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沈建华 姜瑾华/江苏省农产品品牌发展中心
刘俊逸/江苏绿邦农业有限公司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必须统筹当前和长远,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不仅要在硬件上逐步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还要在软件上着力塑造人心和善、和睦安宁的乡村精神风貌。江苏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坚持县域规划建设“一盘棋”,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顺应乡村发展规律,探索实践“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绿色化、数字化、特色化‘三化’并进,驱动、联动、推动‘三动’赋能,可参与、可推广、可持续‘三可’协同”的“四三”矩阵路径,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求好不求快,因地制宜,分类有序推进江苏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不仅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选择。
加强生态保护。生态是生产、生活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强化生态文明意识,优化美化乡村环境,以资源永续利用为核心,合理配置利用资源,放大乡村生态涵养功能。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巩固提升农村“厕所革命”成果,解决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问题,健全村庄公共环境卫生保洁机制。正确处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保护、治理和利用好生态环境,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基础支撑。
转变生产方式。生产与生态、生活密切相关,对生态、生活有重大影响。生产是乡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的基础,不仅具有为人类提供农产品的支撑作用,更具有集“三生”为一体的多种功能,但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也给生态、生活带来严重损害。要注重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协调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在生态保护中高效开发,在绿色发展中有效保护。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清洁生产,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这一基本功能前提下,充分挖掘、优化农业多元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动力支撑。
提升生活品质。保护生态、发展生产,就是为了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必须以满足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拓展乡村生态保障、产品供给、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休闲旅游等功能,提高生活品质。通过政策扶持、金融支持等举措,构建良好机制,不仅要留住原村民,让曾经“出去”的人带着资源回来,还要让有志乡村发展的城里人“进来”,推动人才由城市向乡村有序流动,解决乡村“空心化”、人员“老龄化”的问题。引导村民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打造良好人文环境。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乡村教育医疗条件,探索村民“互助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让农民共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人”的支撑。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应坚持绿色化、数字化、特色化并进,打造绿色乡村、数字乡村、特色乡村,让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乡村充满温度、各具韵味、富有活力,推动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富村山居图”逐步在新鱼米之乡全区域覆盖。
坚持绿色化。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加快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实现乡村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思维方式绿色化是乡村发展绿色化的前提,要强化系统思维谋划长远,把绿色发展贯穿始终,不但要着眼于解决当前的发展问题和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着眼于永续发展和人类的长远诉求,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到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乡村生活等各个领域。坚守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加强绿色生产技术和经营体制创新,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引导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弘扬生态文明观、价值观、消费观,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形成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友好的生活理念,让绿色成为衣食住行的底色,让“节约、节能”成为村民自觉的选择和坚守。
推进数字化。建设数字乡村有助于缩小城乡的“数字鸿沟”,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点之一。基础设施数字化。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加快布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设施,扎实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往户延伸,着力打通连接农户的“最后一公里”,逐步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网络设施。乡村产业数字化。加快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各环节的应用,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效能,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数字化水平。乡村治理数字化。打造乡村智慧大脑,加强乡村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引进,建立专业数字人才队伍,有效提升乡村数字治理人员素质。丰富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建立“互联网+网格管理”服务管理模式,提高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往基层延伸,为农民提供“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提升乡村综合服务效能。
注重特色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不能搞齐步走,要突出地域特色和乡村特点,展现新鱼米之乡的颜值。传统村落古韵绵长,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寄托着浓浓乡愁,具有历史厚度、文化深度、感情温度和范围广度,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保护的重点。全省目前已有79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江苏2023年开始启动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建设,并明确到2025年,有效保护1000个左右省级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城郊村要综合考虑城镇化和村庄自身发展需要,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保留现有村庄空间形态和风貌特色,发展成为“城市后花园”。一般村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深入挖掘具有地域特征和时代特点的产业、产品和文化等,打造特色,创响品牌。仪征市新集镇庙山村利用旧砖瓦、旧水槽等对农户房屋进行改造,形成一户一特色的庙山风格;按照宜花则花、宜菜则菜、宜果则果的原则,打造果园、菜园、花园式庭院;发展“野趣庙山”乡村生态游,展示秦云庄台、庙山妙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五一”期间,累计接待游客约8万人次。
