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赵 靓,蔡玉秋,李倍源,刘辰洋
(1.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2.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2001 年到2008 年期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茶叶出口额占中国茶叶出口总额的比重不足20%,随后不断上升,到2016年已占到26.92%,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茶叶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比重保持在23%至30%,这表明,近年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茶叶出口额、出口量的占比差距已逐步缩小,中国茶叶出口商在积极地对茶叶产品出口结构进行优化。
2001 年至2011 年,中国茶叶出口价格始终低于世界茶叶的出口价格,但基本上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出口的茶叶以散装为主,原料茶的附加价格较低,导致出口价格始终偏低。从2012 年起,中国茶叶出口价格开始高于世界茶叶出口均价,主要是由于近几年中国加速了茶业的精制化,提高茶业的附加价值,同时绿色茶业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茶的质量。到2018 年,中国的茶叶出口价格已经达到近10 年的最高水平,达到每千克4.52美元。
近年来,我国在茶叶出口贸易方面整体水平有所改善,虽然茶叶出口价格仍然低于英国、德国、美国这些以高端茶出口为主的国家,但是茶叶价格已经开始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茶叶出口价格的提高带来更高出口收益,促使中国茶叶产业必须实现由量产到质产、由低价散装茶到高端茶、名优茶的转变,提高茶叶的附加值和质量,从而提高茶叶的出口价格,使中国茶叶出口到国际市场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中国茶叶出口市场基本已经覆盖到全球五大洲的各个国家。但近年来,在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中国茶叶出口市场结构出现了较大改变。
首先,欧盟作为中国茶叶传统出口市场,贸易总量在不断增长,但其贸易额和贸易量在中国茶叶出口总额及出口总量中所占比重明显下降;其次是中国对日本市场茶叶贸易水平严重缩水,2000 年中国出口到日本市场的茶叶总量为3.27 万t,占中国茶叶出口总量的14.36%;然而到2019 年出口量已下降至1.20 万t,占比仅为3.27%,日本在中国茶叶出口中的地位已不复存在;相比之下,中国对东盟等国的茶叶出口贸易量出现大幅上升。
长期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消费者对红茶的偏好远远超过绿茶,在国际市场上,红茶也占据了主导地位。2018 年,红茶进口量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巴基斯坦、阿联酋、美国和英国,世界茶叶市场的进口也以红茶为主,而中国出口的茶叶产品主要是绿茶,没有把握国际市场的消费偏好,导致茶叶出口额和出口量难以进一步扩大。
以摩洛哥为例,摩洛哥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中是中国最大的茶叶出口市场,2018年,中国出口至摩洛哥茶叶数量已超过中国茶产量15%。在绿茶方面,中国绿茶出口至摩洛哥的数量及金额,分别占摩洛哥进口绿茶数量和金额的99%,中国出口的绿茶几乎占据了摩洛哥的绿茶市场。从2001 年至2018 年,中国对摩洛哥绿茶出口量及出口额呈现较为显著的上涨趋势,所占比例相对比较稳定,随着摩洛哥市场对绿茶的需求不断增加,进口规模在逐渐扩大,其市场上消费的绿茶也主要来自中国。
在红茶方面,中国出口到摩洛哥的红茶数量和金额整体呈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是中国红茶在摩洛哥进口红茶的比例并未呈现稳定的上升趋势,反而存在着显著的波动,尤其在2016年,中国红茶在摩洛哥市场中所占的比例下降较为明显,摩洛哥红茶消费市场发展较快,其他国家逐步将红茶出口到摩洛哥,挤占了中国红茶在摩洛哥的市场。
近年来,中国出口茶叶的质量和价格都有所提升,出口价格已高于世界平均出口价格,但和出口中高端茶的国家相比,出口茶叶的附加值仍然较低,茶企业利润的增长主要是依靠数量的累积,在这样的情况下,汇率的变动对茶叶出口的影响就会比较大。
中国茶叶出口市场主要以美元为交易货币,因此主要讨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带来的影响。2007 年-2014 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升值,2015 年、2016 年虽略有下降,但2017 年、2018年汇率水平再次大幅提高,总体呈现升值趋势。短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国茶叶出口失去了竞争优势,使茶叶出口量进一步减少,而中国茶企业的利润主要依靠量的累积,人民币汇率升值必然会影响茶叶出口利润,从而降低了茶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中国国内小户型的茶企业将会有较大的冲击。
