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创建品牌示范区青浦现代农业园区跃上新台阶

时间:2024-05-23

朱元宏

创建品牌示范区青浦现代农业园区跃上新台阶

朱元宏

上海青浦现代农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位于青浦区练塘镇,处于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规划总面积17.0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9.6平方公里,是上海首批启动的4个市级农业园区之一。园区作为青浦重要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业先行区,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同时,为市民提供了优质、安全的生态农产品,并积极以农业资源为依托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发挥科普宣教的功能,以科技型、生态型园区为特色,已逐渐成为河网平原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示范区。2015年,为了更好地发展园区产业,提升园区整体质量水平,园区向上级部门申请创建上海市级品牌示范区。

一、上下一心,推进园区环境整治

2015年,园区进行河道清淤工程,辅以生态手段进行水体生态系统的修复,在清淤后的河道中分段种植不同类别的水生作物,通过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浮游植物等搭配,再投入一定量的草鱼、鲢鱼等鱼苗,构建整套生态系统,还河道一片青涟。

园区努力营造绿色生态环境,抓实秸秆还田工作。园区有着较大面积的基本良田,按照《关于本市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园区通过加强宣传和巡查,利用会议、公告栏、发放宣传材料等大力宣传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环境、防止空气污染的作用,紧抓秸秆还田工作,严禁焚烧。园区近两年没有发生秸秆焚烧事件,秸秆全部还田,既有效利用秸秆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亦提高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园区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处理中心的建设,联合上海市环境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科研部门,针对园区农业废弃物的现状和园区所处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地的特殊环境,研究合理高效的废弃物处理方案。目前废弃物处理中心已完成选址工作,废弃物处理办法采用世界领先的干法厌氧发酵技术,主体建设将于2016年度开工。今后,园区将力争做到农业废弃物不外流,同时为上海郊区处理农业废弃物树立典型样板。

此外,园区集中力量进行了570亩的公益林建设、30亩的科普体验园建设、5公里生活污水纳管工程和生态农业检测实验室升级改造等工程。

园区不仅在硬件设施上更新换代,更要求各个职能部门更新服务理念,围绕品牌示范区创建精神,积极主动地联合企业做好各项质量和品牌相关工作。规划建设部认真做好企业的道路、沟渠和其他设施维护整修工作;招商服务中心为各个企业提供各类农业政策咨询,及时发放补贴;科技孵化中心帮助企业申请各类科研项目,提供技术支持,解决技术难题;办公室积极做好各类数据统计等。

此外,园区还拿出资金,配合《质量奖惩措施》设立园区质量发展基金。对那些重视质量发展和品牌培育的企业予以鼓励,同时对那些出现质量问题的企业予以警告惩戒,营造园区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二、由点到面多项举措促园区质量建设平稳发展

为保障农民、企业、园区三方的合法权益,园区一直致力于拟定落户企业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流程。农户与村严格按照规定,合法委托(签订委托书达到98%),依法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并规范操作。截至2016年3月,村流转给园区土地共11038.66亩。园区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引导有条件、有能力的龙头企业、合作社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并帮助相关落户企业做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补贴申报。2016年底,园区符合适度规模经营的企业有5家,园区内水稻面积3174亩、蔬菜面积1407亩。

园区招商服务中心和办公室增派人手,积极走访每一家落户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现状,聆听企业发展需求,记录企业提出的瓶颈问题,并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予以解决。

为了能更加清晰、透彻地了解各落户企业的投资、经营、发展情况,方便今后园区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完成条线部门的相关工作。园区职能部门为每家企业专设档案,督促每一家落户企业填写《企业登记表》。目前一企一档工作也基本完成建档、汇总工作,今后将积极与企业沟通、交流,逐步丰富档案内容。

