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国茶企出口商务英语的跨文化交际

时间:2024-05-23

郑坤丹(海口经济学院,海南海口 571100)

我国茶企出口商务英语的跨文化交际

郑坤丹
(海口经济学院,海南海口 571100)

中国茶叶贸易的繁荣,为国内茶企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口型茶企数量不断增多,交易中涉及的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也成为了目前最受关注的一项热点问题,商务英语翻译在茶企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非常关键,茶企商务英语翻译要从商务交际的需求以及茶企词汇特点出发,以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商务需求为目的,出口型茶企翻译需要遵循目的论的指导,本文针对茶企出口商务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进行具体分析。

茶企出口;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

所谓的跨文化交际,就是基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所进行的交际活动,受到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下,会产生很多沟通障碍和理解上的差异,为了能够减少这些障碍和分歧,促进茶叶贸易的顺利进行,吸引更多国外客户来到中国,研究茶企出口商务英语的跨文化交际意义重大。

1 跨文化交际概述

所谓的跨文化交际,就是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一般也是指在不同语言与文化背景下的交流,简单的讲,如果中国人与外国人打交道,就应该研究如何更加容易,更加无障碍地交流,这就是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在中国茶企与国外茶企打交道的过程中,由于双方同时处于不同的文化领域下,从而导致交流上存在差异,为了保障这种交流的顺利,需要研究两种文化的不同基点,从而选择更加准确的翻译方式,为企业之间的交流提供保障。

1.1中西方文化“生长”在不同的“土壤”

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的第一步,就是要弄清楚两种文化的生长基础。一些学者认为,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文化产生的环境不同,根源也不同。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精神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内陆格局、和煦的天气以及丰富的水环境,孕育了中国农耕式的经济模式。而西方国家的文化最初起源于古希腊,希腊半岛三面环水、有绵延不断的海岸线,岛屿林立,成就了西方国家的渔业以及海洋贸易。由此可见,农耕经济模式与海洋贸易模式是孕育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基点。在精神文化方面。我国的文化在春秋晚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以孔子儒家思想和核心,一直到西汉全国统一,董仲舒建议的“罢黔百家,独尊儒术”观点,直接将儒家思想推上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制高点,儒学是我国千百年来一直崇尚的正统思想,也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以及行为思想等等。西方国家的另一个文化起源地是希伯来宗教,在公元392年,基督教被罗马皇帝定位国教,从此基督教开始长达千年的宗教统治地位。它对欧洲的文化统一贡献了不可取代的力量,也深深影响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从这些论述中,可以发现,儒家思想与基督教思想缔造了中西文化差异的另一个基点。

1.2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1.2.1语言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语言作为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首先,语言可以用来记录人类发展历程的载体,是文化流传至今的工具。语言作为媒体符号的一种,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也是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古往今来,人们的生活与语言紧密相连。在英语系统中,将红茶称之为“black tea”,直接翻译成中文,实际上“黑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异,早期红茶从中国传入英国的时候,是福建武夷红茶,这种茶叶的颜色是黑色,故将其称之为“black tea”,从这一点也能够看到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异,英国人重视茶叶本身的颜色,而中国人则重视茶汤的颜色。所以说从语言能够看到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情况,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准。

1.2.2文化是语言实现价值的载体

语言是文化发展的标志,而文化则是语言价值得以实现的载体。中国文化是经由语言记录,语言在此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语言记录拥有具体的记录内容,这些内容包括情感、事业以及艺术等各个方面。中国文化必须要借助语言才能够被完整的表现出来。同时,人们在进行交流或者表达自己意见的时候,都是通过语言实现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创造出来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系统。以茶文化为例,它具有巨大的包容力,不仅可以吸纳众多外来文化,为自己所用。而且也可以被其他文化所吸纳,实现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扬。

2 茶企出口商务英语的跨文化交际策略

在分析了茶企茶类词汇特点以及跨文化交际的基础上,对中国茶企出口型跨文化交际的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2.1语言层面的转换

茶叶企业在进行跨文化商务英语交际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语言层面一些的转化,这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基础,为了减少语法错误或者是翻译歧义的出现,企业内部翻译工作者必须要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以及对英语的掌控能力,英语与汉语在语言表达上存在明显差异,汉语重在表现词语的内涵,讲究形散而义不散。另外在综合语与分析语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与国外客户交际的时候,经常会提起“企业介绍”的问题,想要更好的表达交际的意识,更加符合国外客户的思维方式以及交际习惯,可以将企业介绍这样的词汇,转化为更加简洁的表达的方式,在国外一些网站中,经常会使用资质认证、合作加盟这样的词汇,这为中国茶企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些了参考,采用国外人习惯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方式进行交际,这样会使双方沟通更加和谐、顺利,对茶叶贸易的达成必然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2.2宣传语信息的翻译

