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茶文化的高职院校魅力德育问题研究

时间:2024-05-23

刘林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渝北区401120)

基于茶文化的高职院校魅力德育问题研究

刘林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渝北区401120)

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其内涵丰富,在当今时代特征下具有特殊的魅力德育功能,本文在对茶文化内涵、特征及其德育价值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高职院校魅力德育中茶文化的引入和应用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希望可以为茶文化在高职院校魅力教育中的应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借鉴。

茶文化,高职院校,魅力德育

茶及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伴随着中国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和延伸,茶文化已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茶文化养育和滋润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魅力与心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茶文化引入和应用到高职院校魅力德育工作领域中,不但可以促进高职院校魅力德育工作质量的提升,开创新的魅力德育工作新局面,而且还可以促进茶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充实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

1 茶文化内涵、特征及其德育价值

1.1 茶文化内涵

茶文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茶叶发展历程中所累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在内涵上则只包括茶叶发展中所积累的精神层面的财富,是在茶叶生产、加工、消费等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文化现象,因此茶文化是一种既包括物质层面又包括精神层面的具有立体内涵的概念,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统一体。

1.2 茶文化特征

茶文化作为中国典型传统文化之一,在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征。首先它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融合的产物;其次它具有雅俗共赏、高雅与世俗兼容并包的特征,一方面茶文化与琴棋书画一并作为高雅之物,另一方面茶文化与柴米油盐一样为日常生活必需之物;再次茶和茶文化既具有保健、营养等实用功能,同时茶叶、茶具、茶汤还具有明显的审美功能。

1.3 茶文化的德育价值

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价值,尤其是在德育方面。以茶文化为媒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从而增强其自觉接受并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以茶文化为媒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其传统美德,将茶文化中所隐含的宁静、朴素、淡泊、廉洁等文化内涵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情操之中;以茶文化为媒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一种低碳环保绿色的理念,从而有助于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以茶文化为媒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情怀,增强其自我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2 高职院校茶文化魅力德育实施的状况

2.1 茶文化魅力德育的整体情况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在学生魅力德育建设中引入和应用了茶文化,对于茶文化与魅力德育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等有所掌握,以茶文化为媒介的学生魅力德育工作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整体来看高职院校在茶文化魅力德育建设上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探索出一个卓有成效的模式,对于茶文化的挖掘和利用还处于一个比较肤浅的层次,对于精神层面的茶文化过于依赖,而对于物质层面的茶文化在学生魅力德育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缺乏认识,发挥的作用也比较有限,学生缺乏从对物质层面茶文化的具体感知而向精神层面茶文化升华的媒介,这种问题在高职院校茶文化魅力德育中比较普遍。

2.2 茶文化魅力德育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目前高职院校茶文化魅力德育的主要目标是以茶文化为媒介,让学生明白茶与健康、茶与知识、茶与美学、茶与探究、茶与交流等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茶文化魅力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茶的历史、知识、文化等而进行的,诸如:传统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历史以及国际影响,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茶文化自信;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茶的茶性、品种分类等知识,具备初步的红茶、绿茶、花茶等茶叶的鉴赏、选择、泡制等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对茶水、茶具、茶礼、茶艺等进行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掌握几种常见的茶艺方法,初步具备冲泡、赏茶、茶具清洁、奉茶等基本茶艺知识;学习和欣赏与茶相关的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让学生参与茶文化普及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茶文化专项讲座和主题探讨,并通过设置茶艺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接触传统茶人的风范,感悟和领会传统茶人的美德和茶的真谛。

2.3 茶文化魅力德育的实施途径

目前高职院校茶文化魅力德育的实施途径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主要包括茶文化教材、学科渗透、班级社团活动、师资培训、经费投入等几个方面,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组织编写茶文化魅力德育的相关教材、教案,通过选修课、拓展课等方式向学生开设茶艺课;综合梳理各学科教材的内容,有意识有计划地在各学科教材讲授中渗透茶文化的相关知识;定期举办茶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和学生定期开展茶艺活动;组织茶文化专题教师或指导教师的专业培训,为茶文化魅力德育活动的开展准备过硬的师资队伍;从校园、社区、家庭三个方面进行茶文化课程建设,图书馆提供相应的茶文化教育信息资源,围绕茶文化进行校园环境设计,引导茶文化与学生家庭茶艺相结合。

