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苏北千年文化古镇如何振兴——对泗洪县归仁镇打造文旅特色小镇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4-05-23

李文柏/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古镇是了解传统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媒介、构建文化自信的主要抓手。古镇文化包括老街、宗庙、美食、民宿和礼仪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体现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等风貌,承载着数千年乡村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唯一性,具有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和建筑学等多个方面不可替代的价值,具有使人与自然、文化与自然、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之间和谐交融的功用。泗洪县归仁镇作为拥有克复街、回龙闸、兵马塘、复龙庵、潘山汉墓、三眼井等众多历史遗存,太皇河、克复桥、乌鸦岭、松树林、埠子湖等优质自然景观,绿豆饼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古镇,如何让散落的历史文化遗存重新绽放光彩,如何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主导产业,通过特色小镇建设,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开发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高质发展、后发先至,走出一条苏北乡镇振兴的新路子,值得研究与思考。

归仁镇文化产业发展概况及瓶颈

归仁镇位于泗洪县西北部,距泗洪县城、宿迁市区各20公里,全镇面积114.59平方千米,人口7万人,20个行政村。2018年,该镇地区生产总值18.8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30万元。近年来,该镇在文化建设上主要做法包括:建成人文馆,传承历史文化。2012年,建成面积约120平方米人文馆,内部陈列着各个时期的归仁镇历史文化遗产532件,主要为泗州戏图展、三眼井井台、古瓷器等,每年接待约7500人。建成江桥纪念馆,发挥了红色教育基地功能。2016年,建设江桥战斗纪念馆,设立江桥战斗拓展训练活动基地,基地建成后,先后接待参加拓展活动数千人次。建立2只业余演出队伍,较好地发挥了流动文化阵地作用。现有2只泗州戏演出队,均是由个人自发组建,自编自导自演泗州戏等各类文化节目,常年利用闲暇时间走街串户送戏下乡、参与公益文艺演出,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地群众文化需求。

然而,其文化产业发展也遇到一些障碍:历史文化遗存破坏严重,复建历史街区难度巨大。在没有上级专项拨款的前提下,仅靠镇级财政根本无法完成对历史街区复建工作。缺乏泗州戏领军型人才和专业人才,曲艺传承后继难以为继。2支业余演出队演员均为当地戏曲业余发烧友,专业水平和理论素养不足,编演节目主要靠模仿,水平和质量不高。年龄结构老化,无主要收入来源。年度上级无专项经费,仅靠镇财政投入经费约20万元,杯水车薪难以满足发展需要。据测算,资金缺口近300万元。非遗产业处于低水平发展,传承保护难度巨大。该镇非遗传统技艺仅有绿豆饼一项,尽管利用电商等措施,但由于技艺、工艺、设备、资金等短板,距占领市场还有很大距离。

归仁镇打造文旅特色小镇的对策建议

文化是文旅小镇的灵魂,文旅小镇是一个活着的生命体,文旅小镇的文化可以透过肌理结构、建筑风貌、民俗风情、生活习惯、传统工艺、商业业态等表现出来。文化挖掘就是要确定旅游小镇的地域背景、历史背景和文化主题,为小镇的打造寻找文化支撑,确定主题方向,寻找差异化优势和独特性内涵。城镇的肌理结构是文旅小镇的骨骼,建筑风貌是小镇的相貌,业态是小镇的血脉,生活和旅游活动是小镇的呼吸。鉴此,建议立足本镇实际,明确文旅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精准定位,科学进行功能规划,多措并举注入活力;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打造肌理、搭建骨架;特出特色、设计业态;整合产业、良性互动;城镇配套、景镇合一塑造外观、输入血液;厘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凝心聚力下大力持续抓好文旅特色小镇建设。

修复历史遗存,大力发展历史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全面打造归仁历史街区及景点。聚焦发展目标,面向全国积极推介,公开招引具有实力和资质的一流文旅企业,按照修旧如旧、集中连片、点线面结合的原则,以孔子在归仁足迹为主轴线,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复建克复老街、克复桥、归仁窑(庙、寺)等历史建筑。打通历史文脉,串联文化景点,复原历史原貌,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道路、停车场、网络、指示标识(中英文双语)等基础设施,便捷各方游客游览。

