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甘波
(汉江师范学院教育系,湖北十堰442000)
茶艺表演渗透幼儿艺术教育的研究
甘波
(汉江师范学院教育系,湖北十堰442000)
茶艺表演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集中体现,在茶艺表演中加入幼儿艺术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可能性。因为茶艺表演具有教育性、艺术性和兼容性。所以在保证茶艺表演的基础上,适当加入适合幼儿的茶文化,增加更多互动式的体验,并提高茶艺表演中音乐的适应度,便可以将幼儿艺术教育与茶艺表演有机地结合。这样的结合既可以扩大茶艺表演的内涵,又能创新幼儿艺术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这样的做法既可以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能发展幼儿的艺术感知力,有着深刻而积极的教育意义。
茶艺表演;艺术教育;幼儿
中国是最早种植和饮用茶的国家,茶文化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象征。它不仅是现实实物的茶饮料,更是一种审美体验和行为艺术。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茶文化开始变成为一种精神,象征着中国人冲淡平和的个性。
茶艺便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集中体现。茶艺融合了冲茶、鉴茶以及饮茶和清净淡雅的环境的营造。正是由于它综合了中国传统的茶具、音乐、服饰,便给饮茶者创造出一种精神层面的审美享受,让饮用者在唇齿留香的同时感受到中国悠悠华夏灿烂文明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极强的文化价值。
茶艺表演是茶艺的重要形式之一,如果茶艺是作为精神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那茶艺便是将中国的茶艺文化形象化,将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具象化。茶艺表演主要是演示冲茶的过程,并按照严格而科学的方法进行冲泡。在此过程中,更加入了音乐演奏、熏香燃放、传统服饰等艺术成分,使观看茶艺表演的观众受到一次艺术的洗礼和文化的熏陶,对观赏者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盛行,将茶艺表演中渗透进幼儿艺术教育也成为了炙热的话题。从根本上讲,茶艺表演是完全可以促进幼儿艺术教育的,毕竟它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将幼儿艺术教育加入到茶艺表演,既可以加大茶艺表演在幼儿阶段的影响力,又能够为幼儿艺术教育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是一举两得的举措,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茶艺表演的教育性
茶艺表演之所以能够影响幼儿艺术教育,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它具有教育性。幼儿一般处在年龄较小的阶段,他们对于艺术的接受主要来自潜移默化的熏陶。一般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而茶艺表演不但能够有效地体现出基础教育的优势,还能够更好地加强艺术熏陶。作为幼儿教育,必须注重幼儿的认识特征,他们更多地善于对感性材料进行识记,对生动的感性材料容易印象深刻。茶艺表演由于具有泡茶演示,音乐伴奏,服装辅助,便具有良好的动感和趣味。泡茶演示是茶叶冲泡的过程,其间会有专门人员进行演示,本身就是一种传播茶文化的过程,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也学习了很多与茶有关的知识。从这一点讲,无论是大人小孩,都会从茶艺表演中学到茶文化,这也是茶艺传统的教育性。随着近二十年茶艺表演的丰富,茶艺相关的音乐也伴随着冲泡茶叶的过程,乐声悠扬。这些音乐大都是与茶艺文化相匹配的艺术形式,有着很强的艺术共通性。这对于幼儿艺术教育具有很好的熏陶性,无形中也训练了幼儿的音乐素养。再者,服饰的选择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幼儿教育对艺术的直觉,具有强烈的教育性。正如李方所著的《教育知识与能力》中所写:“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1]中国茶文化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在对幼儿艺术进行熏陶时,显然带有极强的教育性。
1.2 茶艺表演的艺术性
在当代主流学术界,“茶艺”总是与“茶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茶道更多的是日本茶文化的体现,它是中国茶文化在精神领域的开拓,甚至达到了哲学层面。茶道有着强烈的观赏性和表演性,是高于生活的艺术体现。“茶道”与“茶艺”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茶艺也是将生活中的饮茶,提炼加工成具有表演性质的艺术行为。它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哲学思想和中国智慧,有着强烈的形而上的色彩。从饮茶工具的选择,到冲茶的动作,无不呈现出典型的艺术美感。就现在的茶艺表演,冲茶的过程是艺术性的最好体现,它能够使幼儿在观看冲茶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中国风的配乐,与冲茶过程相得益彰,让观看者在学习欣赏冲茶的过程中接受到音乐的艺术体验。另外,五彩缤纷的服饰也能引起小孩子的注意,更利于他们对色彩的捕捉和体验,使幼儿从小便可以接受较强的艺术感染,有利于提高对色彩的鉴赏力。
1.3 茶艺表演的兼容性
回顾茶艺表演的历史,会清晰地发现茶艺表演具有强大的兼容性。从一开始陆羽被请去“试茗”,到宋朝的“斗茶”,茶艺表演不论从形式到内容上都在不断地衍进和发展,不断有新的形式加入。就目前茶艺表演早已经加入了现代流行的声光电。既有流行音乐的配合,又有传统服饰的点缀,将茶艺表演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大幅度提升,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在茶艺表演中渗透幼儿艺术教育是适合现代教育和茶文化发展的创新之举,有利于茶艺表演形式的丰富多彩。茶艺表演作为开放状态,有着强烈的兼容性可以将幼儿艺术教育吸纳其中,既扩充了茶艺表演的内容,又满足了幼儿艺术教育对茶艺表演的要求。
