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上海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时间:2024-05-23

聂钦宗

上海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聂钦宗

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理念的重大举措。2014年7月,上海市闵行区、崇明县被纳入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5年12月,上海市青浦区被纳入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近期,为了解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情况,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赴闵行区、崇明区和青浦区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开发利用绿色低碳能源、持续推进资源节约利用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但也存在新型环境污染风险增加、跨界区域环境治理压力较大等四方面问题。现结合调研结果,对进一步做好上海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提出建议。

(一)全面推进环保三年行动计划

自2015年1月开始,上海启动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闵行区三年行动计划共计85个项目,截至2016年6月,项目总体启动率达到95.3%。其中:市级项目启动率达到100%;青浦区共74个项目,开工启动率为91.9%。如闵行区建成区直排污染源截污纳管全面完成,外环生态专项先行启动锦梅路、行西村仓库约10公顷绿化建设,闵行区文化公园建成开放,闵吴码头集装化改造项目完成工程量的75%,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项目开工建设,浦江郊野公园首期启动区土地整治工作获批并启动公益林建设,新建成郊区林地2000余亩。

崇明区稳步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完成了37个美丽乡村的村庄改造项目;按照“一环、五圈、十三纵、多点”的布局,贯通和新建了370公里自行车绿道和多条市民建设步道;加强森林抚育和林相结构改造,建设2.25万亩公益林,建成6片观光休憩公益林、19片景观型公益林和特色农田林网;继续推进绿地建设,建成4776亩景观廊道。

(二)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1.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方面

闵行区深入推进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具体举措包括:一是围绕“降霾、减煤、抑尘、控车、除异味”工作要求,在2015年完成72台燃煤(重油)锅炉和炉窑清洁能源替代的基础上,2016年继续做好清洁能源替代的收尾工作,加强对区内剩余5台燃煤锅炉达标排放监管,推进上海焦化集中供热改造工程。二是开展扬尘综合整治,关闭无证码头、搅拌站19家,整改32家有证码头。三是强化餐饮油烟污染控制,截至2016年6月底,已督促305家大中型餐饮服务场所完成高效油烟净化装置安装。四是按照VOCs整治“一厂一方案”要求,开展对21家重点企业和167家一般企业整治工作,截至2016年6月,10家重点企业和45家一般企业已完成整治,同步启动35家汽修行业VOCs治理。

青浦区在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中,已完成14家重点企业和79家一般企业的VOCs排放治理,并启动“无证取缔,有证整治”专项行动,完成7个重点区域

一、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主要做法及成效

建筑工地扬尘在线监测安装,启动4个街镇的扬尘污染控制镇创建,在31家餐饮服务场所安装了高效油烟净化装置。

2.水环境污染防治方面

闵行区完成4个市级考核断面和1个国家级考核断面的整治方案编制,推进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市级考核断面达标整治工作落实。开展水源地环境安全专项检查,截至2016年6月底,完成整治或关停水源地企业59家。青浦区将水环境质量改善纳入干部绩效考核,建立了“19+60+42”的河道监测、评估和考核体系。

3.土壤污染防治方面

闵行区扎实开展清洁土壤行动工作。围绕“强调查、重修复、保安全”工作要求,开展工业企业潜在污染场地环境专项调查。截至2016年6月底,已督促完成场地环境初步调查96个,场地环境详细调查及健康风险评估13个,场地环境修复工程6个,督促莘庄工业区开展位育中学地块场地环境调查。

(三)积极开发利用绿色低碳能源

崇明区目前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9.1万千瓦时,年发电量约5.7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区售电量比例达到25%,今年还将推进多个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建设。此外,推广新能源车,与上海国际汽车城合作,引入EVCARD分时租赁系统,在崇明商业圈、交通枢纽站、旅游景区、大型居住社区、以及学校和医院周边等公共区域建成新能源车的运营租赁网点81个。

(四)持续推进资源节约利用

崇明区推进集约化供水,关闭了区域内33家中小水厂,形成“一库四厂”供水格局。推进秸秆减量和综合利用,试点建立秸秆收储运系统,水稻秸秆收集率达到18%,支持千牛农业机械公司建设秸秆饲料化利用项目,探索秸秆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推进畜禽场(户)综合整治,2016年完成265户农村不规范畜禽养殖整治任务,关停退养23户外来人员不规范生猪养殖户。对电池等有害废弃物实行有偿回收,实行“干、湿”垃圾分类,基本建成日处理量500吨的崇明固体废弃物处置综合利用中心。

