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聚焦高质量 勇当领跑者奋力建设省级农业现代化先行区

时间:2024-05-23

徐加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委副书记

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也是区域现代化的重要基石。2021年,南通市海门区坚持农业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规划、整体推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建设行动,高起点、高质量开创了“十四五”“三农”发展新局面。新的一年,海门将坚定扛起“建设省级农业现代化先行区”使命,以统筹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建设行动深化年”“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突破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攻坚年”活动为抓手,加快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风文明程度高的现代化乡村,为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区迈进提供坚实支撑。

始终将粮食安全扛在肩上,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充分发挥农业“压舱石”作用,抓牢“米袋子”“菜篮子”。一是守牢供给底线。围绕保面积、保产量、保储备、活流通、强应急,全力抓好肉蛋、果蔬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快推进春耕生产和田间管理,保持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79万亩以上、总产量5亿斤以上,瓜果蔬菜年产量100万吨以上,稳定生猪产能,确保全年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1万头。二是强化耕地保护。切实加强耕地用途管制,采取“长牙齿”的硬举措,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持续放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先流转后建设、先整治后配套”和“集中代建、标后管理”先进经验,新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吨良田4.1万亩以上。同时,严格按照涉粮巡查要求做好问题整改,强化日常巡查督查力度,对原有高标准农田规模化开展“回头看”,推动原有高标准农田提档升级。三是推进种业振兴。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特经特粮新品种选育,依托中国肉鸡种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海门山羊”产业研究院、海门农科所等平台,加大“海门黄鸡”“海门山羊”“海蜜甜瓜”等地方特色优质品种的推广,引进示范推广优质稻麦品种10个,建设海门山羊良种扩繁场3个,培育海蜜甜瓜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5个,蔬菜集约化育苗覆盖率60%以上。

顺应长三角大市场需求变化和消费升级,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打造兼具花园、菜园、游园和粮仓等多种功能的全国都市型现代农业引领区。一是加快调结构。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构建粮油蔬果协同、特经特粮统筹、种养加销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扎实推进“万亩粮田”、特经特粮、高效果蔬、种养循环、智慧农业等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加快打造引领长三角绿色健康安全新消费的“大菜园”“大厨房”,确保农林牧渔业产值13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1.6:1,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100%,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87%以上。二是拉长产业链。按照农文旅贯通、一二三产融合的思路,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优质稻米、特色果蔬、特经特粮和“海门山羊”4条全产业链,补齐农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和服务业等短板,建设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加快培育10亿级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坚持加快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等新业态融合,推进乡村文旅消费提质升级,建设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数量达到500万人次。三是叫响大品牌。制定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加大各类经营主体商标发展帮扶力度,依托“海之门”特色,推动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三牌同创”,提升“海门山羊”“海门黄鸡”“四特瓜果”“四特蔬菜”“四青作物”等系列农业品牌影响力。积极举办农展会、农业专题招商推介会、农民丰收节等农事活动,在长三角范围设置专卖店,专柜专销、直供直销,深化与大型电商平台对接,提高产销衔接水平,叫响“鲜活海门”新名片。

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堵点痛点,做深做透创新改革文章,破解发展难题、打造先发优势。一是强化科技驱动。坚持用现代设施装备武装现代农业,扎实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行动”“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行动”,积极推动“揭榜挂帅”向农业科技领域延伸,培育壮大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大院大所战略合作,加快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创建区域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农业科技贡献率73%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二是强化改革带动。健全“政府+平台+资本”投入机制,探索建立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农业创业基金,鼓励金融机构扩大涉农业务,争取专项债券和政策性贷款,引导社会资本精准投向乡村振兴。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建强乡贤能人回乡、科技人员下乡、农业转移人口返乡三支队伍,构建“人才下乡、乡贤返乡、资本兴乡、资源活乡”的生动局面。探索“三块地”改革,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进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加快宅基地、农村低效经营性建设用地的高效集约利用。三是强化政策拉动。完善《乡村振兴示范建设行动方案》《关于强化党建“五个作用”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关于开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实施方案》等重量级文件构成的“2+3+N”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出台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农业政策供给,形成覆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全过程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完善“组织化+市场化”机制,促进“企业+村集体+农户”联动发展,实现“个人富”“集体富”和“共同富”。一是以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增效。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目标,构建“一心引领、双核驱动、多园支撑、轴带串联、板块协同”的总体布局,形成“一片一特色、一镇一主导、一村一品牌”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健全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制度,开展土地托管、联耕联种、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农业生产托管,连片推广绿色高效农业生产方式,全面提高亩均产值,200亩以上新型合作农场稳定在85个以上。二是以利益联结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新型合作农场、农民合作社和特色产业联盟等新型主体,创新“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大户”等多元化利益机制,提高农户组织化经营程度,加快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增强带动农民致富能力,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建成家庭农场3500家以上,农民合作社600个以上,入社农户比重75%。三是以产村融合促进集体增收。在2021年实现超百万元全覆盖的基础上,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综合运用“强村十法”(壮大物业、自主经营、开发资源、导入项目、盘活资产等十个方面),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倍增、结构优化”。持续推进“百企联百村、共走振兴路”行动,鼓励村集体通过村企联建、发展新型合作农场、领办高效农业项目等方式,更多分享农村产业和资源增值收益,确保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速高于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经营性收入年增幅10%以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