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山区桃园走向现代化的一些思考

时间:2024-05-23

周代兵

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王志强研究员文章《宽行高冠是我国桃园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以及《中国好苹果大赛金奖果农日本行》视频的启发,笔者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撰写了此文。

中国是水果种植大国,但还不是水果产业强国。中国桃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可鲜桃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仅为1.24%,中国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 400 多万亩,远超新西兰的 20 多万亩,但产值在世界猕猴桃产业中所占份额偏低,与新西兰猕猴桃在市场上有着明显的价格差距,说明什么?说明面积大、产量高、价格低、竞争力弱、农民收益低。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个数字,却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水果产业与国际间的差距。诚然,探究水果产业的现代化,是一个需要考虑到生产和销售两方面又牵涉到政府、企业组织、农民个体等社会各方都需要努力的系统性问题。中国果业如何由大做强,如何才能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中国山区水果产业迈向现代化的第一步怎么走,突破口又在哪里?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笔者认为现在特别需要一个能够代表山区未来发展方向的具有普遍示范性的栽培模式,其重要性就犹如芯片之于手机。王志强研究员在其文章中曾提出:针对上述现状,在各桃主产区应该开展系统的栽培模式试验,并进行示范比较,筛选适合不同区域、不同立地条件的栽培模式。那么这个工作如何落地呢?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日本青森县的做法。青森县是苹果主产区,其弘前苹果公园是弘前市政府1965年建立的,这里大约有80个苹果品种,2300多株苹果树,占地面积150亩,表面看有品种选育和苹果文化展示等功能,也许还有其他功能。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山区的桃主产区也可以用公园的形式来开展栽培模式探索工作,比方规划命名为“蟠桃公园” “黄桃公园”“水蜜桃公园”诸如此类,为了叙述方便,笔者取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之“木桃”二字给这个虚拟中的桃公园称作“木桃公园”,那么要把这个“木桃公園”建设成什么样子呢?要做些什么具体工作又解决哪些问题呢?

1 理 念

说起山区桃园的现代化,也许并没有一个标准性的定义,如果非要给出定义,那起码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点:风景优美的桃园,健康的土壤环境,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健壮的树势、果园劳动省时省力,桃的品质好价格高。那么我们山区桃园在未来的水果生产中有没有一个一般性的指导原则呢?回答是肯定的,中国传统思想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智慧就可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倡人们追求天地人和、物我一体、爱护自然、尊重自然,人与天地和谐相处,做事情遵循自然之道。每一件事情都有着他自身的天性和本质,桃园亦然,喜欢灿烂的阳光,喜欢肥沃的土壤,根深自然叶茂,树势强壮自然硕果累累(图1),植物喜欢什么就遵循植物之道供给什么。看看青森县的苹果园是如何生产苹果的,水果套袋技术最先是日本兴起的,在我国的果园应该是常态,可在青森县,不套袋苹果已经占了九成,尽管不套袋,苹果的表光度跟套袋苹果相差无几,色泽好、亮度好,挂在树上煞是可爱,果园实行林间生草,施动物源的有机肥和植物源的堆肥(动植物残体是土壤有机质的基本来源),有机肥由于是水溶性的,基本上都是直接撒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层厚,树与树之间距离远,果园通风透光,摘叶、转果是为了让苹果得到充沛的阳光,这些精细的管理措施无一不暗中契合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中国传统思想。由于木桃公园处于山区,那就更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原则,与周围的山水协调起来,与周边的村庄协调起来,努力探索出一些有益于有机农业而远离化学农业的好经验才是对木桃公园所寄予的希望。