(五)多措施强化环境监管

1.强监管、严执法

2015年,闵行区共监察排污企业3488户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346起,涉及处罚金额1555.6万元,处罚金额同比增加52.8%;2016年1-6月,共监察排污企业1909户次,作出行政处罚决定67件,涉及处罚金额510.3万元。青浦区今年已出动执法人员近1043批次、近2520多人次,对2083多户次的排污企业进行了监督检查;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20份,依法立案132件,作出行政处罚95件。

2.完善环境监管体系

闵行区先后编制完成《闵行区环境监管网格化方案》、《闵行区环保大联动巡查监管方案(试行)》,将违法排污行为纳入网格化前端管理任务,明确了区、镇、村三级环境监管职责及环境问题处置流程,实现污染源监管全覆盖。

3.强化环境风险防控

截至2016年6月底,闵行区排摸违法排污企业767家,已完成清理整治707家。针对国家控制重点企业、水源地风险企业、危险废物重点监管企业以及一类污染物排放企业等环境风险企业,推进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目前共有25家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通过评审。针对少量危险废弃物处置难问题,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危险废弃物服务平台试点,选取漕河泾开发区先行先试,落实末端处置单位,为中小企业搭建危险废弃物处置平台,保障危险废弃物得到规范安全处置。

(一)新型环境污染风险增加

地表水、大气、土壤等环境污染问题多年来呈现区域化、复合化特征,短期内环境质量改善难度较大,在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的情况下,臭氧、VOCs、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新型污染因子的污染风险增加。

(二)跨界区域环境治理压力较大

青浦区位于太湖下游,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江浙相关行政区与青浦区的上下游之间功能定位和保

二、存在的问题

护标准还未达成完全统一,上游开发、下游保护的协调机制尚不成熟,上游昆山、嘉善等地区的工业生产对青浦区水环境和大气环境造成较大压力。

(三)监管能力和制度保障有待加强

闵行区单位面积污染源数量多,环保监管工作任务重,在资金保障、人员编制、能力建设等方面尚不能匹配工作需求,资源能源高效集约利用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制度尚未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绩效考核机制力度还不够,绿色市场引导机制不够成熟。崇明区资源、环境、经济等方面的政策保障不充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财税、投融资政策还不完善,创新机制尚未形成。

(四)生态思维方式未成主流

1.生态文化的普及不够

居民和企业“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生产和生活中的生态思维和行为方式尚未成为社会主流,损害生态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有关部门对生态文化建设“抓什么、怎么抓”还不十分明确,对生态文化的宣传形式单一,对损害生态环境行为的处罚力度仍不够。

2.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不足

比如崇明区,缺少对民俗文化、耕读文化等价值的延伸。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力度薄弱,传统文化的内涵挖掘和文化创意产业开发较滞后。

3.生态新文化品牌打造力度不够

缺乏有影响力的文化标识、策划和营销活动,没有形成类似“七彩云南”、“多彩贵州”、“好客山东”等的区域文化品牌。

三、几点建议

(一)强化问题导向,努力补好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短板

1.加大环境违法企业的执法力度

依法对环境违法企业给予行政处罚和刑事追责,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环境违法犯罪成本。

2.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监管

通过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流量双控制,促进企业产业能级提升,切实从源头控制和减少污染排放;转变污染源管理机制,加快推进排污许可证发放,重点扩大VOCs治理范围,合理控制其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流量,减少污染排放;加快实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继续推动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监测、餐饮油烟治理在线监测、VOCs重点企业治理工程运维及在线监测等重点领域开展第三方治理试点工作。

3.做实区域污染联防联控联动体系

深化区-镇(街道)-村(居)环境三级管理机制建设,以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平台为基础,在开展部分环评审批权限下放试点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其他环境管理权限下放的方式和机制,充分发挥街镇和村居基层力量,建立有效的环境问题发现-处置-反馈机制,提升环境监督管理时效。

(二)强化能力导向,不断完善区域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1.推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进一步健全对水、大气、噪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的运行维护机制;不断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逐步建立街镇监测负责制,有效落实街镇环境质量主体责任。

2.提升环境信息化管理能力

把各类信息化管理系统整合到一个综合平台上,实现各个环境管理要素信息的互联互通,并加快移动执法系统建设,以提高环境执法效率。

3.运用“互联网+思维”

借助市场力量推动企业环境治理,鼓励第三方企业建立环境治理大数据平台,实现环境治理需求方和环境治理技术提供方的有效对接,提高污染治理效率和水平。

(三)加大社会动员力度,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拓宽渠道,搭建平台,将文明创建、普及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等生态文明工程作为重要抓手和重要载体,广泛开展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绿色服务机构等创建活动;以“以人为本”的观念广泛宣讲破坏环境和非生态生活方式对人类的危害性,严厉惩处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加大社会动员力度,引导公众积极践行绿色生活,逐步形成生态环保的行为方式。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