园区位于淀山荡大包围圩区,区域内水位常年较外河低,每逢梅雨季节或台风期,就会有汛情发生,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危害企业质量安全。为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保障防汛工作有序进行。园区职能部门在充分储备各类抢险救灾物资及器材的同时,对各落户企业下发《防汛安全通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各类安全隐患,对部分用电隐患处提出整改并重点关注。汛期内更是对区域内的各个易受淹区域、各管理用房、3个泵站、17个排涝站、水电、沟渠等进行了防汛前期的安全大检查。明确落实各落户企业附近的排水沟渠由企业自行负责清理,靠近主干区域的排水沟渠则由园区安排专人进行清理,并落实蒸淀中心小学为防汛期间避险转移撤离点。同时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防台值班制,时刻保持通讯畅通和随时应急准备状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掌握天气情况,详细记录天气雨情、汛情短信预报以及水灾发生,一旦遇到有紧急情况及时报告,做到上通下达。

园区认真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园区与各落户企业签订了《地产农产品安全监管责任书》、《农机安全责任书》等,通过发放大量的宣传资料,让落户企业正确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以提高企业及农户注重产品质量安全的自觉性。今年园区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100%,基本实现园区农产品无害化生产,加快了园区“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的整体推进。截至2016年8月,园区内种植农产品的企业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有11家,占生产农产品企业数的80%,其中有机认证的3家,绿色认证的6家,无公害认证的2家,其中有1家企业已通过欧盟有机农产品认证。

园区2014年建设了生态农业检测实验室。近年来,青浦现代农业园区与多个科研院所合作,在园区生态农业示范、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特色农产品栽培等各类研究项目,承担了一系列科学研究任务和示范应用工作。在此背景下,为了确保上述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研究工作检测的顺利开展,并结合《青浦现代农业园区开发建设“十二五”规划》对于完善检测实验室体系和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的要求,在原有实验室硬件条件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土壤、水质和农产品的检测实验室。实验室占地800多平方米,按照“四区三室”模式进行规划布局,“四区”即分样品前处理区、样品测定区、样品保存区、试剂药品储藏区;“三室”为配套办公室、档案室、准备室。2015年以来,青浦现代农业园区在原有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基础上,通过仪器设备购置、技术人员培训、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生态农业相关指标检测的完整性,提升实验室整体检测能力与水平。

园区2015年成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帮助园区内小微企业发展,吸引更多创业团队来园区创业。上海青浦现代农业园区孵化器是以农业产业为主延伸加工、创意、“互联网+”等领域的孵化器,是依据自身特色资源、整合外部资源为在孵企业提供高效益、高质量的服务,从而使自身和在孵企业得到长足的进步和丰厚的收益。农业园区孵化器是以技术创新、引进、示范、转化和技术服务为特色,建立技术平台,对企业开展测试、化验、技术培训等多种技术服务,发挥产学研、企业联盟的优势,针对大学、科研院所,专家资源、创新创意项目的科技成果进行成果转化。同时,根据对该孵化企业的评估和技术市场的判断,利用自身自有资金及推荐引导外部投资基金注入在孵企业或项目中,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三、多管齐下,积极宣传园区创建行动

园区的创建行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为了扩大影响力,园区积极寻求宣传渠道,借助品牌示范区创建之力,拓展更多的展示平台和宣传舞台。

2015练塘茭白之约——红色古镇旅游文化活动暨青浦区品牌展销会(练塘专场)于当年6月19日-6月22日举行。农业园区作为三个分会场之一,推出了科普、参观、体验、垂钓等一系列农事项目。相关部门积极做好参展安排、现场管理、落户企业农产品展示等工作。园区共有7家企业参加此次练塘茭白节,展示农产品二十几种。2015年中秋期间,园区参加了上海市长三角“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展示效应良好,产生出较大的社会效益,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