2.2.1企业信息、特色翻译

在出口型茶叶企业的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企业宣传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业翻译时,要将企业特色以及企业文化结合在一起,这样翻译才会更加准确,比如企业名称、规模以及产品等方面的翻译,中国茶企一般都会将重点放在介绍企业的荣誉、奖项等等,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国外客户对企业所获得荣誉、奖项不会感兴趣,因此导致很多介绍过于冗长、过度繁琐,从而导致对方失去交际下去的兴趣。跨文化交际下,应该侧重翻译企业信息与产品特色,翻译者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翻译的策略,从而更好的与国外企业代表进行交际,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好的翻译效果。

2.2.2使用简洁准确的措辞

出口型茶企的对外交际中,翻译人员要尽可能使用简单、准确的词汇进行交际,这样能够避免产生交际歧义,在英语系统中,很多茶叶词汇都是外来词汇,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文化发源于中国,茶叶词汇是茶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在原本的英语系统中,原本并没有这些词汇,这就要求出口型茶企在对外交际的时候,能够非常了解翻译的法则,准确而有效的找到双方交际的切入点,在帮助国外客户了解中国茶叶产品文化特色以及企业信息的同时,又能够以最佳的方式表达出茶品的特色。中西方国家在阅读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人在阅读的时候,喜欢阅读朗朗上口的句子,并且在语言表达也喜欢使用排比、对仗等句子,但是如果这样与国外客户进行交流,就会造成对方的困难,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尽可能是简单、准确的句子,不要使用中国人习惯的这种“业绩辉煌、互惠互利”的“大词、美词”,翻译必须要化繁为简,减少国外客户理解上的歧义,促进茶贸易交易的顺利进行。

2.3茶类词汇以及茶文化的翻译

2.3.1茶类词汇特点

茶叶企业的专业词汇具有非常显著的文化嵌入性。那么所谓文化嵌入,就是这些词汇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孕育和产生的,因此这些名称体现了非常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比如白牡丹被翻译为“White penoy”,牡丹是中国的国花,茶类词汇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在茶类词汇中也被植入了这些文化。

茶叶发源于中国,因此大量的茶叶词汇都是其他语言系统中不存在的。有些中国茶叶词汇与西方国文化中的茶叶词汇存在明显差异,有的甚至完全不同。在茶企工作中所涉及的茶叶词汇,应该注意这些词汇的独一性,要让茶叶贸易中的交际对方能够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同时可以充分体会到中国文化内涵。

比如:武夷山茶被翻译为“wuyi rock”,其中的“wuyi”就是武夷的音译,人参乌龙茶被翻译为“Ginsengoolong”,茶叶从中国出口到西方国家中,在西方的语言系统中逐渐涌现出新的茶叶词汇,这些词汇随着茶叶贸易有被输入到中国。这就是文化交流以及跨国贸易的意义所在,它们不仅实现了经济发展,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融合。

2.3.2翻译策略

意译

实际上,这种翻译的方式,一半都是采用意译与音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翻译的,并且具有翻译的固定结构,结构式定语+名词tea,其中tea属于音译的部分:

比如:jasmine tea(茉莉花茶),Yony hyson(雨前茶)等。

加译法

这种方式在交际翻译中是比较常见的,也就是在原有词汇的基础上添加一些新的内容,从而达到交际双方顺利交际,高质量交流的目的。这种翻译方法通常都是用在茶品、茶艺、茶具使用说明方面的翻译,这是为了帮助客户更加准确的理解认识茶叶产品。

直译法

这种翻译方法是贸易英语翻译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是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文内容与形式的基础上进行翻译,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茶叶专用词汇翻译,对翻译者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词句组织能力要求很高,一般翻译简单句比较合适,复合句,使用这种方法翻译起来比较困难。

比如:“Non-fermented”直接翻译为“不发酵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绿茶,而“Post-fermented”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发酵茶,也就是普洱茶。

结束语

出口型茶企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需要与国外客户打交道,并且不断的进行对外贸易交际等等。而在跨文化视域下的茶企交际与贸易,需要进行大量的英语翻译工作,翻译者必须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全面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异,从西方国家居民的思维习惯、交际习惯出发,以促进企业贸易成功发展为目的,成功、有效的进行英语交际,这是茶企实现外贸发展的前提,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茶叶贸易相关工作者提供建议和帮助。

[1]徐海江.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D].上海师范大学,2014(8):02-05

[2]石慧.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需求分析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4):78-80

[3]谢颖达.跨文化情境下商务英语口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12):24-25

[4]谢群.商务谈判话语互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5):34-35

[5]冯英.中职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D].上海师范大学,2014(8):35-37

郑坤丹(1978-),女,广东潮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文学、旅游英语翻译、影视评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