落脚于中西茶文化的鉴赏之中呢。笔者建议,由于这里具有较强的思想文化特性,所以可以在教师精讲的过程中进行提炼,这样能够将教学节奏进行控制。

5 问题的拓展

不难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体现了茶文化所追求的群体交往,也在问题导向下激发了个体自身的感悟和发现能力。

5.1 面对参与度方面的优势

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合理编组,便在增强那些学生参与度的同时,也在高频率的小组成员互动中建立起了知识深度理解的基础。

5.2 面对个性化方面的优势

伴随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引入,团队作为学习的基本单位,就使得内部成员能够最大化的施展自己的学习优势,如口语优势、阅读优势、语法优势和作文写作优势等。

5.3 面对自主性方面的优势

通过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便能将这种学习小组延伸到课堂之外的时间和空间领域。随着目前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也能够支持起小组成员间学习互动的开展。

6 小结

如何摆脱大学英语教学目前的困境,以及增大大学英语教学的信息量,一直是笔者所在教学团队所关注的问题。也正是围绕着上述两大问题,在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增设了英美文化教学内容。笔者在与学生进行交流后发现,充分挖掘茶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则值得尝试。通过讨论,合理使用茶文化的途径包括:设计课前准备的内容大纲、构建文化沙龙形态的模式、形成良性的文化信息互动、落脚于中西茶文化的鉴赏等四个方面。

[1]白雪.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发展,2010(12):32-33.

[2]徐静.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11):46-47.

[3]王晓妍.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4):78-79.

[4]郭彦芳.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31):22-23.

[5]徐琪.文化与交际能力培养———刍议大学英语教学之转向[J].教育教学论,2014(1):32-33.

2015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编号:1506195);2015年山东省“女性与传统文化”专项课题(编号:ZX2015092);2016年度山东省青少年素质教育重点基地研究专项课题(编号:16SZJ012)。

徐艳秋(1981-),女,山东济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语言与文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