扩建江桥战役遗址纪念馆,大力发展红色主题旅游产业。一是在原有江桥战役遗址上,按照江桥战役原景新建江桥战役遗址纪念馆。学习借鉴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国内先进红色主题旅游景区建设经验和做法,突出参与性和互动性,扩大投融资渠道,争取上级专项资金,解决资金缺口,高标准打造江桥战役遗址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面向在校大中小学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大力开展爱国主义和红色主题教育,弘扬战斗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二是新建江桥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循序渐进做大做强红色主题培训产业。按照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结合归仁镇正在实施农房改善3年行动计划,对江桥行政村进行科学规划,按照可容纳200~300人标准,配套建设礼堂、会议室、广场等设施,高标准建设江桥红色教育培训基地。立足周边,辐射长三角地区,面向全国开展红色教育培训,大力发展并做大做强红色主题教育培训产业。三是突出江桥红色元素,科学设计系列旅游纪念品。建议泗洪县与归仁镇共同组建归仁文旅集团,引进社会资本入股,盘活资金来源。公开征集旅游系列纪念品设计成果,借助专业团队的力量制作、宣传、营销,让江桥红色元素和基因流动起来、传播出去,不断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打造泗州戏之乡,大力发展戏曲产业。一是引进泗州戏领军人才和名家名角,高水平打造一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泗州戏剧团。按照现代剧团架构,聘请的泗州戏领军型人才,公开招聘、引进剧团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采取送戏下乡、巡演、网络视频,争取专项资金、政府补贴等形式保障经费来源。二是与专业院校共育泗州戏人才。采取送戏上门等形式,积极宣传归仁泗州戏之乡历史及发展成就,积极争取江苏省戏曲家协会、安徽省戏曲家协会等单位与归仁镇结对子,在该镇挂牌成立人才实习基地,探索建立共建共育泗州戏人才长效培养模式。三是高标准聘请顾问,对现有剧团进行提档升级。积极争取江苏省戏曲家协会、安徽省戏曲家协会等单位泗州戏专家学者为顾问,对现有剧团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定期到归仁采风,创作新曲目,给泗州戏提供新动能。

改造升级非遗技艺美食,大力发展现代美食产业。一是瞄准市场打造系列原产地产品,改造、提档、升级。适时召开归仁“非遗技艺”美食品鉴会,邀请省、市、县三级餐饮行业协会及餐饮专业院校专家学者对“三饼”进行品鉴,提出改进升级意见建议。聘请国内知名美食专家学者为顾问,聚焦核心和关键问题,定期指导、跟进。二是融入历史文化元素,开发系列美食产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食客味蕾喜好为抓手,以“美食+历史+文化”为主题,引进现代化生产设备和工艺,持续开发系列新产品,打造产业链。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开展电商+线下终端,实施线上线下整合营销策略,实现全渠道精准营销,通过提升知名度和名誉度。三是划拨专项扶持资金,大力支持非遗传承人。争取划拨专项资金资助“非遗”传承人,送其进食品专业院校进行培训,提升其理论素养和制作技艺;对当前制作工厂进行改造升级,新建扩建厂房,引进新机器、设备,改进加工工艺,招聘专业人才;在主要景区景点设立演示互动区,招揽游客特别是儿童游客现场制作,增强参与感、连接感和传承性,提升吸引力和感召力,实现美食和旅游互利双赢。

大力发展集捕捞、采摘、观光于一体的现代旅游观光农业,打造亲子游项目。一是做大水文章,高标准建设现代旅游观光产业。在全面实施稻虾(水稻和龙虾)混合养殖的基础上,按照亲子游的标准和需要,划定专门的区域,高标准建设龙虾捕捞、水稻收割体验区;一体化打造鱼、蟹捕捞体验区,莲藕、菱角等采摘区,乌篷船驾驶区。二是集中连片栽种软籽石榴,打造石榴采摘体验区。在江韩生态示范区栽种5135亩软籽石榴的基础上,科学规划设计软籽石榴种植、采摘、加工区。在主干道沿线种植软籽石榴,美化、绿化沿途风景;邀请各级主流媒体、摄影家协会、书画家协会组织采风团前来采访、拍摄、作画。三是打造特色课堂,传承经典文化。在归仁中(小)学获得省教育厅德育课堂项目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地域历史文化,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要求,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师资条件,进一步打造国学名师、精品课程和精品课堂。利用节假日,开展特色课堂公开课,拉长产业链,做大做强亲子游产业。

聚焦民俗民风民居,打造知青、婚庆、民俗等特色体验区。一是挖掘知青文化,建设知青文化体验区。挖掘该镇知青历史,找寻知青人员,建立资料档案,复原升级当年建筑,收集当年物件,邀请知青返乡。召开座谈会,为发展知青经济建言献策;挖掘知青文化,打造知青经济。二是挖掘当地婚庆文化,打造婚庆体验区。按照婚庆的过程和要素,以时代变迁为轴线,打造不同时代婚庆体验文化,增强仪式感和传承性,打造婚庆体验经济。三是挖掘民宿民居文化,打造民俗体验区。以旧石器时代(距今4万~5万年)下草湾遗址发现的智能人居住的洞穴为原点,按照历史脉络,纵向呈现不同历史时期古人民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居住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打造民宿群,吸纳过夜游客,发展民宿经济,拉长产业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