3 高职院校茶文化魅力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存在的问题

3.1.1 对茶文化在魅力德育中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

目前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在魅力德育领域引入了茶文化教育,进行了初步尝试和探索,但很多高职院校对于茶文化在魅力德育中的地位存在认识上的不足或误区,一部分院校虽然十分认同茶文化对于魅力德育的价值和积极作用,但却不能将茶文化放在魅力德育的战略地位去认识和看待,造成了茶文化魅力德育的发展和推动缺乏长效持久机制,使得茶文化在魅力德育中的作用不能够持久地深入下去,更多的时候甚至流于形式,从而损害和降低了茶文化在魅力德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3.1.2 缺乏有效科学的茶文化课程评价考核机制

很多高职院校将茶文化课程作为选修课或者扩展课,而没有成为学生的专业课程,这一方面与茶文化课程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部分高职院校对于茶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这些都导致了相应的评价机制缺乏有效性和科学性,很多高职院校的茶文化课程没有相应的校本教材,所使用的课程教材主要是有任课老师或主题教师临时选择的课件,因而相应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考核机制也就无从谈起,造成了很多学生对于茶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不够认真的问题,这势必对茶文化魅力德育的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

3.1.3 对茶文化的挖掘和应用有待进一步加深

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是十分丰富的,隐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哲学、美学、科学到艺术、历史、文化等等,而目前高职院校茶文化魅力德育中无论对于茶文化的挖掘还是应用,都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中,并且由于高职院校茶文化魅力德育课程同质化程度的相对较高,一方面抹杀和掩盖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的内涵,另一方面造成了学生对于茶文化审美的疲劳和思维的禁锢,从而抑制了学生对于茶文化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精神,进而对茶文化对学生魅力德育的效果形成了折扣。

3.2 对策

3.2.1 充分认识茶文化在魅力德育中的战略地位

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对于高职院校魅力德育的推行和实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茶文化的传统文化内涵对于魅力德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高职院校在推进茶文化魅力德育的过程中,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茶文化对魅力德育的重要性,建立长效机制推进魅力德育工作的可持续稳定发展,绝不能将之视为权宜之计或者表面工作,特别是在新的时代特征和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如何有效的挖掘像茶文化这种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之应用到魅力德育工作中去,将关系到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全局。

3.2.2 建立健全科学的茶文化魅力德育课程评价考核机制

为了不断地提高茶文化魅力德育课程的教育质量,推进茶文化魅力德育工程的稳定积极发展,高职院校在魅力德育工程中必须根据魅力德育的目标、茶文化教育的内容等建立、制定一套科学的茶文化魅力德育课程评价考核机制,并在实践中予以不断地健全完善,用以测评和发展学生茶文化学习的质量、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措施,从而推进整个茶文化魅力德育工程的良性循环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关评价考核机制的制定建立健全中要对学生茶文化教育的形成性评价,即注重对学生茶文化课程学习过程的评价,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对等起来,这是茶文化魅力德育课程自身的课程特点所决定的。

3.2.3 进一步加深对茶文化丰富内涵的挖掘和多样化应用

高职院校茶文化魅力德育中需要进一步加深对茶文化丰富内涵的挖掘和多样化的应用,目前高职院校茶文化魅力德育中对于茶文化的解读和挖掘多停留在茶艺知识和差异技能等层次中,对于茶文化的情感态度以及静、和、真、美的内在情操和行为模式却较少涉及,这使得学生在对茶艺知识和茶艺技能了解的同时缺乏对茶艺内在性情的情感的把握,而后者被认为是更高更深层次的茶文化,并且这后者对于学生的成长、人格健全、待人接物等更为重要,因此高职院校茶文化魅力德育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向深层次的茶文化拓展,挖掘茶文化的人性并以此作为核心来制定茶文化魅力德育的具体教育形式和方案。

[1]邓敏.茶文化进入校园的现状分析与理论思考[J].农业考古,2011 (2):43-46.

[2]陈莉.文化育人:“茶艺”课程的舒展[J].新课程(综合版),2011(3):25-26.

[3]李春明,蒋仙英.阿婆茶香——上海市青浦区商榻小学“阿婆茶”文化教育纪实[J].辅导员,2010(31):32-33.

[4]吴欣怡,张昭妍.以茶育人春风化雨——访上海梅陇中心小学校长吴敏[J].大众心理学,2009(7):13-14.

[5]邢雯芝.茶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与实现[J].福建茶叶,2015(5): 58-60.

[6]涂乃天.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与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1):138-139.

重庆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阶段性成果,“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魅力德育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3SKSZR11)。

刘林(1984-),男,湖南新化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创新与发展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