综合考虑村庄的空间分布、发展基础、人口规模、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因素,采取引导驱动、组团联动、分类推动等不同措施,充分整合资源要素,激发乡村内生活力,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引导驱动。村级集体经济发达和资源禀赋优渥的村,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要“一马当先”,凸显“头雁”效应。对于这类村,要鼓励大胆创新,用好资源禀赋,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释放活力,为全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先行先试,做好示范。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多形式带动经济薄弱村盘活资源,共同发展。这类村主要有两种类型:经济实力雄厚型和资源禀赋优渥型。经济实力雄厚的村通常以企业或能人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建设走在前列。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在永钢集团的支持下,走出一条以工哺农、共建共享、城乡融合的乡村发展道路,成为全省乡村驱动发展的典型。资源禀赋优渥的村,在生态环境、地理区位、历史文化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类村应找准着力点,合理定位,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激活乡村建设动能。
组团联动。部分村有一定发展优势,但受村集体经济体量小、资源碎片化等因素限制,单打独斗难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对于这类村,要开阔视野,创新探索,组团联动,采取镇村联动、村村联动、村企联动等方式,打破地域界线,整合资金、技术、人才和土地资源等要素,一体化规划、项目化运营、集成化示范、片区化共享,推示范带、打样板区、组精品线。组团联动发展要求参与的各村满足一定的条件,或资源上共融共通,或区位上相互依托,或产业链上优势互补。组团联动首先要做好规划,统筹资源,发挥优势,完善机制,差异化定位,市场化运营,真正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组团发展已渐成趋势。浙江省2022年公布的100个未来乡村示范村中,有25个打破了村域界限,以组团式、区片化的方式推进,为组团联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了鲜活的“浙江样本”。
分类推动。面广量大的村集体经济实力比较弱,资源禀赋比较差,如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还是一道待解的现实命题。对于这类村,要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加强统筹,长远规划,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分类推动。要根据区位、土地、资源等条件,鼓励其借助政策扶持、结对帮扶、社会资本支持等“外力”,增强发展“内力”,激发建设“活力”。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盘活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存量资产,培植新产业新业态,夯实乡村建设经济基础。要选好村级带头人,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力度,提升村民素质,组织引导农民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投身乡村建设。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的系统工程和民生工程,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组织保障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广泛引导农民、组织农民、依靠农民,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有效汇聚多方资源,建立可参与、可推广、可持续的长效机制,持续提升乡村建设质效,共建共治共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拓宽可参与的共建渠道。有效投入是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乡村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项目资金和村集体经济积累,但乡村建设是个长期工程,不可能一直依靠财政投入,要创造条件吸引多元主体参与,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健全以各级地方政府为主、省级以奖代补的财政投入机制,县级可按规定统筹整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相关资金和项目,分步逐村集中建设。通过政府、社会资本和村企合作等方式,探索设立投资基金,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持续强化金融支持,大力推进“富民易贷”“整村授信”等举措,健全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拓展农村产权交易品种,引导农户闲置宅基地和农房使用权流转进场交易,探索释放更多农村产权抵押物金融权能。通过深化完善农村“三块地”改革,吸引社会组织、乡贤、创客等多元主体主动参与乡村建设,优化整合资源,盘活乡村沉睡资产,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引来金融“活水”。
放大可推广的借鉴模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对不同经济实力、不同资源禀赋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村,应分层分类试点、示范,充分借鉴典型经验,形成多元化、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以县为单位组织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制定出台建设示范标准,提高示范建设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加强示范引领,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串珠成链、连线成片。根据村庄实际,对照分析案例,总结借鉴经验,创新探索实践,逐步放大典型的示范成效。盐城市大丰区恒北村做大做强早酥梨特色产业,依托生态果园,做美环境,做优产业,做响品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富民强村,成为全国乡村建设典范,经验做法被广泛借鉴。“案例”不是“模板”,“可复制”不等于“照搬照抄”,要因村制宜、量力而行,不盲目“摊饼”、不层层加码。在有效借鉴、创新推广的基础上,分期分批推进,保护好乡村传统肌理和自然风貌,让原生的田园风光、原真的乡村风情、原味的历史风华留住乡风乡韵乡愁。
完善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重在“建设”,难在“持续”。要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充分发挥村“两委”职能,突出农民主体作用,构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培育壮大富民产业,建立完善市场运营机制,将乡村建设与乡村特色产业、村级集体经济、农民共同富裕有机融合,开发可持续收益项目,培育乡村自我“造血”功能,为农民提供富裕的物质生活。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不仅要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硬件,更要注重农民精神风貌、乡村文明风尚等软件建设,推动江苏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有机结合,将和的理念贯穿始终,为农民提供富足的精神生活。坚持党建引领,丰富完善“1+4+1”乡村治理“江苏路径”,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建立长效机制,细化责任措施,创新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等治理方式,激发农民参与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让农民真正成为乡村的建设者、受益者、保护者,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乡村治理共同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源源不断提供“村”的澎湃动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