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王佳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盐城市分行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再次强调要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动城乡融合发展;2022-2025年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正式实施,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农发行应准确把握县域发展的现实背景,明确新发展阶段的重点任务要求,积极服务县域高质量发展。
县域是连接城市、辐射乡村的关键点,也是统筹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枢纽,从近年政策看,服务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支持县域富民产业发展。一是支持大中城市疏解产业向县域延伸,引导产业有序梯度转移。二是大力发展县域范围内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推动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三是加强县域基层创新,强化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四是加快完善县城产业服务功能,在中心镇发展专业化中小微企业集聚区,推动重点村发展乡村作坊、家庭工场。
服务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一是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加快农村物流快递网点布局,推进县乡村物流共同配送,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二是改善优化县域消费渠道,支持大型流通企业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下沉供应链。三是增强农村产品上行动能,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支持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
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任务连续三年强调要补齐县城基础设施的短板弱项,推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在此基础上,2022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任务明确要求农发行等机构部门负责开展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重点改造燃气、供水、排水、供热等老化管道及设施,开展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及电网升级改造,以提升安全韧性、促进高质量发展,这也为农发行服务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支持县城示范区域建设。为强化示范带动作用,2020年5月,发展改革委以发展基础扎实、财政实力较强、政府债务率较低为基本要求,在湖北、长江三角洲区域、粤港澳大湾区和其他东中部都市圈地区,兼顾西部和东北地区,选择了120个县及县级市开展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工作。2021年6月,在对120个县城建设示范地区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河北正定、河南兰考等20个“十四五”重点支持的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支持120个县城建设示范地区及20个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农发行负责的重点任务,也是农发行服务县域高质量发展需要支持的重点区域。
近年来,农发行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的作用,积极融入县域经济发展,高效推动政策落实,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瓶颈和问题。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长期以来,县域产业基础相对薄弱,金融生态环境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一是缺乏合格的承贷主体。县域企业多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不高、经营管理能力不强、财务及信誉状况较弱,达到信贷准入门槛的企业较少。在实际办贷过程中,许多县域项目自身不产生现金流或项目收入无法覆盖贷款本息,难以满足信贷审批条件。二是缺乏有效的风控补偿机制。县域地区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完善,合规担保主体过于集中,且剩余担保能力普遍不足;合格抵质押品较为匮乏,风险补偿机制尚不健全,难以满足风险防控需求。三是缺乏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县域地区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政府要求、企业需求与金融服务供给之间存在差异,政银企沟通渠道不畅,导致有效的金融创新服务难以落地。
县级支行服务能力稍显不足。农发行作为唯一设立县级营业机构的政策性银行,县级支行在服务县域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一是支持模式受限。在常态化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背景下,对于政府财政和商业性金融难以满足的公共服务项目,农发行传统的信贷支持模式已难以适应,县级支行服务县域建设的政策性优势普遍被削弱。二是审批流程较长。当前符合支持条件的优质项目多为市场化运作模式,对审批效率、使用灵活性的要求普遍较高,同业竞争不断加剧,农发行县级支行在审批层级和办贷效率上与其他金融机构存在差距。三是高端人才不足。在县域金融需求逐渐专业化、多样化的背景下,县级支行存在高端人才配备不足、业务骨干长期被抽调的现状,在岗人员难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
农发行应进一步聚焦重点、创新模式,用好县级分支机构抓手,大力支持县域高质量发展。
明确支持重点,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一是紧跟政策导向。总体上将信贷资源向县域倾斜,一方面,在服务县域农业全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的基础上,全面支持其他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继续支持县域城镇化建设,重点关注物流、冷链等产业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及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项目。二是推动“一县一业”。结合政府规划及地方特色,找准县域定位,重点支持1-2个立县主导产业。制定“一县一业”指导清单,对立县主导产业,适当地下放审批权限和降低准入门槛。三是推广优质样板。对政策支持名单内的120个县城示范区和20个示范园区实施专项授权,探索有效经验,打造优质样板,推广支持模式,实现带动作用,推动示范区域支持全覆盖。
创新信贷模式,探索多样化风控措施。一是创新信贷支持模式。针对产业园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县域市场主体,适度合理突破传统财务类信息限制,综合考虑县域真实信用情况,探索整体授信模式。依托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等关系链条,探索统贷统还的新型信贷模式。二是丰富抵质押品类型。关注县域地区改革试验推进情况,根据不同地区各类新型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变化,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等农村产权的流转及抵质押模式,丰富县域抵质押品类型。三是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加强政银企合作,积极对接县域财政性资金支持导向,结合县域信用体系建设情况,通过专项风险准备金等形式,建立风险共担和补偿机制。
强化基层优势,发挥县级支行先锋作用。一是加强沟通对接,巩固政策性银行优势。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关注各领域示范县、试点县建设名单,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共享项目库、共同发布支持标准等方式,明确支持重点,从基础上加强县级支行竞争优势。二是开展延伸指导,注重专业性人才培养。根据不同地区重点业务需求,建立研究特定行业、产业的专业性团队,针对县级支行的业务薄弱点,有的放矢地进行纵向的业务延伸指导,奠定智力保障基础,提高整体服务能力。三是优化审批流程,提供便利性办贷服务。进一步提升科技支撑水平,探索线上办贷、非现场办贷等方式,优化审批流程,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持续提升县域便捷获贷水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