2 种 草

果园生草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调节地温、调节土壤水分、疏松土壤。山东农业大学陈学森教授在谈到果园生草的重要性时曾这样说:“提高果实产量80%靠化肥,但我国的果园基础地力太差,有机质含量低,如何把果园的有机质含量由目前的1%提高到3%,是牵涉到国家的产业转型升级、牵涉到国家乡村振兴的一件大事”,其实,果园生草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把草种好。当然果园生草的首要目的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已投产果园如何种草怎样施肥,新建果园如何种草怎样施肥,还有哪些其他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办法,这都需要大量的工作来完成,如此木桃公园就成了一块大试验田。试验项目要有创新性,预案准备要科学、全面,避免走弯路,多做一劳永逸的工作。目前适合果园的草种很多,可以先考虑试验这些草种:豆科的毛叶苕子、救荒野豌豆(薇)、紫花苜蓿、紫云英,禾本科的鼠茅草、早熟禾。如果把果园的景观元素以及生物多样性元素也考虑进去那将精彩纷呈,果园增加有机质含量要种草,饲养牛羊要种草,美丽乡村建设绿化园艺要种草,感觉草业将会是一篇大文章,立草为业正当时,希望木桃公园可以创造神奇。

3 树 形

目前中国桃园的树形犹如江湖武林,门派众多,形态各异。由于探讨的是山区桃园的现代化,那什么样的树形才是合理的还需要探索,首先应该充分考虑到休闲农业对景观的要求,春天一个赏花季,夏天一个采摘季都要求培养树形时与旅游结合起来,大块的果园可以搞宽行高冠,那些不规则的地块、边角的地块建议搞中高冠大开心形,山区桃园追求的目标也不一样,应该把追求高品质放在第一位,产量放在第二位,所以山区桃园特殊的情况又要求我们在木桃公园对树形的试验工作有所创新。

4 文 化

木桃公园可以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平台,首先应该把土壤的一般知识普及到农民朋友那里,唤回他们对大地的热爱,对土壤的爱护,文化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态度,贯穿于桃产业的各个环节,对劳动的态度、对自然的态度、诚信品质的养成、工匠精神的培养无一不是文化,中华有着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桃文化深邃,木桃公园可以大力挖掘并展示桃文化以及本土文化,将文化自信转化为技术自信,文化的元素、科学的元素在公园里琳琅满目,桃园如此多彩,这不仅仅是桃的生产,更是文化的传承,在我们的下一代那里开花结果。生产的是桃,销售的是文化,这应该是桃产业的最高境界。

5 艺 术

未来的中国山区一定是山清水秀的所在,是都市人理想的休闲去处,与美丽乡村相协调的艺术化的桃园一定是未来的方向,一个艺术化浓郁的桃园既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可以成为乡村的一个有趣的元素,如此木桃公园就成了艺术化桃园的试验场。可以通过行间不同草形态颜色的变化(犹如现代足球场之草坪)以及桃树景观化的树形从而达到艺术化的效果。艺术家、文化学者可以成为木桃公园的常客,在他们眼里也许有更好的创意(图2)。

6 小 结

综上所述,山区桃园要走向现代化,现在特别需要一个好的栽培模式,所以以木桃公园的形式落地,其功能就如以前的园艺场,在生产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诸如株行距、树形、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现代高新科技在桃园生产中的应用等等都可以在公园内先行试验,取得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之后再予以推广。对于文化在一二三产业融合中的作用以及乡村旅游对桃园景观的要求,木桃公园在文化与艺术的探索工作中无疑也可以有所作为。以财力论,对于条件还不成熟的地区,其实这个木桃公园也不需要投很多钱而刻意为之,只要选一个占地两三百亩的自然村落,先把试验工作搞起来,过几年再把牌子挂起来也未尝不可,弘前苹果公园的富士母树就是用几块木板围起来,看起来也别致。公园里就是农村的真实情景,只是乡村振兴现实版的先行者而已。笔者倒是建议把点选在景区附近,这样艺术化桃园的探索就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工作。国家号召创新才是民族进步的动力,这就要求工作需要创新思维,套袋、生草的技术都是日本先搞起来,可不可以不要老是跟着别人跑,可不可以把标准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把工作做扎实了是可以实现超越的。面对我国上万亿元的水果市场乃至全球更大的市场,面对广大勤劳的农民时不时遭遇滞销和贱卖的窘境,时代呼唤着有识之士来组织做这件事。国家的现代化蓝图已经绘就,中国的果业人该当只争朝夕,为实现中国果业的现代化而昂扬前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