2015年至2016年,园区围绕自身特色产业,策划举办了四季农事科普行的系列亲子科普活动。系列活动共举办四期,围绕园区“一粒米、一只菇、一棵菜、一枚果”的四大产业特色,联合青浦区的小机灵之家成长中心,开展“四季农事科普行”科普活动。四季农事科普行活动共举办四季,分别为春日绿蔬、夏日蓝趣、金秋稻香、冬日素菇,开展活动6次,吸引100多个家庭来到园区体验现代农业魅力。4次科普活动举办得十分顺利,既得到了落户企业的全力支持,也让参加的100多个家庭收获颇丰,同时进一步扩大园区、企业和特色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今后园区还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科普教育功能,更好地体现园区特色。

园区还举办了各类实用技能讲座和科技前沿培训。2015年,园区邀请院士专家服务中心进站专家美国农业部教授何小华和顾永强、复旦大学陈加宽教授等开展《立体农业,21世纪的绿色革命》、《生态文明与生态农业》等前沿讲座。同时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顾建雅老师开展了主题为“园区企业青年的生涯平衡”的心理培训课,让园区青年人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与园区同成长。2016年4月,园区邀请上海专利银行总经理顾晓军开展针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实用技能的讲座培训,让企业更深入了解知识产权的内涵,让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少走弯路。

此外园区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组织参加上海都市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研讨会、组织参加上海国际科普产品博览会,还接待韩国农业代表团以及我国台湾、安徽等多个农业专业团队至园区考察,通过相互交流,达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

2016年1月,上海青浦现代农业园区官方网站正式上线,同时微信公众平台也一同亮相。网站整合了区域内所有资源,开设了特色业务、政策解读等专栏,介绍园区的基本业务、企业的情况,还开通了产品购买渠道,全方位地在互联网上展示园区及落户企业形象。

四、品牌示范区建设的新举措

今后,园区将积极围绕市级品牌示范区的考核要求,健全产业体系,狠抓质量工作,提升品牌价值。

(一)推动品牌战略规划落实,加速培育公共品牌

以园区为地理单元,按照园区统筹管理、企业全面参与、专业机构运作的模式,根据品牌形成所需的各要素,从品牌规划、品牌设计、品牌传播、品质管控、电子商务、资本运作等方面,落实农业品牌发展战略。

加快培育区域公用品牌,注重品牌农产品品质可视化的符号标志,为品牌传播和推广打好基础。协调好统一品牌标识与企业自有品牌的关系,良好的企业自有品牌是公共品牌培育的基础,而公共品牌培育是企业品牌提升的机遇,要实现公共品牌与企业自有品牌的协调发展。充分挖掘园区农产品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内在的品牌内涵,将“青浦西部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这一独特的地理产地生态优势转变为品牌内在价值,加大对特色产品的研发力度,注重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突出园区的生态特色、科技特色与地方人文特色,统一园区形象标识,打造青浦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生态、科技、优质、安心”的整体形象。

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加大财政拨款或引入第三方市场等方式,发展壮大蔬菜分级包装、鲜切菜加工、米制品加工等初级与深度加工产业,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形成多样化的农产品。在品牌包装上,突出园区的集团品牌和特色,统一标识,使产品具有较好的辨识度,便于消费者接纳。

(二)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创新治理园区事务

围绕“产品安全、环境优越、顾客满意、服务高效”的质量方针,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的质量管理职责,制订完善的质量管理手册,建立品牌使用规范,推行品牌使用认证制度,强化对相关生产主体的行为监督,建立质量违法违规企业的退出机制。在品牌创建的基础上推动园区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信誉管理的载体和管控机制。

加快园区农业生产“全程标准化”,提升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把“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加工包装和售后服务”各环节纳入标准化管理,逐步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相衔接,并按市场准入标准、名优农产品标准、出口标准形成细分市场质量标准,形成园区统一的标准体系,同时推进蔬菜标准园、标准化水产养殖场建设,为品牌发展以及品牌认证提供标准依据,同时为园区品牌的竞争力构筑标准化、技术化壁垒。