“一带一路”沿线的部分国家出于对本国利益的保护,经常利用隐秘性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利益,在茶叶进口贸易方面,许多国家开始实行越来越严苛的农药残留限量(MRL)标准,同时检测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扩大了中国茶叶出口的风险,降低了出口国茶叶的通关效率以及茶叶合格出口的数量,从而达到保护本国茶叶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欧盟作为中国茶叶出口重要的市场,主要消费高档茶叶,出口利润较大,但农药残存标准也日益严格。此外,欧盟还制定多项关于茶叶农药残留量的新准则:欧盟正在考虑把进口茶叶中高氯酸的含量限定在0.75mg/kg以内。这些新准开始实施后,茶叶的通关效率将会降低,同时也会影响茶叶的出口量,对中国茶叶出口创汇产生巨大影响。
首先,必须对茶叶的种植环境进行科学合理化的管理。做好冬季的施肥活动以增强土壤的养分,达到增产的效果,运用科学方法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止,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其次,逐步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劳动力作为茶叶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操作者,发挥其作用非常重要,种植方法是否科学、使用技术是否规范都会对茶叶产量带来影响,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基层劳动力进行科学化的培训,使其掌握茶叶种植过程中的科学方法。最后,对接高校和各类科研所,引进一批具有科学技术的高素质人才,由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带动普通的从业人员,提高整体的劳动力素质,扩大茶叶的生产产量。
中国茶叶出口主要以绿茶为主,出口流向多数为偏好绿茶消费的国家,绿茶出口价格低,带来的利润较少。而国际消费主流产品为红茶,欧洲等发达国家消费也以红茶等高附加值茶产品为主,中国茶企业应尽量地完善茶叶的出口结构,以适应国际市场的消费者偏好,占领一部分红茶的国际市场份额,并着眼于目前尚未有效开发的绿茶市场,通过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占领市场份额,扩大中国的绿茶出口竞争力和影响力。
中国茶叶出口到不同市场时,应根据当地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文化风俗来把握消费者的需要和偏好。以茶包为例,从茶包的大小来看,俄罗斯人偏好规格较大的茶包大,而欧洲消费者偏好不超过100克的小茶包。从茶包的款式来看,欧洲消费者更倾向于小而精巧的纸包,而俄罗斯则更倾向于中型的铁罐。根据出口目标市场的不同做好全面调研,针对目标市场消费需要,才能打开市场需求,占领市场份额。
首先,妥善地选择交易所使用的计价货币,尽可能地选择非美元货币进行计价。中国茶企业应积极与贸易合作伙伴协商,尽可能选择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从而避免其他货币,特别是美元所带来的汇率波动风险,不能采用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时,可以考虑双边各自提议的计价货币,在总价值中分别占到半数使用,共同承担汇率波动的风险。
其次,在合同中增加有关汇率的条款。中国茶企业在签订出口合同时,尽可能地增加保值条款以规避汇率风险,即合同双方约定好汇率,允许汇率在某一个区间内上下波动,但是如果超过了这个区间,那么超过部分的损失将由合同双方共同承担。
最后,运用现代化的金融工具,如远期结售汇、远期期权合同结售套差价保值、货币权益期权合同套差价保值、货币权益期权合同套差价保值、货币期权掉期等金融工具,提高我国茶企自身对市场汇率波动的调整能力和对风险的适应能力,茶企应该充分使用这些金融工具,以降低汇率波动变化带来的损失。
第一,应建立健全茶叶质量安全的检测体系。由政府各级部门联合茶企业共同监督管理茶叶的整个生产加工过程,密切关注茶园的生态环境安全、严格把控产业生产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加快整改不符合卫生条件的生产加工环境,政府各级部门不再只是对单一的茶叶成品进行检测,而是对整个种植、采摘、加工、储存、运输的全面监管,加大对茶叶的品质、安全的抽检力度,对不合格产品绝不打“人情牌”,绝不让任何一批“问题茶叶”出口至国际市场。
第二,建立对茶的论证系统。“有机绿色无害”是当前国际消费趋势,无论是茶叶还是其他农产品,均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时的重要参考指标。如今,农产品论证系统已比较完备,体系论证逐渐被农产品生产企业所接受,如haccp 论证、gap 论证、iso9000质量认证、iso14000 质量认证和欧盟“绿色通行证”标准体系等,按照目前的论证标准,茶企业想要占据国际市场份额更大,就必须获得国际市场“通行证”。中国茶企业应严格遵守国际标准,在出口茶品质、认证等方面做到完善,获得国际市场认可。
第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保证出口茶叶质量达到国家农药残存标准,规避贸易壁垒,从而减少出口危险。我国茶企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在茶的种植、采摘和加工过程中,严格遵循国际标准进行,同时要加强对农药残存量的监测,确保茶的质量水平。茶企业要靠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绿色茶业,如发展无公害的茶、有机的茶业,迎合当今流行的绿色消费观念,转变中国茶业在世界市场的形象。在茶叶种植中,茶农应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更多的是利用有机肥和生物化肥,并效仿发达国家采取绿色措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