2.1 增加与幼儿教育有关的茶艺知识
古人教育有“因材施教”,就是将人以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并以最合适的方法进行教育指导。在茶艺表演中同样需要这样的“因材施教”,应该将茶艺表演适当地考虑幼儿艺术教育的特点。一般来讲,茶艺表演是面向大多数成年人的,所以关于茶艺的文化较为复杂,这对于善于接受形象记忆的幼儿来讲无疑是巨大的困难。所以在将茶艺表演中渗透幼儿艺术教育时,应该将茶艺表演的知识性与幼儿的年龄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更适合幼儿的艺术教育。此外,还应该重点考虑家长的作用,比如应该让家长们知道茶对幼儿的好处。比如“《神农本草》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也曾系统的总结茶的药理作用,说‘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因寒气儿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因此,茶能使人神思怡爽,益思清身,除烦去腻。”[2]将茶艺表演加入茶叶药理知识,便将茶艺表演包装成立体的演出形式。在幼儿艺术教育的策略下,让更多的人知道茶艺表演既是精神层面的艺术演出,又是关乎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这样的教育便脱离了传统意义的口头说教,更加具有说服力。
2.2 提高茶艺表演中配乐的适应度
茶艺表演中音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正是因为与茶艺表演恰如其分的配合,才使得中国传统的茶文化有了更好的传播和体现。而配乐之所以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就是配乐与茶艺表演相匹配。同样,为了加强茶艺演出与幼儿艺术教育的相适合,也必须将茶艺演出中的配乐与幼儿教育的基本特征相融合。茶艺演出的音乐有悠扬的江南乐曲,配合淡淡的茶香,可以烘托并渲染出茶宁静致远的气质。在这种大背景下,考虑到幼儿阶段的接受有限,应该简化配乐的难度,将音乐保持传达基本意义的前提下,更适合幼儿阶段的学习和练习。使茶艺表演成为孩子幼儿阶段学习各种艺术形式的起点,使茶艺表演成为幼儿艺术教育的模板。也正因为此,在进行编排和处理茶艺表演时,应该充分考虑幼儿阶段的特殊年龄,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茶艺表演适应幼儿艺术教育的特点,更好地为幼儿教育服务。
2.3 加入更多互动式体验
“艺术教育从原来培养幼儿审美观和欣赏能力转变成只注重幼儿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严重扭曲了艺术对幼儿教育的初衷。这种转变严重影响到对幼儿认知力、创新力的培养,素质教育形同虚设。”[3]这是当前幼儿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所以在茶艺表演中应该尽量避免类似问题发生,比如加入更多的互动式体验。在幼儿艺术教育中,互动式体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大多数情况下,茶艺表演如同节目一样,观众只需要欣赏。但为了适应幼儿艺术教育的特点,茶艺表演必须做出相对的调整,以适应幼儿阶段对游戏的需要。在幼儿艺术教育中,不但应该让孩子体会冲茶、泡茶的乐趣,并从中获取艺术体验。也应该让体验者触摸茶艺配乐乐器,使艺术与观众的距离缩短,让更多的孩子对艺术感同身受,只有这样,才能将单纯注重幼儿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变成认知力,创新力和鉴赏力的培养。这也是茶艺表演对幼儿艺术教育的现实意义所在。
3.1 扩大茶艺表演的内涵
茶艺表演是一种开放包容的发展状态,在历史不断前行的过程中茶艺表演的形式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也正是由于“海纳百川”的气魄和包容性,才使得茶艺表演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茶艺表演应该渗透入更多的元素,使茶艺表演更加多元,更加丰富,使茶艺表演的内涵变得更加博大,更有现实价值。
3.2 创新幼儿艺术教育的途径
幼儿艺术教育在以前的发展中,存在许多误区和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扭曲了幼儿的健康发展。在茶艺表演中渗透幼儿艺术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探索途径。这对于幼儿艺术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创新方法,有助于真正意义地培养孩子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在生活中逐渐培养起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茶艺表演与幼儿的艺术教育结合,这是一种创新方法,应该大力推广发展,使这种思路成为常态,改变幼儿艺术教育长期颓败之势,这对当下幼儿艺术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在茶艺表演中渗透幼儿艺术教育是在当代中国文化多元化的情况下的一项重要举措,应该大力推广,并按照严格的标准实行。只有这样,才能将二者的优势发挥到最大,既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发展了幼儿的艺术感知力,有着深刻而积极的教育意义。
[1]李方.教育知识与能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4.
[2]徐凤龙.饮茶事典[M].长春:吉林科学出版社,2006,155—166.
[3]朱云纤.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4(6):12—13.
甘波(1980-),女,湖北十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