在产地环境上,按照相关标准化,建立水体、土壤等环境监测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大力推进有机、绿色认证工作,到“十三五”末,实现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种植面积比例达到100%,并鼓励企业开展欧盟、USDA等国际有机农业标准认证;在农产品加工环节,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加工能力,加快农产品内在品质、分等分级、包装保鲜等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加快食品行业ISO系列、HACCP食品安全认证;注重售后服务规范的制定,建立消费者与生产者互动机制,确保消费群体具有良好的购物体验。

建立农产品品质可追溯体系,从田间到餐桌建成透明的产业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构筑智能化的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体系,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园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精准农业生产、地产绿叶菜安全监管应用。从源头开始利用物联网等技术对农产品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生产、运输、销售、仓储、配送等)进行全面监控,以信息服务的方式向消费者提供追溯查询服务,实现地产农产品生产可监管、售后可追溯。重点围绕种植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管理、环境条件及设施、档案记录管理、投入品管理、生产管理等五个方面,做好农业环境质量监测、产品质量监测。

(三)紧跟世界湖区建设脚步,打造生态农业典范

青浦区在“十三五”规划着重提到了要打造世界级著名湖区的目标,这意味着园区在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同时,要紧跟区级规划,重视生态立农、绿色发展,将园区打造为长三角生态农业典型样板。

园区将积极开展农业循环生产模式探索。在农产品生产层次,要重视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按照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能源化的开发思路,将农作物秸秆加工处理变为有用的资源予以利用。在农业产业内部层次,要采用生态工程原理和设计方法,将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有机地匹配起来,形成生态良性循环的生产体系,同时综合考虑气候、土壤、水体、生物资源,建立物质循环利用、多级生产、稳定高效的循环生态系统。在农业产业间层次,运用系统工程建立具有生态和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横向矿长、产品深加工的纵向延伸,以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立体化产业结构新格局。

园区将重点建设生态循环技术指标体系,包括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及智能微网技术、农产品产地生态环境监测与修复技术、种质种苗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和农业物联网与智慧服务技术。

(四)借力全球科创中心发展,建设科技农业高地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园区将借上海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科创中心的契机,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的道路。发挥好园区内科技孵化器的功能作用,借助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园区科协技术协会的技术力量,继续和各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保持紧密的合作,以项目为纽带提升园区科技水平。园区在“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建设科创中心。通过科技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建设、技术开发与技术孵化能力建设、技术创新扩散能力建设来提升园区科技创新能力;通过技术转移形成新产业、产业创新形成新产业、延长产业链等来形成新产业来实现农业园区产业创新;发挥农业园区集群创新主体的能动作用,促进农业园区产业集群的成长;园区通过与农民进行科技对接、市场对接、信息对接来提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在园区的创业与创新发展过程中,构建创业、资金筹措、创新经营和集群创新等方面的运行发展机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

针对园区冷链物流能力的不足,园区将切实提高蔬菜、水果冷藏存储能力,满足园区生鲜农产品的存储需求。按每吨烘干能力配7㎡库房的标准建设烘干机库房,加强粮食烘干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推进与第三方冷链装备和生鲜农产品配送资源的整合,提高园区冷链物流运输能力,并加快冷链运输的标准化建设,形成快捷的冷链物流体系,缩短从田间到餐桌的时间,努力扩大销售半径。

利用新渠道拓展园区销售平台。建立园区官方网站与移动互联网客户端APP平台,通过O2O线上结合线下等模式,发挥展示、宣传、销售与互动功能。按照“综合服务、营销平台、质量追溯”三位一体的定位,采取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方式,加速整合园区农业“产-加-销-服”网络平台资源,组建区域“互联网+农业联盟”。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平台了解园区产品生产信息,生产主体则了解消费者需求,实现生产主体与消费者的信息对称。在建立实体体验店、通过销售优质农产品、打响农产品品牌同时,实现与互联网线上的推广深入融合,通过网络实现与消费者的互动,实现线上与线下联动,提升园区的知名度。

(作者系上海青浦现代农业园区科技孵化中心副主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