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张光北、张山西交民巷里的人情味儿

时间:2024-04-24

张光北、张山西交民巷里的人情味儿

时光变迁,许多东西都发生了变化,但发生在西交民巷里的胡同情还在,师生情还在,兄弟情也还在。

西郊民巷中的前细瓦厂胡同出过不少名人,著名演员张光北曾在前细瓦厂住了25年,至今他的姐姐还住在这条胡同里,他说那里依然是自己的家。《记忆》节目现场,演员张光北、张山以及张光北的老师、小学同学一起聊聊对这条胡同的感情,兄弟情、师生情。

西交民巷里的名人

前细瓦厂胡同在西交民巷名声显赫,张光北说:“比较出名的是清朝有一位姓高的,人称‘算房高’就住在前细瓦厂胡同5号。算房高家档案记录了皇家建筑工程销算流程。高家历代掌管销算房近百年,承办大小工程百余处,亲历的大工程有天坛祈年殿、颐和园三海、慈禧太后及光绪皇帝陵寝、正阳门城楼、中南海海晏堂等。就连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称帝后,也想请他们高家帮助建造陵寝。除了他,当年京城有名的外科医生赵炳南先生也在我们这条胡同开过诊所。我印象最深的北京五星啤酒,它的创始人叫郝升堂,当年就住在我们这片儿,西交民巷87号。”张光北说,燕京啤酒还没出来的时候,京城百姓喝啤酒基本上就认五星啤酒和北京啤酒。当时,五星啤酒厂地处城西,北京啤酒厂位于城东。“还有在东安福胡同是给清乾隆皇帝的宠妃容妃亲戚修的房子,这条胡同正好在宝月楼的南边,容妃登上宝月楼就能看到自己族人聚集的地方。”

胡同里的孩子重情义

张光北做饭很好,在街坊邻居中是出了名的。他说,小时候母亲去世得早,父亲工作忙没时间管饭,他就去街坊邻居家蹭饭,好多手艺都是跟街坊邻居学的。邻里情深,都没把他当外人。后来有了做饭的好手艺,去他家蹭饭的人就多了,基本上都是他上中戏表演班的同学们。

其中演员张山就是其中一位。张山是青岛人,随父母工作调动来的北京,他们家原来住在人民大会堂后边的后红井胡同,离张光北家很近,基本每周都到他家蹭饭,张光北也不拿他当外人:“他父亲是四川人,做饭很好吃。不光吃,还带打包的。带回去给何政军他们吃。包括现在我们还是按照老习惯去他们家附近的馆子聚。他有时候就趁他爸不在家,拿个一两瓶茅台,带我们去下馆子,去的四川饭店,感觉可牛了。”当时已经参军有工资的张光北不仅请大家吃饭,还爱美,他买的衣服也经常被张山翻出来穿。

张山和张光北是85中戏表演班的同学,还是室友。张光北爆料张山是宿舍的“传达室大爷”,张山也讲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我记得在宿舍有一次特逗,我晚上说梦话,他不是刚拍了《芙蓉镇》那部戏,我梦话说那部戏要下,给他紧张的一宿没睡着。”张光北和张山是好兄弟,两个人经常合作,他们在《三国演义》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一个演吕布,一个演赵云。张山说,说到《三国演义》他得感谢光北:“是他推荐的我演赵云这个角色,当时拍三国都得会骑马啊,我跟光北以前拍别的戏的时候是专门儿受过骑马的训练的。当时会骑马的人少,他就跟蔡导推荐了我。结果一试戏,我骑的很好,张光北很得意。唐国强演诸葛亮也是张光北推荐的。张光北在那会儿就像是个指挥的,我就像先锋一样。比如唐国强他家房子漏水,张光北让我们几个帮着修去,中午吃饭的时候唐国强问我吃6个包子够不够,我说我得吃8个才够。还一个特让我感动的事儿,我去新疆拍戏的时候,在监狱体验生活,结果得了一种传染病,他就给我打电报安慰我。”

张光北和张山是好兄弟,家住的也不远,他们就连娶的老婆都一个姓。张山说:“他老婆陈炜跟我们一个班的,谈恋爱那会儿我都帮了不少忙。当时我跟他还有陈炜和史可我们四个出去玩,然后我骑车带着陈炜,他骑车带史可,他怕别的同学看到他带陈炜可能影响不好,就让我带着,骑到一半停下来休息,他问我‘山子你累了吧,咱俩换换人带吧’,结果带着陈炜就跑了。”

张山是陈强的女婿,陈佩斯的大舅子,张山的脾气张光北最知道,每次张山和媳妇吵架,都是张光北劝:“我跟我媳妇儿每次吵架的时候她都给张光北打电话,只要打完电话张光北都能立刻过来。后来有了BP机之后,我媳妇儿就把吵架更具体的细节告诉他。”张光北的妻子陈炜去青岛拍戏的时候让狗给咬了,张山家在青岛,张光北没赶到青岛之前,张山家一直照顾陈炜。他们两家关系非常好,他们跟双方家长的关系也特好,跟干儿子一样。

吃百家饭长大的胡同情

胡同里长大的孩子,小时候都有去人家蹭饭的经历,可见当年邻里之间的感情。张光北上小学的时候,好多同学也都跟他是街坊,他们基本天天混一块儿。节目现场张光北小学和初中的班主任赵玲和他的发小郑国军也去了。张光北说:“我父亲当年之所以敢把我一个人放家里,就是因为有这些同学和我的老师的照顾。”他不仅去赵老师家蹭饭,也到发小家蹭饭,郑国军回忆:“那会儿基本上谁家要做好吃的了都会给邻居分点儿,不像现在邻居之间谁认识谁啊。但是张光北去我们家蹭的次数不多,因为我家住后细瓦厂胡同,跟他隔了条街,我们其他住前细瓦厂胡同的同学他基本上都去蹭过。”

张光北说父亲虽然给他报了小饭桌,一日三餐都在学校解决,但是晚饭学校吃的太早,下午4点半就开饭,回家他就饿,尤其是闻到邻居家的香味,就盼着人家来邀请他再去吃一顿去。而他最爱去的就是赵老师家,吃他做的炸酱面。

赵玲介绍:“东绒线小学,后来改为216中学。张光北是我们班的中队长,郑国军是团支书。

“对于住在细瓦厂这边的孩子我都比较偏向一点。由于历史的原因吧,细瓦厂这边的孩子家长都是知识分子,在加上我原来也住西交民巷那片儿。”

虽然心里喜欢,但是犯了错一样要处罚,赵玲还记得对张光北最严厉的一次就是把他从教室里推出去了。他上课画五线谱,老师急了,忍着痛把他推出去了,后来多亏了别的老师给张光北求情,赵老师也正好找个台阶下,就原谅他了。

郑国军说,张光北不光招老师喜欢,女同学更喜欢他:“考试打个小抄啊什么的都是女同学递给他。而且有的直接跟他换卷子,老师发现了最后也没言语。这是我们赵老师的爱人王老师干的。”

如今虽然已经不在西交民巷居住了,张光北没事儿还是经常回去看看,他说那是他长大的地方,而且现在那也快拆了,看一次少一次。“现在我姐姐依然住那,就是舍不得对于胡同的感情,也算保留祖业。”张山说,现在外地同学要是来了,他们还是习惯到张光北家吃饭,虽然地方变了可是口味没变。时光变迁,许多东西都发生了变化,但西交民巷里的胡同情还在,师生情还在,兄弟情也还在。

据BTV《记忆》整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